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前五位文臣,都是功绩彪炳史册,对国家和后世影响极大,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之人!】
“赵国公,这天幕不就说的是你么!”
“对啊,您对大唐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
“赵国公上榜,我们大家都没意见!”
听着身边之人的阿谀奉承,长孙无忌整理好衣冠,准备接受表扬。
魏征那个老梆子和房玄龄都已经上过榜了,现在应该没人能和他竞争了!
【历史十大文臣第五名,千古第一丞相,诸葛亮!】
“这狗屁天幕,不看也罢!”
天幕话音落下,长孙无忌老脸一垮,直接拂袖离去,留下面面相觑的几人。
“什么?诸葛亮是千古第一丞相?那曹某人算什么?!”
曹操听到这里,大怒,直接把饭碗扣在了桌子上。
“吾不服!某曹操才是大汉丞相!理应上榜的!”
曹操咬牙切齿地说道,对于天幕把诸葛亮排到第五,他不服!
“再说了,诸葛孔明就一谋士,虽有才能,但不如郭奉孝也!”
曹操一边说着,一边又把饭菜拨回饭碗中。
这是天幕商城中买到的预制菜,美味可口,这好东西不能浪费了!
“若奉孝在,孤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曹操一边吃着预制菜,一边想念郭嘉,不禁泪流满面。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文学家。】
【他被后世尊称为“千古第一丞相”,不仅因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更因其忠诚勤勉、鞠躬尽瘁的精神品格。】
天幕下,鬓发霜白的诸葛亮抬起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最起码天幕懂我,后世人懂我!
“太好了!二弟三弟,天幕说的果然是孔明先生!”
刘备大喜,拉着关羽和张飞,兴奋地说道。
“哼!”
关羽冷哼一声,面色不虞地转过头去,不理会刘备。
“大哥你那么高兴干嘛!”
“二哥上榜十大名将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高兴!”
张飞也不喜欢诸葛亮,见关羽不吭声,他就开口说道。
“啧!你们两个这是干嘛?!”
刘备见到两人的表现,心中也是郁闷不解。
“咱们和孔明先生都是自家人,有何意见不妨明说!”
刘备心中不爽,自从诸葛亮当上军师后,关张二人总是和诸葛亮闹矛盾。
彼此看不顺眼也就罢了,关键是对诸葛亮安排的军事行动不服气,经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这让刘备夹在中间很难受。
两边都不能得罪,老刘难啊!
【诸葛亮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祖籍徐州琅琊郡阳都县。】
【其先祖诸葛丰是西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早逝后家道中落。】
【诸葛亮幼年随叔父诸葛玄迁居荆州,后定居南阳隆中。】
听到南阳二字,关羽张飞二人脸色难看,似乎想到了三顾茅庐时的难堪。
【青年时期的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博览群书,研究天文、兵法、治国之道,结交名士如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
【这一时期,他形成了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为《隆中对》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07年,刘备三次到访隆中,诸葛亮提出着名的《隆中对》,分析天下三分之势,主张“跨有荆益、联吴抗曹、待机北伐”,成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战略。】
【208年,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促成孙刘联盟,助周瑜火攻破曹,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可恶的诸葛孔明!可恶的周瑜小儿!”
曹操听到这里,心中隐隐作痛,手拿筷子指着天幕骂道。
太惨了,赤壁之战他输的太惨了!
【209年,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发展经济、巩固后方。】
【214年,诸葛亮助刘备攻取益州,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主持内政。】
“未来是否会按照我规划的那样发展?”
刚刚担任军师将军的诸葛亮,抬头看着天幕,心中紧张不安。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任丞相,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我刘备竟然称帝了?!”
刘备伸出双手看了又看,仿佛身处梦境中,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
自己不是一直在为匡扶汉室而努力吗?怎么就当上皇帝了!
“大哥!俺张飞早就想让你称帝了,可你一直不同意。”
“后来是咋想通了?”
张飞咋咋呼呼地说道,得知未来的刘备称帝后,他十分高兴。
关羽也露出了微笑,称帝好啊!得称!
总算不用跟着大哥东躲西藏四处漂泊了!
“嗯?蜀汉?姓刘?”
汉武帝刘彻猛地瞪大双眼,朕的大汉还没亡啊!
这刘备又是何人?
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吗?
刘彻陷入了猜测中。
【同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亲率五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方面则派出陆逊担任总指挥迎战蜀军。】
【吴蜀两军在夷陵一带相持了近八个月时间后,陆逊通过火攻连营的战术一举破敌,大败蜀军。】
【这便是三国历史上着名的“夷陵之战”。】
“又是这群江东鼠辈!可恨呐!”
