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府邸大厅内,气氛压抑得近乎窒息。杨家的族人们整齐地站着,目光都聚焦在端坐在主位上的杨玉环身上。杨玉环身姿挺拔,眼神冷峻如霜,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将憋在心中许久的话语一吐为快。
“今日,我必须把话给大家说清楚,咱们杨家过往那些事儿,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 杨玉环提高了音量,声音在大厅内回荡,“结党营私,朝堂之上,杨国忠拉帮结派,只手遮天,全然不顾朝廷的公正与清明。为了一己私利,卖官鬻爵,那些真正有才能、想为大唐效力的人,被挡在门外,而一群阿谀奉承之徒却靠着钱财,平步青云。这对大唐的吏治,是何等的破坏!”
说到这儿,杨玉环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她扫视着众人,继续说道:“还有那贪污受贿,咱们杨家的人,利用权势之便,收受各地官员的贿赂,数目之大,令人咋舌。修建府邸,购置田产,哪一样不是用的这些不义之财?你们可曾想过,这些钱,本是百姓的血汗,是用来修筑水利、赈济灾民的。因为你们的贪婪,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农田因无水灌溉而颗粒无收!”
“至于欺压百姓,更是令人发指!” 杨玉环的声音愈发严厉,“虢国夫人出行,车马仪仗浩浩荡荡,所到之处,百姓皆要避让,稍有不慎,便会被打骂。还有杨家的那些子弟,在长安城内横行霸道,强抢民女,抢占商铺,百姓们对我们杨家,是敢怒不敢言。你们可知道,走在长安的街头,百姓们是如何在背后戳我们杨家的脊梁骨!”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大唐的根基,也将杨家置于风口浪尖。若不改正,等待我们的只有灭顶之灾。” 杨玉环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情绪激动地说道。
此时,大厅内一片寂静,族人们的表情和反应各不相同,尽显复杂心态。
杨家族长,一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老者,听到杨玉环的斥责,原本挺直的脊背微微弯曲了些,脸上浮现出一丝愧疚之色。他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似乎在努力压抑内心的波澜。作为一族之长,他虽未直接参与那些恶行,但对家族的管理失职,让他深感自责。他在心中暗自思忖,杨家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皇帝的恩宠和贵妃的庇护,可如今却因部分族人的肆意妄为,将家族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实在是有负圣恩。
杨昭,杨国忠的儿子,原本那副玩世不恭的脸上,此刻一阵白一阵红。他紧咬着牙关,双手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听到杨玉环毫不留情地数落他父亲的罪行,心中的怒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他在心里暗暗叫屈,觉得父亲为杨家的繁荣付出了诸多努力,在朝堂上也有诸多建树,怎能被如此全盘否定。他几次想要开口反驳,但看到杨玉环那威严的眼神,又生生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倔强,心里想着,这不过是杨玉环为了巩固自己地位而采取的手段罢了,杨家的辉煌岂是她说了算。
一位杨家的年轻子弟,平日里就对家族中一些人的行为看不惯,此刻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低垂着头,双脚不安地挪动着,双手局促地在身前交握。听到杨玉环的训诫,他深感羞愧,自己虽未参与那些恶行,但身为杨家子弟,却未能站出来阻止,也觉得自己难辞其咎。他偷偷瞥了一眼周围的族人,发现有些人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哀,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听从贵妃的安排,为杨家的改变出一份力。
而那些平日里靠着杨家权势作威作福的旁支族人,此时有的眼神闪躲,不敢与杨玉环对视;有的则微微皱眉,面露不悦之色,但又不敢公然表露出来。其中一个身材矮胖、满脸横肉的男子,双手抱在胸前,嘴里小声嘟囔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这不是要断我们的财路嘛。” 不过,他的声音小得如同蚊子哼哼,生怕被杨玉环听到。
一位杨家的长辈,微微抬起头,说道:“贵妃娘娘,话虽如此,可杨家为大唐也立下过功劳啊。当年安禄山叛乱,杨家也有子弟奔赴战场,为保卫大唐浴血奋战。”
杨玉环冷笑一声,说道:“杨伯,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为大唐效力,本是我们杨家应尽的本分,怎能因为这一点功劳,就掩盖了那么多的过错?况且,若不是杨家之前的种种恶行,引得民怨沸腾,安禄山叛乱时,又怎会有那么多百姓响应?大唐又怎会遭受如此重创?”
杨伯听了,一时语塞,无言以对。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低下头去。他心里明白,杨玉环所言句句在理,只是要让他一下子接受家族过去的种种不堪,实在是有些难以释怀。
这时,另一位族人站了出来,说道:“贵妃娘娘,那依您的意思,我们该如何改正呢?”
杨玉环神色严肃地说道:“首先,从即日起,所有杨家的产业,都要进行彻底清查。凡是来路不正的钱财,一律上缴国库。那些靠着不正当手段抢占的商铺、田产,都要归还给百姓。”
“再者,杨家子弟,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得再在长安城内肆意妄为,若有违反大唐律法者,不管是谁,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还有,对于杨家的生意往来,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合法合规,不得再有贪污受贿的行为。”
众人听了,有的默默点头,心中认可杨玉环的说法;有的则面露难色,毕竟这些措施,会让他们失去不少既得利益。
杨昭忍不住了,说道:“贵妃娘娘,您说的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杨家的产业那么多,清查起来谈何容易?而且,让我们把到手的钱财和田产都交出去,这…… 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杨玉环狠狠地瞪了杨昭一眼,说道:“杨昭,你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可曾想过杨家的未来,可曾想过大唐的百姓?若不这么做,杨家迟早会被百姓的怒火所吞噬,到时候,你觉得你还能保住这些钱财吗?”
