杜敏拍了拍胸脯,“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真的,我可不想和县太爷当亲家。”
系统好奇的问道,“和县太爷当亲家有什么不好?人家想巴上县太爷都不容易,你怎么还嫌弃上了?”
“我不是嫌弃县太爷,你想啊,县太爷的闺女那不是娇生惯养的,十指不沾阳春水,这要是娶进来,是会做饭啊还是会种地啊?是她伺候我这个婆婆啊还是我伺候她?两口子要是有了口角,到时候肯定说不得骂不得,万一一生气回娘家跟县太爷哭诉,老三不得挨骂啊,我可不想娶个祖宗回来供着。”
系统笑的不行,“你想得真多,人家肯定有陪嫁的丫头婆子小厮,那些活还用她自己干?你放心,县太爷夫人看不上你们家这些泥腿子。”
话说那县太爷回了县衙,来到后院,夫人一见领着丫鬟婆子们迎了进来,换衣服鞋子,端水净面漱口,好一通忙活。
夫人近前闻到一股酒气,“这又是去哪里喝酒了?一股子臭味。”
县太爷半躺在榻上,“哪里就有臭味?就喝了两杯,你猜我在哪里喝的?”
夫人酸溜溜的说道,“我哪猜的到你又去了哪里?不会又是哪个莺莺燕燕那里吧?我告诉你啊,别又给我带些脏的臭的回来,我爹前两天还来信问你在任上干的怎么样?说打算给你活动活动,总不能在这县城呆上一辈子,你要是惹恼了我,告你一状,我自己带着女儿回京城去,让你一个人在这待着。”
“你看你这人,好端端的说着说着怎么又恼了?”
县太爷挥挥手,让丫鬟婆子都下去,他坐到夫人身边,扳过她的肩膀,温声说道,“夫人,我的好夫人,我都改好了,再没有招惹外面那些个人了,家里面的这几个,你看的过眼就拿她们当小猫小狗似的逗逗,看不顺眼提脚发卖了就是,咱们才是夫妻,是要过一辈子的啊。”
夫人白了他一眼,“算你识相,不过家里这几个还是算了,我要是给发卖了,你信不信我头脚卖,后脚老夫人就得再买几个回来。”
夫人心里有些发酸,成亲这么些年,只生了三个女儿,老夫人看她哪哪都不顺眼,整天埋怨她没给他们李家留下条根,给夫君抬了三四个妾,幸好这几个妾不争气,没有一个生下男孩来的,生的都是丫头,还都没站住,老夫人气的不行,以为自己做了手脚,岂不知自己也是有女儿的,就是给为了女儿积福也不能干害人性命的事。
县太爷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我娘那里你不用管,她年岁大了有些糊涂了,如果过两年咱们还是没有儿子,不行就从本家过继一个来好好养着就是了。”
夫人没有说话,要过继她得要娘家那边给她寻摸,不然好不容易养大了,他再向着自己原来的父母怎么办?
县太爷换了一个语气,“不是让你猜我今天去哪里喝的酒吗?我告诉你啊,我去给咱闺女相看女婿去了。”
“什么?”夫人惊叫起来,“你去哪里相看的?是什么样的人?家里是做什么的?告诉你啊,我不满意你不许自作主张,我对咱女儿的婚事自有安排。”
县太爷有些愣怔,“自有安排?你想怎么安排?我看的是今年的新秀才,刘家村的,小伙子长得不错,家里是务农的吧。”
夫人尖叫起来,“不行,绝对不行,老爷,你脑子糊涂了,咱们女儿怎么能嫁到农家去?我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哪里得罪你了?你要如此羞辱她?是哪个小贱人撺掇你的?是二姨娘还是三姨娘?我就知道她们没安好心,背地里使坏,看我不打死她!”
县太爷急忙安抚夫人,“不是,我没想羞辱她,没人撺掇我,夫人,你消消气消消气,我是这么想的,这个刘秀才长的一表人才,又如此年轻就考上了秀才,后边他还要去省城官学求学,到时候考取一个举人,再做了官,几年功夫就跟我差不多了,咱女儿到时候也是官夫人了,不挺好吗?”
“不行,你说他是农家,就算饶性考上了举人,那没人引荐做官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的到他,有那等了一辈子白发苍苍也没等到的,我女儿不能去冒这个险,到时候赔上一辈子,不行!就是不行!”
县太爷想了想,夫人说的也对,朝里有人好做官,没有人白搭,“夫人还是你想的周到,是我想岔了。”
“你都跟人说到哪一步了?”
“没有没有,我什么也没说,今天我就是临时起意去看看人的,看人家长的还行我才来跟你商量的,除了你我谁也没说。”
“这还差不多,我告诉你啊,再过三个月我娘不是五十大寿嘛,我先带着三个女儿回去,我大哥家的孩子也会回去,我那大侄才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来,到时候让几个孩子好好表现表现,争取能让我大嫂看上一个,不拘老大老二都行,能嫁到舅家,有我娘看着,咱女儿才算有个好归宿唻。”
夫人也是用心良苦,把女儿嫁回娘家,又有姥姥照看着,那舅妈兼着婆婆应该不会给女儿立规矩搓磨她。
杜敏要是知道县太爷夫人想把女儿嫁回娘家,说不定得劝劝她,姑血不还家,近亲结婚坏处大大的滴,不过这里流行表哥表妹成亲,说是亲上加亲。
刘有林带着娘给准备的大包裹踏上了省城官学求学之路。
刘有山刘有水他们发现娘又恢复了采药种地的生活,除了刘有山每月去县衙给刘有林代领银子和米外,日子没有什么不同。
虽然家里的二十亩地免除了税赋,可是每年的徭役还是要去服的,不想去就得自己掏二两银子,一次可以免除一个人。
刘有山心疼银子,每次都是老老实实的去服徭役,刘有水有时候去,有时候觉得太累了就掏钱买不去。
杜敏不管他们,只专心培养老四刘有泉,他也争气,在十六岁这年一举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成了一名领银米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