关羽本来就发红的脸颊更红了,咬牙切齿地怒喝道。
“孙权小儿,杀我兄弟关羽,毁我蜀汉基业!”
“我刘备在这里发誓,不灭孙吴誓不罢休!”
刘备也是被刺激到了,一改往日的老实人形象,化身为复仇的汉昭烈帝。
“俺也一样!非得把孙权小儿捅他十来个透明窟窿!”
张飞瞪起铜铃大眼,手持丈八蛇矛,怒发须张地说道。
【223年,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遗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泣誓效忠刘禅。】
“大哥!你糊涂啊!怎么能如此许诺与诸葛村夫!”
关羽顿时急眼,拉着刘备的手不松开,愤怒地说道。
“就是啊!大哥你怎么想的?你死了不是还有我和二哥吗?”
张飞满脑子问号,带着质疑的眼神,对刘备问道。
“你俩啊,早死啦!”
刘备哭笑不得,天幕之前不是说过关羽是怎么死的吗!
至于张飞,估计也是死在了自己前面!
此话一出,兄弟三人都愣住了。
仨人都死了,那蜀汉可不就完了嘛!
这诸葛亮再有本事,还能使蜀汉延续下去不成?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开始辅佐幼主刘禅,稳定蜀汉。】
【诸葛亮推行法治,整顿吏治,修订《蜀科》。重视农业,维护都江堰。鼓励织锦业,蜀锦成为财政支柱。】
【军事方面,诸葛亮亲征南中,以“攻心为上”七擒孟获,使之心服口服地投降蜀汉,成功安定了后方,促进民族融合。】
“原来是这样发展的,主公太冲动了,导致夷陵之战伤了蜀汉的根基!”
青年诸葛亮神色焦急,开口分析道。
“过往曾经,历历在目啊!”
“先帝,我终究还是没有完成北伐大业……”
老年诸葛亮目光惆怅地看着天幕,似乎看到了一路走来经历的种种,不由潸然泪下。
【228年,诸葛亮出祁山,收姜维,因马谡失街亭而败,自贬三级。】
正在观看天幕的马谡傻眼了。
“坏了!天幕是冲我来的!”
【后续几年中,他进行多次北伐,擅长以弱伐强,发明木牛流马运粮,改进连弩,与司马懿对峙。】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遗命秘不发丧,全军撤回,葬于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老年诸葛亮疲惫地闭上双眼,发出沉重的叹息。
太累了,有时候真想躺下了好好休息一下。
我诸葛亮,是人,不是半仙,也会累的。
可是,想到那创业未半的先帝,总是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鼓励着他。
“什么,孔明先生竟做到了这一步!”
刘备震惊,而后泪流满面。
“他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孔明他没有对不起我刘备!”
刘备带着哭腔,一句一句地说道。
“大哥!我错了,以后我绝对不会再轻视孔明先生了!”
关羽看完天幕后,心中对诸葛亮敬佩不已,此刻有些窘迫地说道。
“俺也一样!”
张飞用手臂擦了擦流出的眼泪,大声对刘备说道。
“好好好!今后我们都要对孔明先生好一点!”
刘备看到关张二人如此想法,也是欣慰地点点头,而后搂着两人说道。
【刘备临终托孤时,诸葛亮承诺“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他始终以臣子本分辅佐刘禅,留下千古名篇《出师表》,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忠臣典范。】
【诸葛亮生前不蓄私产,临终时“内无余帛,外无赢财”,以俭朴之风垂范后世。】
“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汉武帝刘彻心中震动,诸葛亮的尽忠尽责打动了他。
【在《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下,诸葛亮被神化为“智绝”的代表,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故事深入人心。】
【尽管小说有夸张成分,但其“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远见卓识,在历史上确有依据。】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唐代诗人杜甫赞其“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南宋朱熹称其为“三代以下人物之冠”】
“天幕可让我露脸一次了!”
朱熹高兴不已,天幕可算是提到他了!
他之前还以为自己没有名留青史,被后人遗忘了呢!
【诸葛亮被民间尊为智慧的化身,甚至成为道教中的“天枢上相”,全国多地建有武侯祠,香火千年不绝。】
天幕画面一转,来到了成都武侯祠。
只见此处松柏苍翠,游人如织,祠内供奉有武侯塑像,香火鼎盛不绝。
“亮,此生足矣!”
老年诸葛亮看到这一幕,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两千年后人们,没有忘记他!
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也没有抛弃他!
【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更是中华文化中“贤相”的完美典范。】
【他兼具理想主义者的情怀与现实主义者的才干,以超凡的智慧和道德境界,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精神丰碑。】
【千古第一丞相,诸葛亮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