杨昭被杨玉环说得哑口无言,他咬了咬牙,不再说话。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恐惧,想到杨家可能面临的灭顶之灾,心中不禁有些发慌。但他那倔强的性格,又让他不愿轻易服软,只能在心里暗暗憋气。
杨玉环继续说道:“我知道,让大家一下子做出这么大的改变,确实有些困难。但这是我们杨家自救的唯一办法。从今日起,我会亲自监督这些措施的执行。若有谁阳奉阴违,试图蒙混过关,休怪我不顾及亲情,将其逐出杨家。”
大厅内一片沉默,族人们都在心中权衡着利弊。过了一会儿,那位之前表示惭愧的年轻子弟站了出来,说道:“贵妃娘娘,我愿意听从您的安排,为杨家的改变尽自己的一份力。”
接着,又有一些人陆陆续续地站了出来,表示愿意配合整顿。但仍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
杨玉环看着众人,说道:“我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不是我杨玉环一个人的决定,这是为了杨家的生死存亡。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杨家一定能够洗心革面,重新赢得大唐百姓的信任。”
会议结束后,族人们陆续离开了大厅。杨玉环坐在主位上,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她知道,这只是整顿杨家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困难重重,但她毫不退缩,因为她肩负着大唐的希望,也肩负着杨家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家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玉环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忠诚可靠、公正严明的族人构成的产业清查小组,亲自带领着他们对杨家庞大繁杂的产业展开了地毯式清查。清查小组的成员们每日奔波于杨家的各个商铺、田庄之间,仔细核查每一笔账目、每一份地契。
在一家杨家名下的绸缎庄里,清查人员正对着账本眉头紧锁。账本上的账目混乱不堪,许多款项的来源和去向都含糊不清。“这账目肯定有问题,得好好查一查。” 一位清查人员对同伴说道。他们顺着线索深挖,最终发现了绸缎庄掌柜与杨家某位旁支族人勾结,通过虚报进货价格、私吞货款等手段中饱私囊的证据。杨玉环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将涉案人员全部严惩,不仅追回了被贪污的钱财,还将掌柜逐出了杨家产业的经营队伍。
与此同时,杨家子弟的行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曾经在长安城内飞扬跋扈、肆意妄为的他们,如今在家族的严格约束下,开始收敛自己的言行。杨昭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像从前那般张狂。他被安排每日跟随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学习诗书礼仪和治国之道。一开始,杨昭极不情愿,总是找各种借口偷懒。但在杨玉环的严厉监督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学习。渐渐地,他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始反思自己家族的过往,心中对杨玉环整顿家族的举措,也从最初的抵触,有了一丝微妙的转变。
而在杨家的族人间,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部分支持整顿的族人,积极配合清查工作和各项新规的实施。他们主动交出了自己手中来路不明的财产,还帮助监督其他族人的行为。那位年轻的杨家子弟,不仅自己严格遵守规定,还四处劝说其他族人,为家族的改变尽心尽力。然而,另一部分心存抵触的族人,却在暗中搞小动作。他们试图隐瞒财产,将一些贵重物品偷偷转移;还有的对那些配合整顿的族人冷嘲热讽,甚至在家族内部制造矛盾。
一天,杨家的一位旁支妇人,在家族聚会中,故意对一位配合清查的族人说道:“哟,你可真是积极啊,这么快就把自己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以后可别后悔。” 那位族人听后,脸色一沉,反驳道:“我这是为了杨家好,不像有些人,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不顾家族的死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差点吵了起来。幸好杨家族长及时出面调解,才避免了一场冲突。
面对族人间的分歧,杨玉环一面加强对支持整顿族人的鼓励和支持,一面加大对抵触者的惩处力度。她召集家族会议,再次强调整顿的决心和重要性:“杨家若想存续,就必须彻底改变。任何企图阻碍整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我们要为大唐百姓树立一个改过自新的榜样,也为杨家的子孙后代谋一条出路。”
在长安的街头巷尾,百姓们也渐渐听说了杨家要进行整顿的消息。一开始,大家都将信将疑,毕竟杨家的恶行,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太深的烙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杨家真的在归还抢占的田产和商铺,看到杨家子弟在街上的行为收敛了许多,百姓们的态度也开始有了转变。
“看来这杨家,真的要变了。” 一位卖菜的大爷,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菜摊,一边对旁边的人说道。
“是啊,希望他们能真的改过自新,不然,这大唐的百姓,可饶不了他们。” 旁边的人附和道。
而在杨家内部,虽然整顿工作遇到了不少阻力,但在杨玉环的坚持下,还是在艰难地推进着。那些曾经靠着贪污受贿积累财富的人,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交出自己的不义之财。一些曾经荒废学业、游手好闲的杨家子弟,也开始认真读书学习,为将来能在家族中重新赢得尊重,为大唐贡献力量而努力。
杨玉环看着杨家一点点地发生着改变,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但她知道,要让杨家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将继续努力,为了大唐,也为了杨家,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