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滴精血之后,韩榆发现了一件事,炼血功的前路好像断了。
这以凝练血气为基础的凝血之法,李老道多次说过这并非修仙正途,只是假仙之法。
修炼到九滴精血之后,也好像正验证了这个说法。
炼血功连下一步行功周天的路线都没有,自然是不可能突破到练气一层,形成完整周天循环。
韩榆对此倒也不着急。
毕竟他的修行还是以万春谷的青禾练气心法为根本,每日都在炼化玄心果药力,再有月余时间,丹田内灵种开始萌发,也就能到练气二层了。
因此,韩榆修为方面紧锣密鼓,每日都有收获,并没有像是李老道那样必须要走邪路的急迫感。
话说回来,这些时日没有往来,李老道修炼到什么程度了?
第二天巡视灵田之后,韩榆停下脚步,等了片刻同样巡视灵田的李老道。
“小娃儿,你有事找我?”
李老道声音嘶哑低沉,缓缓走来,韩榆注意到他两眼血丝密布,隐隐发红,显然还在以血食供养炼血功。
只看外表,血气并不盈旺,应该距离九滴精血还差不少。
“道爷,青禾坊市那边最近能去了吗?”韩榆问了另一件事。
“嗯,已经能去了,魔修没找到,内门弟子巡逻一个月就走了。”李老道说,“娃儿,你也想去青禾坊市?”
韩榆想了想,点点头。
法术短时间内修炼进展已经不大,玄心果的清心醒神作用已经让韩榆把御风术、控水术修炼到目前所能达到的极致。
炼血功则是没有前路,再往前凝聚精血,差不多就该凝聚周天了,偏偏没有对应功法。
所以,接下来韩榆除了炼化玄心果药力之外,他需要增加见闻,学习更多修仙常识,也需要学习其他手段来增加自保的底气。
“好,明日跟我去吧。”李老道倒是没有推辞,直接说道。
青禾坊市就在万春谷附近,他往来次数甚多,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晚间,结束了炼化玄心果药力之后,韩榆没有再练法术、也没有再凝精血修炼血功。
复制能力积累起来留待明日去坊市时候使用。
韩榆正准备休息,一大一小两只乌鸦飞进来,大乌鸦扔下来一节长长的鲜红如蛇似的东西。
韩榆一看顿时惊喜:时隔一个月,两只乌鸦终于又找到了无主的灵物!
拿起这一节三尺长、颜色鲜红、蜿蜒如蛇的东西,韩榆感觉到体内血气蠢蠢欲动。
这莫非是孙康师兄说的“灵血藤”?
韩榆有些愕然,随后又有些无言。
增加气血的东西,对自己的作用本就不大,更何况现在炼血功没什么进展,就更加用不上了。
这东西,眼下对自己没用啊。
韩榆将灵血藤拿起来端详一下,夸奖大小两只乌鸦两句,询问:“你们想不想吃?”
“嘎!”
“嘎嘎!”
大乌鸦和小乌鸦一起点头。
韩榆便将这灵血藤递给两只乌鸦:“你们吃了吧,看看你们还能不能增加一些能力。”
两只乌鸦欢快地贴过来,亲昵地啄了啄韩榆手掌,随后低头用比精铁还坚硬的鸟喙低头啄食这一节灵血藤。
随着它们的啄食,灵血藤里面鲜红之液缓缓流动,整个石屋之内弥漫着一种淡淡药香。
不多时,灵血藤上面红色全部消失,只留下空洞的一节外皮,犹如蛇蜕一般。
韩榆看的啧啧称奇:难怪这灵血藤又被称之为蛇血藤,这外形还真够贴切的。
“嘎!”
体型稍小的乌鸦叫了一声,吸引了韩榆的注意力。
只见这乌鸦口中凝出一道淡青色微芒,用力向前喷吐,顿时在石屋的墙壁上划出一道深深刻痕。
这是法术?
“小乌鸦,你成为能使用法术的妖兽了?”韩榆问了一句。
小乌鸦点点头,不过紧接着又趴下,做出一副疲惫模样。
“短时间内只能用一次?的确少了些,接下来多吃些蕴含灵气的东西,等这法术使用次数多了,以后就有用了。”
韩榆笑着摸了摸小乌鸦,说着。
大乌鸦展翅落在他肩上,不满地叫了一声:“嘎!”
韩榆顿时更加好笑:“你感觉我偏向它?”
“嘎。”大乌鸦把还残留一丝药香的冰凉鸟喙对着韩榆的脸颊贴过来。
“好,好,就知道任性。”
韩榆伸手摸摸他坚硬的羽毛:“你的能力是什么?”
大乌鸦微微仰起头,也喷吐出一个淡青色的微微光芒,同样在石屋上留下一个痕迹。
“哦,一样的法术,也不错了。”韩榆称赞地点点头。
有这一大一小两只乌鸦在,他除了血滴子法术之外,又多了一层安全保障。
“嘎。”
大乌鸦又叫了一声,从窗户飞出去。
韩榆意外地看向外面:“额?嫌我没夸他?”
小乌鸦借机跳上韩榆肩膀,表达亲昵——平时大乌鸦不许它站在这个位置的。
“它都走了,你还不走?小心一会儿回来收拾你。”
小乌鸦摇摇头,韩榆更意外:“你不怕它了?涨胆子了?”
小乌鸦依旧摇头。
“嗯?什么意思?”
韩榆有些不解。
片刻之后,小乌鸦终于飞出窗外,但却并不是飞走,而是飞向了天空之中。
紧接着,灵田上空的月色下飞过一连串的黑色斑点。
韩榆瞪大眼睛看着这乌鸦成群,顿时瞧明白了,那是大乌鸦带领小乌鸦,身后跟着一二十只乌鸦——原来大乌鸦还有另外一个能力,那就是将其他的乌鸦召集起来,进行统率。
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乌鸦里面的头领?
怪不得大乌鸦刚才从石屋里面飞出来,它是要展示给自己另一种能力。
又过了片刻,月色下的乌鸦群缓缓散去,大小乌鸦重新回到石屋之内。
韩榆称赞两句,叮嘱它们明日从天上跟着自己到坊市外面等候,也算是以防万一。
大乌鸦终于心满意足地翘着尾巴跳了三两下,活泼欢快地领着小乌鸦飞走了。
第二日一早,李老道的嘶哑声音在门口响起:“小娃儿,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