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先回家。中午咱们去便宜坊吃焖炉烤鸭。”李念说着,就要拿起行李包。
“姐,你拿这两个吧,轻一些。”李安然递给了李念两个已经吃得差不多、只剩一半的食物袋,自己则提起了最沉的两包。李景江也帮着提了两个。
等众人离开了火车站,李念建议直接搭公交回家,但李安然却另有打算:“姐,英子好不容易来一回,反正也不远,我们就走着回去好了。”
“火车站这儿的公交车太挤,我们又带着这么多行李不方便。”
“这事得怪我,原以为东西不多呢。”李景江微微一笑,“要是早知道这样,我早就找个吉普车开过来接你们了。”
“爸,你居然能借到吉普车?”李安然显得有些意外。
自从上次父亲离家后,两人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李安然也因此得知父亲更换了工作。从以前的一线司机岗位,转至车队调度的工作,不仅工资丝毫未减,工作也轻松许多。不必再昼夜兼程,每日只需上白天班,较之从前舒坦了许多。理论上讲,这份工作要比原先更好,但在许多人看来,开汽车仍是更为吃香的工作——每次外出都有额外收入的机会,除了可以顺便拉人赚一笔,甚至还能帮人带货。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出现在七十年代,即便到了九十年代,在国营企业中,驾驶车辆依然是一项非常实惠的工作。因此,人们常说的“汽笛声起财源滚滚,轮胎转动好运连连,轻踩油门幸福到来”的话,在往后的时间里,仍然被广为传颂。即使到了21世纪,不论是国有还是私企单位的司机,仍然是一份美差。正因为此,当李景江考虑从前线退下时,不少人愿意接手他手中的车。
但李景江有一个已经跟随自己许多年的徒弟。偶尔出行的时候,李景江也会带着这位徒弟一起,虽然后者并不会因随车外出而领取任何出差补贴。学徒阶段主要还是为了学手艺,能领到一定的薪资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个年代,学习开车是一门复杂的技艺,没有师傅指导,想要学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这次让位,李景江为了让徒弟能够正式上岗,他在台前幕后都费了不少心力。这并非无谓的好意——在他心中,这位正式拜师并举行过拜师宴的小徒弟小伟,就好比亲生的儿子一样。家中如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小伟一定会尽心竭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从小伟成了李景江的徒弟之后,像冬天储存大白菜、搬运煤炭、家中的房屋维修等工作,李安然一家再也没有操劳过,都是小伟在积极主动地承担下来。不仅是小伟乐意做这些事,就连他的父母亲人都会时不时提醒他要好好照顾师父一家人,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冲锋在前。
尽管为让徒弟转正,以及将自己调岗到工厂调度室的过程中,李景江花了一些心思和财力去打通关节。不过幸而有李安然提供的金条作为支撑,加之他本身积累的良好信誉与人脉,这些事情最终还是较为顺利地得以解决。
徒弟小伟刚从学徒转为正式员工,想跑长途暂时没戏,只能在京城周边接活。
虽然长途跑起来辛苦,但赚得多,还是有不少人抢着干呢。
幸亏李景江在这边有人脉,小伟这个徒弟也能得到不少好处。“只要能弄到车,肯定能借给你。”李景江点了点头说。
不过,李安然而是摇了摇头,“能不借就不借好了,欠人情事小,关键是容易被人以权谋私为名盯上,划不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景江满意地笑了。就在他为儿子懂事感到高兴时,李安然又补充道,“我回去给你攒一辆车,将来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攒车?”李景江听了愣了一下,随即带着责备的眼光瞥了儿子一眼,“你当是在攒自行车呢?你爸开的是汽车!”
“汽车就怎么了?就不能攒吗?”李安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汽车无非是由许多零部件组合起来的。只要您帮我搞到零件,我就有办法装出来,您信不信?”
李安然并非夸夸其谈。在这个时代,汽车的技术水平和未来的车型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卡车,在制造时工艺较为粗糙。只要有充足的零件,组装出一辆车并不是天方夜谭。只不过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
李安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储备,但在之前的技能学习经历中积累了经验,这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加之之前和那位拖拉机技术人员冯建军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并通过他采购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机械的书籍和资料。
经过系统学习,尽管现在直接组装汽车还存在一些难度,但组装一台拖拉机已是轻而易举。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能够获得必要的零部件。幸好,由于父亲的关系,利用厂里现成的机加工作线并非难事。更何况,李景江作为厂里资深的好司机,既懂得驾驶也擅长维修,家里的相关工具书也非常丰富。
接下来只需花费些时间钻研,并尝试分解旧车加以实践。
凭借游戏世界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不仅使用二手零件可以轻松组装配件,即便是自制一辆全新的车也不是梦。
再结合李安然对未来汽车知识的一点了解,预设制造一台新型汽车并非不可实现。
只是他不想操之过急,现阶段先从改装或重新组合一辆旧车入手更合实际。
“你小子真的有把握?”李景江惊讶地看着李安然问道。
了解儿子性格的父亲知道,儿子并不是那种喜欢信口开河的人。
“当然有把握。”李安然坚定地回答,旋即又摇了摇头,略带无奈地说,“但是,能否真的让那辆车成为您的座驾,这就不得而知了。”
“你能这样考虑我便感到宽慰多了。”李景江微微点头道,“这事儿就不说了,没多大意思。”
像他一样,由于有着一手高超的修车手艺,厂里的汽车一出故障就会找他维修……但是修理完之后,开车的人还是原来那个开车的人。懂得礼尚往来的人请他出去吃一顿好的,不讲究的塞包好烟给他。现在的状况是,就算是有车也并不等于你有权驾驶它,个人拥有的汽车?别想了!
