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初步建成,灾民们陆续被转移进来。然而,新的问题很快摆在了凌轩和苏瑶面前——粮食短缺。
凌轩站在安置点的仓库前,看着所剩无几的粮食,脸色阴沉。“原本准备的粮食,没想到消耗得如此之快。”
苏瑶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灾民众多,每日的消耗巨大,照这样下去,不出几日,就要断粮了。”
凌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必须想办法尽快筹集到更多的粮食。”
他立即召集了侯府的管事和一些有经验的老人,共同商讨对策。
“我们可以先向周边的大户借粮。”一位老者提议道。
“这恐怕不容易,如今大家都受灾,谁愿意轻易借粮呢?”有人提出了质疑。
“那能否从其他未受灾的地区调运粮食过来?”另一个人说道。
凌轩摇了摇头:“路途遥远,运输困难,且时间上来不及。”
众人陷入了沉默,气氛愈发凝重。
苏瑶思索片刻,说道:“不如我们在京城内发起募捐,号召大家共同出力,共度难关。”
凌轩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但需要有人去组织和宣传。”
于是,凌轩安排了一些人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呼吁百姓们伸出援手,捐赠粮食。同时,他亲自带着人去拜访京城的富商巨贾,请求他们的帮助。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许多富商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借粮或捐赠。
“侯爷,我们家也受灾严重,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啊。”一位富商满脸为难地说道。
凌轩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说道:“如今大家都在困境中,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尽管凌轩费尽口舌,但收获甚微。
与此同时,安置点内的情况也越来越严峻。孩子们因为饥饿而哭泣,大人们则面露愁容。
“再这样下去,大家都要饿肚子了。”一位妇女忧心忡忡地说道。
苏瑶来到安置点,安慰着大家:“大家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的。”
回到侯府,凌轩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
“夫君,别太忧心,总会有办法的。”苏瑶轻轻地为他揉着肩膀。
凌轩抬起头,目光坚定:“不行,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决定去周边的乡村看看,也许那里能有一些收获。”
第二天,凌轩带着一队人马出发前往周边乡村。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许多农田被洪水淹没,庄稼颗粒无收。
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凌轩发现了一些尚未被洪水破坏的粮仓。
“老乡,这些粮食能否卖给我们?我们是为了安置京城的灾民。”凌轩诚恳地说道。
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些犹豫。
“侯爷,我们自己也不多了,这可是我们的救命粮啊。”一位村民说道。
凌轩理解他们的难处,但灾民们的情况也刻不容缓。
“我知道这是你们的辛苦所得,但京城的灾民们真的急需这些粮食。我会给你们一个合理的价格,绝不会让你们吃亏。”凌轩说道。
经过一番劝说,村民们终于同意出售一部分粮食。
凌轩带着粮食回到京城,暂时缓解了安置点的燃眉之急。但这只是杯水车薪,粮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不能只依靠外部的援助,还得想办法自己生产粮食。”苏瑶说道。
凌轩点头表示赞同:“我已经让人在安置点附近开垦荒地,准备种植一些速生的农作物。”
然而,开垦荒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工具,这又成了新的难题。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些志愿者主动站了出来。
“侯爷,夫人,我们愿意帮忙开垦荒地。”
“我们也想出一份力,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
凌轩和苏瑶感动不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荒地的开垦工作逐渐展开。
但困难接踵而至,没有足够的种子,没有充足的农具,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凌轩鼓励着大家。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朝廷的援助终于到了。一批粮食被运送到了京城,解了燃眉之急。
凌轩和苏瑶看着满仓的粮食,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有了这些粮食,我们一定能挺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凌轩说道。
然而,他们也清楚,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