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源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凌轩和苏瑶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如何促使灾区百姓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轨道。
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中,凌轩和苏瑶与几位经验丰富的村民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着组织生产的规划。
“如今洪水已然退去,我们不能始终依赖救济过活,必须思考办法让大家自力更生,恢复生产。”凌轩率先发言道。
苏瑶点头表示认同:“的确,我们应当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探寻能够开展的生产活动。”
一位年长的村民说道:“咱们这一带土地肥沃,虽说被洪水淹没了,可只要精心整治一番,依然能够种植些庄稼。”
另一位村民接着讲道:“还能够饲养些家禽家畜,也能增添一些收入。”
凌轩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好,那就先从种地和养殖着手。但首先得筹备好种子、农具和幼崽。”
苏瑶说道:“我去联络周边的城镇,瞧瞧能否购置到所需的物资。”
说做就做,苏瑶带着几个人即刻出发。历经数日的奔波,总算采购回了一批种子、农具和幼崽。
凌轩则组织村民们开启整理土地的工作。大家手持锄头、铁锹,在泥泞不堪的田地里辛勤地劳作着。
“大家鼓足干劲,把这些地整治妥当,咱们就能种上庄稼,届时就会有收获了。”凌轩一边劳作一边激励着众人。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块块田地逐渐变得规整平坦。
接下来便是播种。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播在地里,仿佛播下了希望的种苗。
与此同时,养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搭建鸡舍、鸭舍,喂养幼崽,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凌轩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
“大家留意,种地的时候要关注行距和株距,如此才能保障庄稼的良好生长。”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在为大家讲解种地的技巧。
在养殖方面,也邀请来了专业的师傅传授养殖经验。
“养鸡要注重卫生,定期清理鸡舍,给鸡注射疫苗。”
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搏努力,庄稼开始发芽,幼崽也在健康地成长。
然而,新的难题又浮出水面。由于洪水的肆虐破坏,灌溉设施损毁严重,部分田地面临缺水的困境。
凌轩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大家商讨应对之策。
“我们可以一同挖掘水渠,从附近的河流引水灌溉。”一位年轻的村民提议道。
“这个主意不错,但工程量颇为浩大,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行。”凌轩说道。
于是,村民们再次投入到挖掘水渠的工作之中。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挖土,有的搬运石头,经过数日的奋战,水渠终于挖通了,清澈的河水顺着水渠流淌进了田地。
随着庄稼和家禽家畜的长势越发良好,大家的信心也愈发充足。
但凌轩明白,仅仅依靠农业生产远远不够,还需要发展一些手工业。
他发现村里有一些手艺人,擅长编织、木工等技艺。
“我们可以组织这些手艺人,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拿去售卖。”凌轩说道。
在凌轩的组织之下,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得以成立。大家利用闲暇时光,制作出了精美的竹篮、木凳等物件。
苏瑶则负责联络销售的渠道,将这些手工艺品推向市场。
渐渐地,灾区的生产活动步入了正轨,百姓们的生活也有了改善。
一天,凌轩和苏瑶在村里巡查,看到田间绿油油的庄稼,听到鸡舍里传来的鸡鸣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要大家持续努力,我们的生活必定会越来越好。”凌轩对身旁的百姓说道。
百姓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然而,他们也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