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值+10。】
【快乐值+10.】
【你的快乐值已满,无法继续提升。】
不得不承认,女帝在提升快乐值的方面上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主公是个男人。
洛尘只能通过听曲游玩等方式一点一点缓慢地恢复快乐值。
可是有了李怡菲这个充电宝。
洛尘推演中人物因为长期工作和战斗所失去的快乐值。
就能以极其高效的方式恢复回来。
这不,自己在战争中花光的快乐值。
从李怡菲这里,没用几天就恢复满了。
【匈人这一次的大规模劫掠,给大唐造成了重大损失。】
【数十座城市被洗劫一空,代州,冀州等地因战事导致秋收歉收,百姓流离失所,需要朝廷拨款赈灾。】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与大唐相安无事的胡人,竟然能爆发出这么巨大的破坏力。】
【光昌帝现在越发相信亡唐者胡的言论。】
【光昌十七年年末。】
【为了应对北方胡人的威胁,光昌帝决定在光昌十八年筹备一整年的物资。】
【随后在光昌的十九年春季。趁着北方草原马匹最瘦,人也最疲惫的时候发动北伐战争。】
【朝议结束后,七皇女宁王李梦琳向光昌帝请求就藩,她愿意为父皇和大唐守卫边疆。】
【光昌听后准许。】
【宁王就藩代州,获得封3府之地,并暂领代州兵马,与燕州一同防卫匈人。】
【洛尘由燕州督军,升任燕冀都督,负责燕州,冀州全境的兵员征募,训练和指挥。】
【赵王暂任燕冀转运使,负责运输,储存和检查朝廷筹备的粮草辎重。】
在光昌帝的皇令下达后。
洛尘这边兵员界面的可控制兵力迅速增加。
原本只有两个兵牌的洛尘,一瞬间就扩充到了十二个。
标准的一卫拥有五千六百人,十二卫就是七万多人。
算上马夫,伙夫,大夫,工匠,等各种辅兵,洛尘现在也是能够指挥十万军队的大将军了。
果然,乱世才是出英雄最快的时期。
……
另一边。
赵王李怡菲看着洛尘爵位越来越高,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甚至比她这个赵王的实力还强。
李怡菲的心里是越来越惶恐不安。
洛尘实力变强她一开始是很高兴的。
但是随着洛尘不断变强,她的内心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总感觉洛尘会在哪一天就背叛她,然后弃她而去。
又或者嫌弃她没用,直接把她推翻,反过来骑在她的头上当老大。
倒不是李怡菲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实在是上次推演中,自己外公夺权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
哪怕上次推演,洛尘到死都是站在她这边的。
但这也可能是洛尘没有叛变的机会。
就在这时,天道弹出了一个消息,给了李怡菲一点安全感。
【十八年夏,赵王新添了一个成员。】
【你生下了和洛尘的第一个儿子。】
【请为你的孩子命名。】
本王现在都有了孩子。
洛尘就算篡位自立,那么这家业,将来也是自己的家的娃娃继位。
不论怎样,我家儿子定能大有作为。
那就这样吧。
给孩子起名叫忠孝,无论以后怎样,不要忘了他的老母亲……呸……美女母亲。
【你为孩子顺利取名李忠孝。】
【李忠孝。】
【四星神童】
【身份:赵王世子。】
【父亲:洛尘。】
【母亲:李怡菲。】
【武力:0】
【统帅:0】
【智力:99。】
【才艺:62。】
【魅力:0。】
【野心:未显。】
【道德:???】
【人物词条:虎父无犬子,豪门望族。】
【虎父无犬子:从父母身上各继承一条最高属性。】
【豪门望族:六岁前多开发其他属性,有望提升星级上限。】
咱家大儿子竟然一出生就是个四星神童,而且还自带两个词条。
要知道本王可是一个词条都没有,洛尘这么厉害也才两个。
而且这还不是自家大儿的上限,多多培养还能变得更优秀。
李怡菲突然找到了生活动力。
就算自己以后真被洛尘倒反天罡了。
洛尘可以在外边打拼事业,自己就在家培养后代。
四星卡来得这么简单,自己还费什么心思去拉拢人才,自产自销不就行了?
自己和洛尘都是五星,生出来的保底也是四星。
要不是半年后父皇要亲自率军北伐,李怡菲恨不得现在就把洛尘肘进屋再生几个。
……
洛尘这边还不知道李怡菲的虎狼之心。
但他还是隐约感觉后腰有些发酸。
揉了揉酸胀的后腰,洛尘靠在寺庙的木板窗前继续推演。
光昌帝御驾亲征,这可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将来若是能封个镇北大将军,手握十几万士兵,再加上燕州作为根据地。
说不定自己可以在京城夺嫡的时候,直接武装夺嫡。
所以这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一定要立下最大的功劳。
【十八年秋,匈人得知朝廷正在往北方调集物资兵力,计划在明年进攻草原。】
【于是匈人诸部率先在边境发动袭扰,劫掠,企图干扰大唐北方经济,破坏军事部署,并抢夺更多的资源回草原。】
【匈人右贤王攻克平城府,主攻代州。】
【匈人左谷蠡王袭扰燕州,牵制燕州军主力。】
【匈人单于进攻凉州,袭扰大唐西北平原。】
【匈人右谷蠡王未见动态。】
看来匈人也是有脑子的。
他们知道燕州作战准备最充分,所以这一次并没有调动大部队进攻严阵以待的燕州。
转而将大量兵力都投入到上次战争就被重创的代州和凉州。
不过,代州在过去的半年间接收了大量朝廷的增援,现在兵强马壮也有十余万众。
只要宁王稳扎稳打。
匈人区区一个右贤王根本就不可能拿下。
接下来就看宁王怎么操作了。
洛尘耐心的等会了。
很快,推演中就传来了宁王的战报。
【宁王得知匈人来犯,发誓要为去年代州死伤的百姓和军士报仇。】
【她不仅要为大唐弘扬国威,还要让匈人血债血偿。】
【宁王亲率十万大军出击匈人,匈人部队在宁王主力面前不堪一击,宁王连战告捷。】
【宁王判断匈人右贤王虚弱不堪,亲率轻骑追击至平城府,脱离了步兵主力。】
【就在宁王在平城府设立帅府,计划反攻草原的时候。】
【匈人右谷蠡王率领十万骑军,联合右贤王共计二十万众,把宁王围困在了平城府。】
【平城府去年就被匈人洗劫一空,没有粮食辎重。】
【宁王兵粮不足,人马惧疲,无力突围,只能向朝廷和洛尘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