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军最近有些苦恼。
原因是他下属一排成绩最好的一个班最近执行任务的时候实在是太积极了。
这时就有人要问了,积极不是好事吗?
可问题是, 每天早上四点起,晚上自行加班到凌晨二三点,这就是铁人都受不了啊!
廖建军作为主力班的直属连长,不得不抵达现场慰问一下队员们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状态。
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没有异常才是最大的异常吧?
最起码,你表现出疲态他都会稍微放心一些。
尤其是据他观察,这样高强度日日夜夜的搜捕行动中,这群小伙子竟然是越干越亢奋。
这种情况下,廖建军不得不怀疑一班要么是得上了棘手的心理疾病,要么就是嗑药了。
无论是哪种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今天一大早,他再次来到了这个队伍中进行视察工作,与上次只待了几个小时不同,他打算全天随队。
廖建军倒是要看看,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尽管这个决定让他累得不轻。
廖建军一边操控着无人机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在短暂的休息时间还得分出心神观察每一个队员的状态。
奇怪了,一切正常……
廖建军挠了挠头,难道真的是他多心了?
历经几个小时的行动下,还真给他揪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按常理来说,搜捕行动越久,耗费的体力就越多,人也应该更显疲态才对。
就连身经百战的他都有些腰酸了,可是这群小兔崽子愣是越干越亢奋。
一直到午饭时间,廖建军才真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人群中大喝了一声,几十个人在他摸不着头脑的表情下冲了出去,只留下他和欲言又止的老站长站在原地。
廖建军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几十号人脚步不停,一直跑到峡口的尽头才作罢。
他都给气笑了,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送饭的过来了,有必要这么急,大老远跑过去迎接吗?
几分钟后。
廖建军:“真香。”
廖建军端着手里的饭盒,吃得两腮鼓鼓,他一心三用,一边吃着饭,一边观察这次的送饭小哥,一边和老班长搭话。
“老裘啊,你知道这个炊事小哥的来历不?我把接替老徐的事情交给你们排长,没想到他能找到这么个优秀人才来。”
“排长是面向社会招的人,其他的我不太清楚。”老班长摇摇头,眼神中莫名有些遗憾。
“这样啊……”廖建军心里的小心思刚升起就被浇灭了。
他还寻思着怎么把人调过来呢,感情根本不是部队里的兵。
廖建军这会儿是什么都明白了,原来是这一队的人有了每天的盼头,怪不得这么积极。
但凡这饭不好吃一点,他都会怀疑是不是加了什么料,但是品着嘴里的那味,换做是他,也很难拒绝。
突然,他意识到了什么,咀嚼的动作有一瞬间的滞涩。
“那岂不是,这是抗灾一结束就……”
老班长凝重地点了点头,他在昨天吃了霁祥特意准备易于消化的夜宵热汤面。
只是简简单单的鸡汤加上时令蔬菜,鸡蛋和肉丝,就好吃得他们基本都是两大碗起步。
吃完之后他没有立马休息,而是找到了排长了解霁祥的信息,当得知只是临时招聘的炊事员后,他现在吃饭都是细嚼慢咽的状态。
要好好享受当下啊,不然等以后吃不上了,连回味起来都显得费劲。
两人显然都想到一起去了,看着乐呵呵心无旁骛干饭的队员们,心中陡然升起一抹慈祥的关怀。
这样的日子照旧过了三天,霁祥好不容易习惯了驻地这个小厨房,就收到通知,情况有变,上面要求他随队继续任务。
近几天主力部队屡屡受到上面的表扬,救援的进度远超其他救援小队,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家庭。
就是因为速度太快了,每当饭点,往往会发现离约定的吃饭地方相去甚远。
自从打着关怀队员旗号进度观察的廖连长就再没有离队过,跟着一队同吃同住同睡。
一开始,很多人都夸廖建军简直是连长中的典范,和队员们一起共患难。
可是时间一久,就变得有些不对劲起来。
毕竟廖建军作为连长,事情虽然不多,但也不能一直空缺着,就有人劝他赶紧回来坐镇驻地。
廖建军当然是不愿意离队的,劝了几次没有动静,因为不是硬性的命令,也就作罢了,事务也安排了其他人接手。
随后出现的事情更是奇怪,主力部队的人马是会轮换了,上面也不会让这批人一直这样高强度执行任务。
奇怪的是,被轮换的人根本不愿意离开,轮换进去的人也不愿意离开。
渐渐地,主力部队的成员越来越多,几乎是以一骑绝尘的速度推进着救援总体进度。
原本预计需要两个星期的项目,主力队伍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已经走遍了受灾区域。
这一现象最后不仅受到了上面的大力表扬,社会上也传来广泛的赞誉之声。
不过让人不太理解的一点就是表彰大会的现场,包括廖连长在内的每一个人的表情好像都不太开心的样子。
也许是为了哀悼此次受难的民众吧……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善意地想。
事实上他们猜对了一半。
收获了满兜小金光的霁祥在昨晚最后一顿夜宵收起锅就离开了,没有和任何一个人告别。
他继续着来时的方向,一路朝着广东走去。
霁祥原本就已经来到了闵粤的边界处,因为灾情的缘故偏离了一小段路线,花了一些时间回到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