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贤妃的阴谋,被公之于众之后,贤妃便被打入了冷宫。
二皇子也因此郁郁寡欢,每天都躲在府中,专研兵法。
其实,二皇子性格潇洒不羁,又特别的随性淡然。
他对皇位并无太多觊觎之心,他更喜欢游历山水。
无事时,约上三五个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对,研讨兵法武艺,便是他的乐事了。
想让他登上太子之位,那都是贤妃的一厢情愿。二皇子并未把这些放在心上。
他性格豁达开朗,重情重义,在江湖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脉。
这一日,二皇子正在书房看书。
忽听门口的侍卫来报:“启禀二殿下,太子殿下来访。”
二皇子一听,马上起身说道:“是皇兄来了?!快!快请!”嘴里说着,人也朝外面迎去。
少时,太子已经被侍卫,带了进来。
二皇子连忙躬身给太子见礼:“皇兄,今日怎得有空来我这?”
太子笑着扶起他,说道:“许久未来,自是想念皇弟,来与你聊聊。”
两人相视而坐,侍从赶忙奉茶。
太子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近日朝中事务繁多,我这心中烦闷,便想到来你这寻个清静。”
二皇子微微点头,应道:“皇兄肩负重任,辛苦异常。若小弟能为皇兄分担一二,那便好了。”
太子放下茶杯,目光中透着几分深意:“皇弟宅心仁厚,为兄自是知晓。只是这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并非轻易可为。”
二皇子神色微怔,停顿了片刻才说道:“小弟明白,可若有能助皇兄之处,还请皇兄尽管吩咐。”
太子沉默片刻,忽然说道:“如今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为兄不得不谨慎行事。皇弟你在府中也要多加留意,莫要被他人利用。”
二皇子拱手道:“多谢皇兄提点,小弟自会小心提防。”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之声。
太子微微皱眉,二皇子立刻命人前去查看。
不多时,侍卫回来禀报:“殿下,是府中的下人在争执,已被属下喝止。”
太子轻轻摇头:“府中也当严加管理,以免生出事端。”
二皇子赶忙应是,心中却暗自思忖:也不知这皇兄,今日来意为何?
两人又聊了些家常之事,太子便起身准备离开。
二皇子将太子送至府门,看着太子远去的背影,心中疑虑更甚。
回到书房,二皇子陷入沉思。他深知这宫中局势瞬息万变,自己必须小心应对。
而太子今日的来访,究竟是单纯的兄弟叙旧,还是另有深意?他一时却也难以捉摸。
此后的日子里,二皇子行事愈发谨慎,暗中也开始留意各方动静。
他知道,在这风云变幻的宫廷之中,一步踏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而太子那边,自那日从二皇子府中离开后,也时刻关注着二皇子的举动。
他深知自己这位皇弟,不仅满腹经纶,深谙兵书战策。更是心思缜密,不可小觑的人物。
他去二皇子的府邸拜访,可不是单纯的叙旧那么简单。
以他之前对于这个二弟的了解,他觉得二皇子还是很随性的性格,不会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可是,自从贤妃的事情闹开了之后,他又不得不防备一些。毕竟这是关乎皇家的大事,必须慎重!
太子更多关注的是三皇子,三弟可比二弟圆滑世故得多。
他性格机敏聪慧,善于察言观色,心思细腻。
更懂得在不同的场合,恰如其分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众人面前表现得乖巧懂事,也因此深得皇上和皇后的欢心。
最重要的是,皇上对三弟的生母惠妃娘娘,一直是念念不忘的。
惠妃已经离世这么多年了,皇上对于三皇子,爱屋及乌的宠溺,却一点儿都没变过。
这也是三皇子恃宠而骄的原因吧!他仗着父皇的恩宠,可是做了许多出格儿的事情呢!
比如:大肆敛财、收受贿赂、买官卖官、私下招兵买马。
虽然,他只是招收了几百精锐,那也是有违常理的事情啊!
如果这事儿,被父皇知道了,还不知道父皇会怎样罚他呢......
宫中的权谋斗争愈演愈烈,兄弟之间的关系也越发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