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连连摆手,“我能走,还是别花那个钱了,留着买点粮食是正经。”
宋根生说道,“不光是给您坐,咱们这些被褥什么的也不能光背着,干什么都不方便。”
“路上还能干啥?除了走道就是走道,咱家就这么点银子,穷家富路,万一路上有什么事,身上一点钱没有才麻烦。”
宋顺生说道,“哎呀娘,您就听大哥的吧,路上不比家里,您走快走慢没人说啥,这路上您要是走不动了,跟不上大家,可没人等您,脱离了大队有危险怎么办?遇到劫道抢钱抢东西的,大哥一个人可护不住你们。”
宋老太还要再说,大儿媳刘巧妮揽着闺女说道,“娘,求求您就听当家的吧,就是您不坐车,咱还有三个孩子来,兰兰谷子麦子走累了,也能上去歇歇脚。”
宋老太这才不说话了,自己这把老骨头能硬撑,孙子孙女骨头嫩,万一累坏了长不好了可是罪过了。
转过天来,天刚蒙蒙亮,众人纷纷起身了,杜敏的东西简单,被褥卷成一卷,油布包上捆成一捆,背在背上,张五哥背着一个包了几件衣服的包袱。
杜敏一手抱着张狗儿,一手拉着张五哥,跟在宋老太一家后面下山去。
宋老太边走边说,“杜娘子啊,你婆婆也不跟着你,让你一个小媳妇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讨食,唉,你跟着我们走吧,好歹是个伴。”
“多谢大娘,路上少不得麻烦您。”
杜敏并不惧怕逃荒,出去比在家里机会多,但是装样子还是要装的。
李老屁在人们都走后对老娘说道,“娘,都是我拖累了你们,咱们一家人也不知道能度过这次饥荒吧。”
李老娘这时候反而坚强了起来,“说什么拖累不拖累?要真去逃荒娘才是你的拖累唻,没事的,我和狗蛋去挖野菜,挖笋子,总能找到口吃的,你安心把腿养好,四爷留了好些草药呐。”
杜敏她们下到半山腰,遇到村长指挥着大家往北走,绕过一个山头才下山,这边才有通往北边的官路。
人多,老人孩子走山路又慢,一个上午才走了不到十里路,晌午头的时候村长指挥着大家停下在路边吃饭歇息。
宋老太累的直喘粗气,扶着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还真是高估自己了,这才刚开始走,就要了老命了。
儿媳刘巧妮张罗着烧点水喝,用三块石头简单搭了一下,生着了火,宋根生拿着瓦罐去不远的河边打了水回来烧。
杜敏也搭了灶,看看混浊的河水,没敢烧这个,瞅人没注意把水换成了空间里的水,放了一点盐和白糖,烧了一小罐子,拿出两个玉米饼子给张五哥和狗儿吃,
张五哥累坏了,“娘,你吃。”
“我还有,你快吃,下午还不知道得走多远。”
“娘,这水好喝哩。”
宋兰兰喝了一口自家瓦罐里的水,有点土腥味,哪里好喝了?
杜敏翻开包袱,撕了一件旧裙子,把宽宽的布条给张五哥紧紧的捆小腿上。
张五哥动了动,感觉酸胀的双腿好受了许多,“娘,这个好,腿不酸了。”
张狗儿眼热道,“娘,我也要绑这个。”
“行,给你也绑上。”
村长派人过来吆喝着,“吃好了赶紧走啊,下个镇子在十三里外,走慢了到不了啦。”
来回吆喝了几遍,队伍开始慢慢的往前走了。
杜敏收拾好东西,把铺盖卷背背上,领着两个孩子慢慢的走着。
宋老太吃了饼子喝了水,感觉有些力气了,挣扎着起来跟着家人走。
宋根生担忧的看着老娘,“娘,要不我背您吧?”
“不用,我还能走,总不能连个孩子都不如。”
队伍走的缓慢,有一些人家边走边挖野菜,晚上喝个野菜粥可还行?
杜敏也发现路边长着许多马齿苋,这个菜好,焯下水就能吃,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晒干了也可以煮汤吃。
嘱咐张五哥拉着狗儿的手,杜敏下到路边掐了一大把,用芨芨草捆起来。
宋老太看见了也忘记劳累了,招呼儿媳孙女都过来掐马齿苋,一时之间路边全是挖野菜的人。
前边的人走出老远了,宋根生着急的说道,“娘,掐一点行了,快走吧,村长他们不等人的。”
“好好,就走,就走。”
宋老太她们把这一片都薅光了,才恋恋不舍的上到大路上追赶前面的人。
傍晚,她们这一行人终究没走到镇子,村长气急败坏的指挥大家在一个树林边上停下了。
“大家在林子边上过夜就行,不要去林子里边,别有蜈蚣长虫什么的,叫咬一口就麻烦了,那边有一个水塘,去那里打水做饭。”
杜敏看了看树林,这片林子挺密,里面黑呦呦的。
清理出一块地方,放下铺盖卷,把油布铺开,褥子铺上,“五哥,狗儿,快过来歇一歇。”
在旁边捡来石头搭了灶,拿出罐子去打水,依旧是瞅人没注意把水换成了空间里的,拿回来烧开,这次放了一把玉米面,做了一罐糊糊。
又去洗了一小把马齿苋,烧点水焯一下,加了点盐拌拌,尝了一口,没有蒜蓉,不算好吃。
张五哥和狗儿不嫌弃,就着糊糊吃了好几筷子,杜敏怕他俩闹肚子,没敢让他俩多吃。
走了一天路,大家都累了,沉默着吃了饭赶紧躺下睡觉。
村长家点了一个火堆,村长坐在火堆旁抽着旱烟,对一起坐的几个人说道,“这样不行,咱们走的太慢了,照这个速度,得一个多月能到耀州府,十月份中旬能到就不错了,那咱们不能啥也没干就往回走吧?”
村长弟弟李春分说道,“大哥,等明天到了镇上,都去买辆推车,这老人孩子的脚程慢,坐车就快了。”
“哪像你说的这么简单?一辆推车二十多贯钱,有几户人家能舍得买?”
“也是,那咱们怎么办?就这么慢吞吞的赶路?”
“自然不行,明早叫家家户户都出个人来开会,商量商量怎么走再说。”
宋老太累的不想动,饭也不想吃,儿媳刘巧妮劝她,“娘,好歹吃两口,等明儿去镇上买了推车,您老坐车上,就不怕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