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松点点头:“嗯。”
李老汉催促道:“你赶紧吃,吃完赶紧去,太阳落山之前,一定要解决掉,不然今晚可又得不安宁了。”
李怀松之后就大口往嘴里扒拉起了粥,他也知一到晚上,将会多么可怕,所以他不敢怠慢这件事。
这时几人都将希望倾注于李怀松身上,就连跟他走过口角的刘桂娟也是如此。
李怀松将碗放在桌子上:“我吃好了,我这就去。”
刘桂娟连忙起身说道:“你等等。”
李怀松不知其意,只见刘桂娟急匆匆进了李小树的内间,不久就提着个盖着红色毛巾的竹篮走了出来。
众人不知竹篮里装着什么,都有些好奇。
刘桂娟将竹篮放在桌子上,轻轻掀开红毛巾,露出了里面十几颗红皮鸡蛋。
李怀松眨着眼睛看刘桂娟:“这是?”
刘桂娟道:“前阵子我娘家人给我送来的,一直不舍得吃,你去运城大爷家,也不能这样老麻烦人家,该提点东西。”
李怀松看了一眼李老汉:“爹,这……”
李老汉驽了驽嘴,表示带着吧。
“好吧。”李怀松只好点点头,提起桌上的竹篮就出门了。
刘桂娟看着床上不吭不响闭着眼睛的李怀杨,不知何时,他又睡着了。
“唉!可真让人后怕啊。”
刘桂娟叹了一声。
秀玲安慰道:“嫂子,你别担心啊。”
这时孩子哭了,秀玲连忙颠晃了起来。
刘桂娟问:“孩子是不是饿了?”
秀玲点头:“应该是,这小家伙,一睁眼就吃。”
刘桂娟微微一笑:“你去喂一下吧。”
秀玲点头,在农村有很多小媳妇喂孩子,当着家人的面就掀开衣服喂孩子,不管有没有客人在场,丝毫不注意这行为的不雅影响,可这秀玲却做不到这点,她还是很注重个人修养的。
秀玲也转身回自己屋了。
这时,趁李怀松小两口都没在,李老汉再次跟刘桂娟谈了起来。
“桂娟啊。”李老汉悠悠喊了一声。
刘桂娟连忙问:“咋了爹?”
李老汉说:“说真的,这些年,委屈你了。”
刘桂娟一怔,突然意识到,自己今天是刚从娘家回来,其中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李老汉道:“我知道,怀松没出息,你看不顺眼他了。”
刘桂娟连忙止住公爹:“爹,算了,都过去了。”
李老汉点点头:“唉!看他以后的表现吧,若是他还是这种游手好闲,坐吃等死的性格,我会替你们两口子做主,亲自跟他分家。”
刘桂娟没有说话,对于她来说,就算李怀松做的再好,那也不能一直不分家啊,有公婆在,可以忍着,但公婆一走,那就是两家人了,总不能一直合着过。
刚才刘桂娟还说是一家人,那是因为本身就是一家人,可事实上,成为两家人也是时间的问题。
刘桂娟见李老汉都这么说了,话里的意思无不提及再给李怀松一次机会。
刘桂娟只好点头:“都听爹的。”
李老汉露出了一个微笑,李母也是心里高兴,连忙说道:“嗐,别提这些了,想想如何将那只糟心的鬼给撵走,他们哥俩怎么才能将这个作坊经营好。”
刘桂娟一愣,什么叫哥俩经营作坊,她看了一眼公爹,露出诧异的眼神。
李老汉瞪了一眼老伴:“瞎说什么?那作坊是怀杨的,谁也别有想法,小松只是去里面找点活干,将性子磨磨。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让他好好体会一下挣钱的不易吧。”
李母一阵尴尬,连忙改口:“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啊,我没说清楚,我觉得怀杨找外人来干活,自己弟弟也拉上一把啊。给谁发钱不是发啊?他有钱了,也就不找你们伸手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嘛,你说是不是?桂娟。”
刘桂娟点了点头:“娘,你说的对。我其实也要想跟怀松说这个了,我就怕他觉得我太啰嗦,逼着他去干活。这才不好意思提这茬。”
