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伐随.随曰: 我无罪. 楚曰: 我蛮夷也.】
天幕下春秋时期的人目瞪口呆,虽说楚国地处蛮荒偏远地区,向来被其他国家所鄙,不受周天子待见,但也不能直接以此为由,做出失义之举啊!礼崩乐坏啊!有没有道义了?
咱们打仗向来讲究礼节,在开战之前,双方必须先递交宣战书,写明开战的理由,以示光明正大。在战争开始时,必须等到双方都排兵布阵结束,才能击鼓作战,否则被认为是不仁义的行为。
如果敌军选择撤退,一般情况下不追击。如果敌军战士在战斗中受伤,必须马上停止战斗,让伤员回营疗伤。两方战车的数量必须均等,即敌军出动十辆战车,我方也出动十辆战车。双方战车交错的一瞬间,车上的战士用戈互相敲击,这是战场上的礼仪之一。
在战争期间,双方都不允许斩杀对方的使者。战争必须在双方边界进行,不允许在一国的腹地进行。如果一方国家遇到天灾人祸、君主去世、瘟疫等状况,另一方必须终止战争。
所以你楚国是闹哪样!师出有名懂吗?“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出师须有名”等诸多约定成俗的规则,都没听过吗?
有中原诸国之人嗤之以鼻,果然是莽荒之辈,不知礼节的下等人!维汝荆蛮、蛮芈蛮矣,不外乎是!
楚人不遵从周礼,作兽皮羽衣的蛮夷打扮,行为举止更是粗鄙,屡屡大呼“不服周”,蛮夷也。
自然也有人点头称好,楚王真性情也!楚国因远离中原文化圈,得不到中原各国的认可,始终被当作蛮夷看待。
但楚人并没有因他人的轻视也自暴自弃,数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以丹阳为立足点,向南发展,最终成为了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可谓是令人佩服!
此时作为汉阳诸姬”之中最为强盛,楚国北扩的眼中钉、肉中刺的随国,有苦说不出。
周王室让我们这些姬姓诸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遏制楚国北进,我随侯可谓是兢兢业业,一刻也不松懈,可我没想到他楚国不讲礼节啊!他说打就打,连给我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哇!
他是流氓,我输了!他楚王说让我替他转告天子,封楚国国君名号,我随侯也做了,但天子不同意啊!他楚国又开始打我!哇的一声哭出来!
楚武王冷笑,你们中原各国一直把我们当作蛮夷之地的野人,既然我是蛮夷,自然也就不需要守你们的道义。
我楚国可不吃这一套,你们总说我是流氓,不与我同列,所以今天我就是流氓了,我怕谁,打你还要理由了?你小子还上了天咧!
明明我也臣属于周,但你们都看不起我,都嘲笑于我,周天子给我最低等的爵位是吧,我养精蓄锐,向北扩张!
我实力强盛,只是想要一条可以通往“中原的路”,周天子不给我封号是吧!那我就自称王号!什么诸侯僭号称王,都是你们逼我的!
当了王自然就要有自己的附庸国,我开的沈鹿之会你们不愿意来是吧,那就只好把你们统统灭掉喽!
天幕下有人连连点头,说的很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他都流氓了,你还要求他什么?至于道义,流氓没有这东西!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帝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耶?”
晋元帝生了一个皇子,心情大好,就大加赏赐群臣。有一个叫殷洪乔的大臣就拜谢道:“皇子的诞生,全天下之人都应该庆贺,只是臣没有功劳,不敢领受丰厚的赏赐”。
听了他的话皇帝黑脸道:我老婆生孩子这事还能让你帮忙?】
天幕下众人纷纷咳嗽起来,你这说的是人话吗?你要是有功劳,那不就是……咳咳,咱请问,这位马屁精后面还活着吗?活着吗?纯好奇!
有人面露疑惑之色,对此人之名并无耳闻,一旁的友人面露不屑,“付诸洪乔”“殷浩之父也!”
