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聪疑惑了两秒,迅速醒悟。
不对不对。
存在即合理,只能说明3号死者不是布局者。
可如果她不是,那只能是那名医生了。
然而,并没有实质依据。
目前仅仅是怀疑而已,没正当理由进行正式提审。况且即便带回来,相关问题能很轻易被否定。
比如电影票,捡的。
根本死无对证!
“呼…”
杨聪调整呼吸,快速冷静。
认为不能将三名死者的死,笼统归纳为一件事,应该一个一个来。
按照时间顺序…
第一起凶杀案,1号死者李明被毒死。
脑海里再次回忆当时的经过…
两名死者率先到场,同喝一个椰子,电影开始后趁黑卿卿我我。
然后,同时疑似昏睡。
1号男死者倒地,已经没有呼吸或脉搏。
苏明月出去叫人开灯,电影中止,控制其他人躁动情绪。
接着,发现2号女死者有脉搏。
然后问在场有没有医生,对她进行急救。
最后…
嗯?
有问题。
为什么女死者间隔几分钟后,还活着?
不管谁是布局者,既然决定杀死二人,毒药分量一定充足,她应该直接被毒死才对。
只能解释为…
女死者摄入毒量少得多,或吸收消化功能差得多。
可也不对呀,从身材对比和工作性质看,她的运动量比男死者胖司机大得多,应该吸收功能更好才对。
那只能是,摄入毒量少得多。
“还是不对呀…”
杨聪真的发现问题所在,再次对比两名死者的尸检报告。
上面提到,胃液毒素浓度分别是,男的3ug,女的6.7ug。
女的反而更高,足足高了一倍!
如果以男死者为参照,设定3ug就是致死量,那女死者岂不是要死两次,那为啥反而后死?
“哈…”
杨聪明白啦。
椰子本身无毒,毒也不是布局者所下,而是2号女死者用嘴送毒!
这样就能完全解释,如何保证不会在水果摊或去电影院途中毒发,或者毒到其他人。
也就是说,妓女美美杀了嫖客李明。
无冤无仇…
只能是,买凶杀人!
原来她不但是入局者,还是整个局的参与者。
杨聪立马吩咐道:“法医刘小光,暂停解剖3号死者尸体,优先二次检测电影院那个椰子。看剩余椰汁里,能否提取到唾液酶,并且比对出美美dNA。”
“……”
“李华华,搜查美美住处。”
“并且,设法追溯当天她和1号死者的见面经过。”
“动作要快!”
两人显然不理解用意,但不需要他们理解。
照做就行。
很快,结果有啦。
……
……
法医果然从电影院带回剩余椰汁里,提取到2号死者的唾液酶dNA。
李华华同样大有发现。
“我们在2号死者美美租用接客的屋子里,搜查到近两万现金,垃圾桶里除了用过的套子和餐巾纸,还有几个类似水果糖的包装纸…经刘小光化验,证实里面含有同种毒素。”
“但是剂量很少,跟江仲洋体内差不多。”
“我怀疑是她自己常用的催情药,毕竟做了那么多年,可能有些麻木,需要那玩意儿提高服务质量。”
“因为她近期接触的人太多,暂时没法确定是如何被收买。1号死者李明是嘀嘀司机,虽然接触的人更多,但我们却通过行车记录仪找到重要影像…”
“案发当天晚上。”
“美美没有在出租屋接生意,而是跑到某个路口,且没有通过手机下单,直接就上了李明的车,穿的正是生前那身学生装。”
“……”
汇报完毕。
结合两项重大事实依据,杨聪先前的推断果然没错。
大致经过应该是这样…
布局者收买2号死者美美,并非让她直接毒杀,而是称对1号死者李明进行惩戒。否则美美根本没有急用钱的地方,不可能为了两万块就答应杀人。
证据是那些毒素低的‘水果糖’。
美美亲自多次服用过,坚信那根本毒不死人,因此听从布局者安排,在某路口假装与李明搭讪,并在车里引诱谈拢生意。接着到电影院后,口含毒药吸入大量椰汁,通过吸管反向送进剩余椰汁,李明吸入中毒身亡。
就算李明真出啥事,她也很好撇清关系。
因为,她自己也中毒啦!
可以合理解释为,并没有喝多少椰汁,从而中毒很浅。
这样一来…
既可以轻易逃脱罪行,又能轻松一下赚两万块,等于少做几十次生意,美美自然愿意接受收买。
可有一点,她万万没想到。
那就是那个上前对她进行急救的医生,借助人工呼吸,用同种方式将其毒死。
杨聪真的想通啦。
当时就有些不理解,为啥医生救人前要喝一口矿泉水。
也就是说,医生才是布局者。
至此,第一起毒杀案基本搞清。
可令他再次无法理解的是,李华华机灵汇报道:“先前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想法,但想来是怀疑美美涉嫌毒害李明,因此我想着那种剂量的毒药,布局者事先肯定不敢交给她。”
“为了确保人死在电影院,只能是在电影院前递交。”
“所以,又查了相关监控。”
“有重大发现!”
“递交毒药的是,3号死者李红梅。”
意思是,她又是布局者了?
有点头疼呐…
矛盾点毕竟是矛盾点,显然现在还无法解开。
杨聪不想过多纠结这个问题,还是按照先前的思路,接着处理第二件毒杀案。
救人医生杀死2号死者美美。
杀人事实很好理解。
美美虽然通过嘴送毒,但起初仍有脉搏,就算当时她也中毒,程度一定轻得多,一时不至于死。可等医生急救后,她却真的死了,而且胃液毒素浓度足足高了一倍。
只能说明一点…
那名医生救人是假,杀人是真,作案方式也是用嘴送毒。
回想当时的情况,杨聪问在场有没有医生时,声音相当洪亮,可偏偏是第一排的人先应答…而坐在同一排过道边的医生,却迟了些时候才上前帮忙。
他很可能是在犹豫,要不要动手杀人。
而且,那个座位很讲究!
刚好守着这一排的入口,目的是确保没有其他医生进行急救,以免把人真的救活。
现在有理由提审啦!
他才是布局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