李老汉听了这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他低头喝了口粥。
李母就没李老汉稳了,嘴都乐开了花儿:“诶哟,是嘛,你是大嫂,人们常说长嫂如母,以后想说啥,就直接告诉他,我看他敢跟你顶嘴,看我撕不掉他耳朵。”
刘桂娟深知婆婆打心眼里还是向着李怀松的,只好说道:“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这时李老汉也放下了手里的空碗,用手抹了一把嘴上的米粒,又舔了进嘴里这是一个习惯,说他节约吧,但又不卫生,说不上是好是坏,不过没挨过饿的人,是不知一粒小米的分量的。
刘桂娟连忙起身说道:“弟妹去喂孩子了,我去刷锅刷碗。”
李母笑了:“好,以后你们妯娌之间啊,就该这样,你看咱们街上,很多妯娌因为公婆一碗水端不平,整天吵来吵去的,闹得多难看。”
到现在,李母还是希望大的能让一下小的,家和才能万事兴。
李老汉对着李小树说道:“小树啊,你该上学去了。”
李小树说:“我想陪着爹。我爹他……好可怜。”
李小树作为一个孩子,心疼父母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一出生就是父母养育着,可等以后就不知了,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以后会变成啥样,谁也没长着前后眼。
李老汉说道:“有我们在,你爹没事的,等你中午放学,你爹就醒了。”
李小树点了点头:“好吧。”
李小树跑到自己屋里将自己的旧书包挎了起来,然后整理了一下衣服,戴好了红领巾,风一般的跑走了,连跟爷爷奶奶都没说一声再见。
李老汉摇着脑袋笑了笑。
“这是咱的长孙啊。”
李母说道:“可不。”
李老汉说:“以后怀杨一家是要跟着咱们后面埋的。”
李母点头:“嗯!”
李老汉道:“若是老二也能跟着咱们埋,我也不会这么偏向小松了。”
李母说道:“风俗就是个这,没法子啊。”
正在两人说话的功夫,提着鸡蛋的李怀松回来了。
李老汉见状,有些不解:“咋了?他不来了?”
李怀松摇摇头:“不是,他不肯收。还说都一家李姓,帮个忙就要收东西啊?”
李老汉说道:“换做是我,我也不会收。他啥时来?”
李怀松道:“吃罢晌午饭就来,北街的说了,要到吃饭的时候才能将人拉回来,总不能赶个饭点吧?还说要让咱们准备点东西。”
李老汉问:“啥东西?”
李怀松道:“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香、烛、纸、米,咱家也不缺这个。”
李老汉点头:“嗯,不缺!”
李怀松这时有些纠结道:“人家办丧事,咱们究竟要不要随几块钱的礼?去了不随,显得不好看,可是随了,又觉得跟咱们不沾亲、不带故的。”
李老汉想了想说道:“按说,因为你哥,人家跟咱们沾点仇,可是去了,他也不可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将咱们往外撵,不行就随十块钱的礼吧,也趁机将这段恩怨给了了。”
李怀松点头:“好吧,就按你说的做吧,但你就别去了,我到他灵前鞠仨躬得了。”
李老汉说:“嗯!去准备吧。”
随后,刘桂娟与秀玲一起将李怀松说的香烛给准备好了,放进了一个竹篮里。
就等午饭后,李运城的到来。
李老汉来到院子里,感觉阳光犹为刺眼,就对身后的人说:“想办法将怀杨抬院子里,晒晒身上的阴气,应该会好的快一些。”
李怀松说:“可不敢出屋啊,你没听运城大爷说吗?那鬼说不定还在哪个角落,怕是一出屋就又被缠上了。”
李老汉低头思索了一会儿,也不知那只鬼的道行深浅,会不会真如李运城所说。
“好吧,等老运城来了再说吧。”随后李老汉对着屋子喊道:“桂娟,中午早点做饭。”
“知道了,爹。”刘桂娟答应了一声。
李老汉安排妥当后,刚想回屋躺会儿,却听到李怀松的惊呼声。
“哎呀!”
