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月自认还是挺聪明的,可同样面对一道谜题,自己还半点思路没有,杨聪就称已经解开,多少有点受到打击。
“你确定?”
她既怀疑又好奇:“答案到底是什么?”
杨聪认为没什么好隐瞒,脱口而出:“I love you。”
“哈?”苏明月半点准备没有,难得有些难为情地,挠了挠并不红的脸蛋,“你…再说一遍?”
“I love you!”
“这就是谜底,陈梦玲最后留给我的话。”杨聪又确认了一遍自己的推断没错,解释道,“这种谜题她曾给我出过不少,看似一堆乱码的字母,实际有规律可循。”
“这是最后的题目,反而过于简单。”
“单纯的缺位谜。”
“完整的一排26个英文字母,只是障眼法,真正的答案在不完整的字母串里。”
“找出排末缺失的第一个字母,一看就知道。”
苏明月将信将疑,一边默背英文字母表,一边对照笔记本。
“第一排缺的是,‘V’。”
“第三排是‘U’。”
“然后是……”
“V、U、o、L、I、E.”
“I LoVE U!”
“真的是这样耶。”苏明月激动地露出洁白的虎牙,欣喜学到一种浪漫而有趣的表白技巧,转而又挺纳闷,“可为什么呢,她都说喜欢你了,怎么舍得去死?”
“真的只有这层意思吗,没有别的提示?”
“还有…”
“难道你不觉得,字母前边的数字有些多余吗?”苏明月反正觉得,既然是手写,而且字迹相当工整,在有分界线的笔记本上写字母,多写那些数字多少有浪费墨水的嫌疑。
况且,如果是单纯的排序,为什么要从0开始,而且是0到9,正常不应该是1到10吗?
杨聪自然也注意到这些,可一时间没有更好的思路。
因此重点回答道:“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她喜欢我,仍然有所牵挂,还舍得去死。”
“这反而让我动摇…”
“我和她的关系一直很纯洁,不管她有没有那种意思,但以这种方式表达,看来真的是做好死的准备。”
“也就是说…”
自杀,死因无疑。
并非受到突然的胁迫,不得已。
结合死状,笔记本,杨聪得出这样一个不愿说出口的结论。
但是,他不接受这个结论。
“你说的或许也有道理,可能还存在第二个谜底…”杨聪不无自我安慰的意思,转而切实际提议道,“还是先去现场看看吧,那里应该会有重大发现。”
苏明月责无旁贷,跟着赶往案发现场。
两人赶到校内某栋老旧教室宿舍楼,陈梦玲这一年多就是住在上面。
杨聪没有急着上楼。
而是对比着陈梦玲的死亡照片,久久蹲在地上,仔细观察血迹早已被清理的坠楼点。
不一会儿,听到有人在喊。
“喂。”
“别蹲那儿,楼上要是又掉下个花盆,你可就惨了啦。”
“上周五晚,我就差点被砸死了!”
好心提醒的是个快递小哥,穿着顺丰的短袖,三十岁不到的样子。
杨聪顿时来了兴趣。
上周五晚,就是陈梦玲坠楼的前一天晚上。
莫非,快递小哥目击到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