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前听过堵车。
如今避难所的门口正在面临堵人的情况。
因为每个人走进来的第一步,就已经走不动道停下脚步四处观望,往前行进的速度很慢。
避难所正式成员早就做好了准备,开始疏导这些人穿越1、2号馆前往三号馆。
一下子涌入避难所的人口太多,导致整个避难所飘出一股恶臭。
不过没有正式成员露出嫌弃的神色,因为他们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
与此同时,武装部十几辆车开始在邕城的大街小巷循环播报这则消息。
并且每走一段距离都会停留十几分钟,让那些没有交通工具的人上车。
第一趟没赶上也没关系,武装部的人还会再来。
今天没赶上也没关系,未来7天大部分武装部人员的任务就是干这一件事。
官方避难所方向陈帆也派了车队过去,毕竟那里的人口最多,也最集中。
当官方避难所的人知道他们所有人都能跟着走,整个体育场爆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看着昨天还跟他们一样惨兮兮的罗朝龙,今天就精神奕奕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几乎没人愿意留在这里。
罗朝龙处理了家属遗体,然后带着官方避难所的人返回陈帆避难所。
整个避难所今天热闹得像开演唱会前观众进场似的,他们用各种方式从四面八方涌来。
避难所正式成员今天的工作量十分庞大,因为仅仅第一天就有将近人来此报到。
其中7000人是长期在陈帆避难所门口寻找工作的人。
3000多官方避难所那里来的。
剩下的5000多有些是听宣传自己来的,有些是武装部在宣传的过程中一趟又一趟的运送回来的。
得知宣传今天没来的人,都是有家人还在外面找寻物资的,今夜等他们的家人回来得知消息后,明天肯定会来。
这点自信陈帆还是有的。
能有收容所,谁还会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冒险找物资啊。
“大家配合一下,不要堵在门口,往前走的动作快点,以后有的是时间参观,”
“洗完澡的把衣服拿到洗衣机洗,记住点快洗键。”
“这是谁的鞋子?都包浆了,洗完澡就不要穿进去了,前往右边温水池洗干净再穿。”
“光脚怎么了?这里不是户外,光脚也没关系。”
“喂,姑娘把衣服穿上,大也不能这样啊。”
“衣服晒在各自区域,我们这使用的是电暖器,衣服干得快。”
“小朋友,别在这里追逐,去找你家里人。”
“洗完澡的排队去医疗部体检。”
整个三号馆此时忙得像煮沸的开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工作人员用喇叭指挥众人。
现场像极了机场安检,排起了S型长龙。
更多的人则坐在已经分好的区域等着。
因为优先洗澡的都是伤者,90%以上都是冻伤,洗完澡第一时间前往医疗部。
今天的医疗部也忙得够呛。
“不要在挣扎了,你这个必须截肢。”
“别担心,陈先生说了,无论身体是否残疾,我们都会收留。”
“大叔,先抽血,抽完就能安排吃东西了。”
“赶紧去找陈先生申请抗生素。”
“开会?开会也去找他,他交代过了,这周医疗部的人随时可以去找他。”
光是安排这些人洗澡、体检、洗衣服、估计要花掉3-4天的时间。
水源对于陈帆来说非常好解决,水也很便宜,可是排水就相对麻烦点。
临时的洗澡房把幸存者洗出来乌黑的水排入下水道。
下水道排向内部的废水蓄水池,然后再通过运水车运出去户外排掉,运水车内部改造了加热功能,避免到户外排水的过程排水口结冰。
公交公司的秦岳带着他们的家属子弟也是忙得飞起,反复抽走污水出去附近的一条小河沟倒掉。
此时白誉带着几十名厨师,用农村酒宴的大型厨具也是干的浑身是汗,确保新来的一万多人和避难所的人按时吃上中午饭。
这大半天累是真累,可是大家开心啊。
末世中谁会拒绝看到这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避难所也从团队模式变成小社会模式。
中午,几十名10到14岁的少年推着小板车来到三号馆。
他们的到来吸引了所有刚加入的幸存者注意,大部分人知道,这些小孩是前阵子陈帆收留的,如今再见到他们个个精神饱满。
说明他们这段时间在这里活得很好。
人群中一名妇女哭喊道:“我好后悔当初没有相信陈先生,要不然我孩子就不会死了。”
又一个中年往自己脸上狠狠扇了一个巴掌,“孩子,爸爸对不起你.....”
跟这两人一样后悔的不在少数。
不过很快他们被板车上的食物转移了注意力。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传来:“大家排队盛饭咯。”
孩子们今天难得停课,老师带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打开锅盖,香喷喷的饭菜香味飘到所有人的鼻腔。
咕咚!
吞口水的声音大家都听过。
但是上万人吞口水的声音呢?
“排队,所有人都有,不要抢。”
整个三号馆充斥着拒绝吞咽声,碗筷敲击声,惊叹声,哭泣声......
那群少年不知疲倦的源源不断运送着食物,确保每人都能吃到。
“吃完后有水果,每人一个,不许多拿,今后会定期供应水果。”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位神秘的陈先生带来的。
但至始至终他们都没见到救命恩人陈先生,因为他一整天都待在会议室。
农健文为首的几人,从加入避难所那天起,就在拟定一套避难所管理运营方案。
如今方案还没成型,就突然涌来如此多人。
好在避难所比起他们末世前掌管一个城市来说,这点人要轻松多了,倒不至于措手不及。
再加上这些人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够提供一个温暖饿不死的环境就足够了。
在他们开始建议如何管理这些人之前,陈帆先开口道:“诸位再开始商讨如何安置幸存者的问题上,我再次强调不用担心基础物质不够。”
“你们大胆的去设想,即便没有地下农场,我依旧能够养活所有人。”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听到陈帆做出这样的承诺了。
以前团队只有一千几百人的时候,陈帆的这句话他们还没有任何质疑。
而现在,仅仅第一天就多了一万多人,还能做出这种承诺,那说明什么?说明那是正儿八经的有底气。
他们不怀疑陈帆在这方面胡说八道。
所以,接下来他们的计划,就按照文明时期和末世时期之间的平衡点,来规划这些人员。
陈帆关心的重点则是今晚0点的系统奖励,这些人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系统币,过万人后是否再次翻5倍。
甚至有点小激动和小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