“爸,以后给我找点关于汽车的书吧。”李安然起初并不是真打算为他自己或者他的父亲购车用,觉得那样做过于张扬,“岗岗营子之前从县里得到了一台农用拖拉机,虽然很好用,不过开车的时候不是很舒适。”
“如果您能再提供些与车辆相关的专业书籍,即使我们不为了自己驾驶积累车辆,今后也可以尝试为我们村子添置一个。这样的话,村子里遇到紧急情况使用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至于车子能否保留,我自有安排。”李景江听出儿子话中有话。
“留下车子有办法说通村民接受,如果无法留下,我也有自己的应对措施。”李安然眉头轻扬,“总之,我们不能让村集体蒙受损失,否则今后还会有人肯帮忙办事情吗?您说是吧?”
李景江立刻明白过来了,若真的做成这事,当然最好。即便是车子最终被别人拿去,也不能让他们白白得到任何好处。
毕竟,李安能做到造出一辆车,就表示有能力制造更多辆车。谁要是有理智的话,都不会去冒犯这样一位技术高手。
这样做不仅能获取很多实际的利益,在村里还能获得更高的声誉。
如果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将来有机会将李安调整回城市,到时可以进入轧钢厂担任技师甚至工程师都未尝不可。
加上有父亲作为靠山,没人胆敢欺负他。那时他真可以说前途无量!
“行,那我就先替你寻找合适的资料。”李景江应允下来,“厂里之前有不少汽车厂商发来的技术材料,甚至还有一些图纸。因为很少有人会去看那些,所以它们大多闲置于档案室中落灰了。”
“明日我就帮你把资料找来带回。只是,安啊,你不必太过紧张。这件事,成功固然好,即便不行也不要太介意。总之你在那里的情况不错,多留一阵也挺好。”
李念听到哥哥的事宜被如此轻松提及,顿时感到不满,“爸,既然他说他在那待着不错,但再好也没比在家强吧?”
“我觉得趁着弟弟现在在家期间,咱们尽力帮他一把,万一真做些成就出来,也许就能早点把他调回城里来。”
“姐,这些等回了家再说吧。”李安试图缓和局面,面对这样一个“护弟狂”姐姐,他心里早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只要涉及到自身的问题,李安然从不含糊,哪怕是他亲爹也不买账。这么多年来,他偶尔调皮捣蛋却从未挨过打,很大程度是因为每当这时候都有姐姐替他出头,即便是当爹的李景江也不好发脾气。
等李安然好不容易安抚好姐姐,英子却扯了扯他的衣角,轻声问道:“安然哥哥,你不回岗岗营子了吗?”
在安慰完英子,并表示自己肯定会回村子之后,李景江赶紧转移话题。特别是李念,一路滔滔不绝地向英子介绍京城的风土人情,终于让气氛又恢复了轻松。
等三人走到家门口,一进院子就遇到了叁大妈:“哟,安然回来了啊!”
“叁大妈,好久不见。”李安然礼貌地问候道。
“好长时间不见啦。”叁大妈笑眯眯地扫视了一遍李安然带来的行李,心想这些包裹里肯定有许多好东西。她心中盘算着要和老头子商量一番,看能不能沾点光。李安然感觉到了对方的目光,便知道她在打着什么主意。
叁大爷阎埠贵的家训只有一个:吃不穷、喝不穷,不会算计才会穷。结果阎大爷一辈子精于算计,却差点把自己也算计死了。李安然懒得理她,打了个招呼后就回家了。
“怎么还带了个小姑娘回来?难不成是李家小子外面的私生子?”“不可能,他出去多久了,孩子都这么大了。”“那难不成是老李在外面的私生子?会不会是李家小子的未来老婆?”叁大妈在猜测的时候,李安然已经和家人进了屋。
“爸,房子拿下了吗?”李安然见邻居家老郑的门也锁着,急忙问父亲。
“刚拿下不久。”李景江点头说道,“老郑家已经搬走了,房子里也打扫干净了。”
“手续没有问题吧?”李安然问。
“能有什么问题。”李景江笑了笑,“正如你说的, ** 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