李老汉停住脚步,回头皱着眉看李怀松:“咋呼啥?”
李怀松神情凝重的仰着脸看着天北方向:“爹,你快看。”
李老汉也仰起脸看去,忽然脸色一怔:“变天了?”
只见北边的天际,正有一大团墨云像一座大山般向这边飘来。
李老汉四处看了看,这边还是艳阳高照,而且一丝风都没有,这与那一大片层层叠叠的乌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看那云走的速度,风应该挺大才对,可如今这边不看天,却跟晴空万里一样,这一幕太过奇异。
“爹,你听,那边好像在打雷。”
李怀松再次惊呼出口。
李老汉来到院子正当中,显然他也听到了似雷的声音。
“这场雨,肯定大啊。”
李怀松问:“不会吧?应该是雷阵雨,来的快,停的快。”
李老汉摇头:“不见得,云是往南飘的,你看那云,根本看不到尽头一样,哎呀,真愁人。”
李怀松道:“幸亏没抬我哥出来,没了太阳,就更加麻烦了。”
李老汉忽然着急了,连忙对着屋子喊道:“桂娟,桂娟!”
李老汉的声音带着浓烈的不安感,屋里的人都跑了出来。
刘桂娟与婆婆从李怀杨屋里走了出来,看着太阳底下的李老汉问道:“咋了?”
李老汉指着天说道:“你们看,变天了,这云,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婆媳两人连忙走到院子当中,向北一看,都惊讶道:“这也太奇怪了。”
李老汉说道:“我都不知这预示着什么,你们快去将老运城说的那个蒜槌子,拴根绳挂门上。”
刘桂娟连忙答应:“好,我这就去。”
李怀松见爹如此紧张,就安慰道:“爹,说不定是真变天了,不用大惊小怪的。”
李老汉道:“你懂什么?遇事做万全,做好防备,心里也妥当些。”
李怀松无言反驳,只好任由李老汉的安排了。
没一会儿,那云就飘过李家的房顶了。
这时,众人才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李老汉强压心中震惊,见刘桂娟已经将蒜槌子挂门上了,当下喊道:“进屋。”
众人,又重新回了李怀杨的屋里。
此时李怀杨还未睁眼。
李老汉眉头凝重:“怎么偏偏赶到这个时候?”
他话音刚落,外面的雨也开始大滴大滴的砸了下来。
噼里啪啦的声音,更听的人心里发寒。
没多时,院子里已经快成河了。
“糟了,小树放学后,该咋回来啊?”李母担忧的说着。
李怀松道:“说不定一会儿就停了,我就不相信雷阵雨还能下一整天的。”
刘桂娟也安慰起了婆婆:“没事,一会儿如果不停,我去接他回来。”
李怀松说:“还是我去吧。”
刘桂娟摇了摇头:“别,你一会儿还要去北街。”
李怀松看着外面的雨势,咋舌道:“这么大的雨,估计也去不成了。”
李老汉说:“只要老运城来,就是下刀子也得去。”
李老汉似乎看出李怀松的懒劲上来了,言语道:“这点雨算个屁,我们年轻时,那风可以刮着人跑,雨砸的脑袋梆梆作响,我们该抢收麦子,还得抢收。别一遇到事,就打退堂鼓。”
李怀松只有竖起耳朵挨训的份。
李老汉见儿子没顶嘴,也就没再唠叨个没完,他是很聪明,懂得一个人老了之后的唠叨会多么惹人烦。
李老汉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的天际,一眼望不到边的乌云,脸上更增添了几分阴郁感。
他长长叹了口气:“唉——”
李怀松没办法,找了个板凳靠着床边坐下。
屋里的女人们都来到门口看院子里的雨水。
刘桂娟看着弟妹怀中的娃娃,担心道:“别让孩子着凉了。”
秀玲摇摇头:“不会的。包的不少。”
忽然众人看到过道底下出现了个人。
那人穿着一件军绿色的雨衣。
李老汉一眼就认出了这件雨衣,赶忙喊道:“运城哥!你吃了?”
“等不了了。东西准备好了没?”那雨衣里裹着的果然就是李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