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有菜,几个人聊得兴致勃勃,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苏豫提议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一趟妙真观遗址,一则祭拜一下先人,二则看一下道观现在的情况,商量一下重建的方案。
玄清子师徒二人都点头称好。
段成君就住在“苏家小院”的隔壁,结束了便带着师父去休息。
赵小筎听了苏豫的转述,也不禁啧啧称奇,这老道士还真是有些神通,居然知道段成君在这个方位,看来无巧不成书的巧,它不是巧,其实是一种必然。
第二天一大早,苏豫就去准备了香烛火纸,又烧了几个菜装在了篮子里,放进了空间。
三人上路后,玄清子也很惊讶于苏豫的脚力,因为他看不出苏豫有什么功夫,但表现出来的身体能力,却十分的惊人。
“你还真是一个奇人,年纪轻轻,又看不出有内功底子,怎么身体素质如此强悍?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玄清子苦笑着摇摇头,这人比人气死人,段成君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而且是打小就练功的,但比起苏豫来,居然还差了一大截。
因为他看得出苏豫其实根本没有用出全力,悠悠地就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妙真观,是在小宝山和二宝上相连的一个山坳里,环境很是清净,而且景色非常优美。
苏豫也只记得一个依稀的方向,加上几乎没有人会到这里来,所以路也基本上看不出来了。
三人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了山坳的入口,等走进去一看,还真有些世外桃源的样子。
妙真观果然倒塌了一半的房屋,剩下的也只能用残垣断壁来形容了。
在道观门口,摆好了供物,玄清子结出手印,脚踏罡步,口中宝诰庄严,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山坳中,忽地起了一阵大风,燃着的火纸,打着圈儿往天空飞去。
苏豫骇然,他自己带着金手指重生尽管也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如今亲眼看到这玄妙的一幕,让他真得相信了什么叫头顶三尺有神明。
待到香烛烧完,旋风才渐渐散去。
玄清子还在喃喃自语,“我告诉师兄准备重建妙真观,师兄很高兴,祖师爷也很高兴!”
苏豫则和段成君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大致有了想法。
“这里离水库直线距离的话其实没有多远,要修一条直线路的话,进出就方便许多了。”苏豫指着水库的方向,对段成君说道。
段成君点点头,“这道观的地基还是很牢固的,直接在原来的地基上盖房子应该没有问题。材料的话,112工程处那边都是现成的,就是需要苏总你批一下,嘿嘿!”
苏豫笑道,“那不是更简单了,让李成功派一队人马过来,从盖房到修路一手下就是了,具体到要求和规制听你师父安排,顺带着把这山坳里也修整一下,以后这里也是一个风景点,而且也会有香客过来的。”
段成君把整个打算对玄清子一说,老道士连呼三声“无量天尊”!
对于师父能落脚在这里,段成君打心里感激苏豫。
他虽然不是道士,也一直在红尘里飘荡,甚至于还坐到了很高层次的位置,但他觉得自己此生最终寻找的就是那一份道心。
所以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的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的要求,而是他的追求。
这一点,苏豫心里是慢慢地感受到的,也因为如此,他对于段成君的尊敬也是由衷的,一个人真得能做到表里如一,有信仰、有追求,这种高尚的人格值得尊敬。
苏豫也没有避讳自己可以隔空取物,玄清子有没有大惊小怪,可能他自己也会搬运之术。
临近中午,苏豫取出一堆吃食,席地而坐,一边吃,一边商量妥当了新妙真观的规模和建造的要求。
原本玄清子就在原址上建一个比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大不了多少的道观就行了。
但是苏豫建议要建就建一个大型的道观,玄妙子等道长就应该接受最高等级的香火。
他说道,“玄妙子等二十八位道长,除了是道士的身份,更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就应该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忠义应该得到宣扬和传承,他们以身殉道,这道既是天道,也是民族大义之道,这无论是对于修道之人,还是普通老百姓,意义都非常深远!”
玄清子稽首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能说出这番振聋发聩的道理,贫道小气了,多谢小友的指点!”
苏豫笑着摆手,“仙人又笑话我。”
“非也,闻道虽然有先后,但得道没有年龄大小一说,达者为先,小友刚刚的一番话,心怀天下,气势磅礴,贫道也受益匪浅。”玄清子真心回话。
既然定下了方案,三人吃完午餐,就返回了元宝村。
接下来的工程,段成君会办妥,这都是小事。
晚饭的时候,苏豫把赵玉贵和沈云川也叫了过来,给他们也介绍了玄清子道长。
告诉了他们,准备在小宝山重修妙真观,说到下山打鬼子的玄妙子是玄清子的师兄,众人不免又是一阵唏嘘。
赵玉贵说道,“说起来,玄妙子道长我还见过的,还能记起来他的样子,那时候我才十几岁,每年都会跟我娘去妙真观烧香,后来鬼子打过来了,听说他们下山杀鬼子去了,后来一个也没有回来,妙真观渐渐地就荒废了。
那时候也听人说过,在鲁城那边,有几百号道士,足足干掉了鬼子的一个联队,把鬼子吓得根本就不敢出城,那碉堡修成了铁桶。
但是个人功夫再高,终究是干不过鬼子的大部队和那些武器,渐渐地也听不到消息了。
英雄啊!苏豫你这个主意好,重建妙真观,所有为国为家献出生命的道长都应该受到大家都祭拜,我们现在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不能忘了他们!”
别说,赵玉贵同志这两年的导游做下来,口才那不是一般得好,练得相当到位。
玄清子也很动容,这些细节,他也是第一次听到,“也不知道当年我师兄他们还有哪些事迹,我知道的太少了,我只留了师兄的一封信,哎,想起来,还恍如昨日。”
苏豫一拍大腿,“对啊,明天我去报社等一个征集故事的广告,对于当年道长们在这一带杀鬼子的故事做一个有偿征集,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回忆。”
段成君默默地给苏豫竖起来一个大拇指。
赵玉贵点头道,“这个好,当年的老人们还是记得不少故事的,否则再过个五年十年,还真就没有人再记得了!”
玄清子也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