听到付诸洪乔一词,这才恍然,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余函,行至石头城,皆投水中,说道:";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
豫章太守殷洪乔,在离任时,很多人委托他捎带书信回家乡,他很客气地接受了100多封信,可到了石头渚就将信全部扔进河水里,当人们收不到信总联想到信是托洪乔捎带的。
提起殷浩,这便是赫赫有名了!那位";思纬淹通,比羊叔子”的殷渊源!见识肚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
有人曾问殷浩:";将要做官而梦见棺材,将要发财而梦见大粪,这是为何?";
殷浩答说:";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将要做官而梦见死尸;钱本是粪土,所以将要发财而梦见粪便。";
此番言论令无数人拜服,其人沉厚纯良,学识博大,风韵高雅,声望盖过当时之人。
两度任职,肃清万里,功勋昭着,后出镇寿阳,驱逐豺狼,剪除荆棘,网罗人才,开荒屯田,饱经风雨,盛名一时。
【南朝人沈约总结出了古汉语的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当时已被众多的人所接受。只是当时的皇帝却非常的看不上他这个成果,所以总想挑刺。
一次他就问另外一个音韵学家周舍什么是四声,周舍是接受沈约总结的,但是如果就那样回答的话,皇帝肯定会不高兴,给他小鞋穿。
于是他就回复了一句:“天子圣哲也”】
有人抚掌,连连称“善”!看似是在称颂皇帝,但是这四个字刚好又是平、上、去、入四声,既回答了皇帝的话,又称赞了皇帝,令皇帝完全没有理由降罪支持这四声的周舍!
【金圣叹被斩首之前还不忘给人们留下个段子,当时要行刑的时候,他悄悄的对刽子手说:“请第一个砍我的头”。
刽子手有些生气:“凭什么要听你一个死刑犯的”,然后金圣叹就说,自己的左右耳朵里都藏着张银票,只要先砍了自己的头,那个银票就归刽子手了。
刽子手一听,就同意了第一个砍金圣叹的头,到了行刑的时候,他将金圣叹的头砍了下来,果然从他耳中滚出了2张纸团,他打开一看却气得半死,因为那并不是什么银票,而是分别写着“好”、“疼”两字的纸条。】
明朝之前的人面露古怪之色,这是拿性命来幽默的吧!不是,你都要砍头了,你搞这一出,好笑吗?严肃一点行不行?
有人哈哈大笑,自然好笑!此人当为我友啊!恨不能生于同朝!这般有意思之人,世间少有啊!
清朝之后有知晓这位大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的,纷纷摇头,才华横溢,任性到天上没有,地上一个!也只有他金圣叹了!
说出“恰似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材”,可谓是狂妄至极!但,他就是有才!还是个奇才!连皇帝都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至于这位大才平生之事,可不仅仅只这一遭,可谓是令人哭笑不已!
有人向左右缓缓道来这位金圣叹去考科举之事。却说科举题目是: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
此题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先生如果担任齐国的卿相,有机会实行你的主张,即使因此而使齐国成为霸主,甚至称王于天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
孟子回:否,我四十不动心。(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
金圣叹一看,这问题明显就是故意不说前提条件嘛!直接问动不动心,却不说因什么而动不动心。所以,首先是要把题目补全。
于是,金圣叹开始了他的创意。他先写: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夫子动心乎?
无人看管的黄金和荒郊野外的美女放在面前,请问孟子老先生,动不动心?
看到没,题目补全了,很好!接着他再开始写答案。孟子不是说他四十岁开始就不动心了吗?那就说明他四十岁之前会动心啊!
于是,金圣叹奋笔疾书: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一气呵成写了39个“动”字!
完了自己拿起一看,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完美!然后就这样交卷了……
主考官一看卷差点没背过去,结果当然是没考上。
【元代有个文人经常对别人说:“我平生最喜欢东坡了。”
有人于是问他:“苏东坡有文章,有歌赋,有诗词,有书法,还有东坡巾,您最喜欢的是哪一样呢?”
此人却答:“我最喜欢东坡肉。”闻者大笑。】
天幕下听到此的小孩子吸溜口水,大声赞同,我也喜欢东坡肉耶!
一旁的老父亲抄起藤条,让你读书,就学了个这!除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也很好吃好不好!
自然也有不屑一顾的,此乃对牛弹琴,俗!
【《梅花草堂笔记》中,“有徐行雨中者,人或迟之。答曰:‘前途亦雨。’”
下雨天,有一个人没撑伞,却在路上慢慢悠悠地往前走。有人就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快点走。那人回答说:“因为前面也有雨啊!”】
有人默默放下手中的茶盏,沉默是此时的共鸣,让你多嘴,让你多嘴!非要多问一句!
【魏晋名士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他忽然来了兴致,竟然在官邸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饮酒。
恰逢客人来访,他不仅不赶紧穿上衣服,还自顾自喝酒。有人见他如此不雅,就讥笑他。
他却一本正经地反驳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我把天地当房子,把房子当衣裤,你们怎么钻到我衣裤下了?)】
有人不语,这是耍流氓吧!是吧!放浪形骸!这是对礼法的蔑视!
有知晓这位竹林七贤之一的,也只能叹一句,不愧是他啊!“醉侯”!
以狂饮而留名,堪称千古第一醉鬼。嗜酒如命不说,醉酒后喜欢放飞自我,无视礼仪,任性胡为,乃是酒徒中的酒徒,醉鬼中的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