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城门旁翻看这些客商往来文书的官员,突然皱了皱眉,而后向旁边的士兵耳语了几句。
“你们之中谁是太子殿下派来送贺礼的?”士兵走到队伍前高声喝道。
乔装打扮一番的李承乾,从马车上下来,一脸恭敬之色道:“哎呦,在这儿呢。”
“好,你们先进城,然后会有人接待你们的。”
“好咧。”说完他招呼身后几个人。
为了保障他此行安全,带了北向辉和薛仁贵二人随行。
而且这俩人在长安城没什么熟人,再乔装打扮了一番,办起事来也方便。
二人闻言便跟手下人一起赶着马车向城边走去。
他们可没李承乾那个心理素质,都极度紧张,大有万一出问题,就要大开杀戒的感觉。
李承乾见状微微皱眉,这样可不行,回头道:“伙计们,一会进城了,咱请你们喝酒。”
众人听到这话,都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但也不那么紧张了。
进入城中后,李承乾眼前恍惚了一下。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旗招展,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气,有刚出炉的胡饼,有飘散的酒香,还有远处传来的丝竹之音。
心中不由叹了一句,熟悉的长安城我又回来了。
但这次他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被人视作废物的李承乾,而是带甲数万,雄踞漠南,搅动风云的大唐皇太子。
这时一个官员走了过来,其一身青绿色圆领袍,五官端正,长得极其气派。
通过他的官衣,李承乾知道这人是鸿胪寺掌客,这些人官职虽低,但都是朝廷精挑细选出来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
这人微微躬身,语气不卑不亢:“你们就是太子殿下派来送中秋礼物的?”
“没错,上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李承乾表现得十分自信,毕竟自己现在这般打扮,不是对他极为熟悉的人,根本认不出来。
“按照朝廷规矩,你们的礼品要单独存放,而后经过检查再上呈陛下。”
朝廷这些规矩他肯定知道,当即回身将马车帘掀开,里面是四名被五花大绑的男子。
鸿胪寺官员常年接待使臣,见多识广,当即就明白,这应该是哪家王室人员。
“嗯,马车就交给我们吧。”说完挥了挥手,后面几个士兵上前牵过马车。
随后脸色有些为难道:“朝廷并未安排你们的住处……你们是即刻返回?还是自己找地方歇息几日?”
“嗯,连日赶路,我们粮草都尽了,需要找地方歇歇脚,这样您先把行路文书开了吧,我们两天后就离开。”
“没问题,你们找到地方安顿下来后,来鸿胪寺找我就行,我叫卢应。”
“没问题,您忙您的。”说完李承乾挥手招呼身后众人道:“走吧,这些天可累坏了,咱找个地方好好吃点喝点,再洗个热水澡。”
说着众人便要列队前行,这可给李承乾吓了一跳,赶忙对薛仁贵使了个眼色。
好在他反应过来了,急忙一手一个拉着身旁几人,同时故作大气道:“走,我再给你们一人安排个娘们,让你们好好舒服舒服。”
这举动让大家也都反应过来,簇拥在一起往前走。
李承乾在长安城生活了十来年,自然是熟悉无比,他此行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弄死吐蕃使臣禄东赞。
朝廷规矩,外来使臣都住在鸿胪寺,这地方位于城中的东南角,与最繁华的东市距离不远。
这也是朝廷聪明之处,借东市的繁华让使臣都见识到大唐的国力,从而心生惧意。
“咱们去哪儿啊?”北向辉眼神不住四处扫视,小声道。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哥们,这回长安等于回家了,这么紧张干嘛。”
“额,咱这是耗子回猫家?”北向辉小声嘟囔着。
“说什么呢,玛德,都给我精神点,别紧张兮兮的。”
说完大步向前。
他们要找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落脚,才更容易隐藏身份。
符合这情况的,自然是青楼了。
长安城中娱乐场所不少,其中距离鸿胪寺的是崇仁坊。
但这地方经常有达官显贵去玩,弄不好有眼尖的能认出他来。
不过另外一个稍微远一点的平康坊则都是一些商人去玩。
“走,我带你们去平康坊玩玩。”
与此同时,廉价的《五经正义》遍布河北道和关中,这使得两地的读书人都高兴坏了,特别是那些寒门子弟。
此时长安街头,不少头角峥嵘,一身浆洗发白的读书人都在议论。
“唉,兄台,新版的《五经正义》你买了吗?”
“你傻了啊?这书这么便宜,而且还有杜公辅先生的注释,我怎么可能不买。”
“真的是,这书不买可真亏死了,不过说回来,太子殿下可真是体恤我们这些寒窗苦读的穷书生啊。”
“是啊,我前几天,看着书还是跟太原来的王公子借的。”
“对啊,唉,看人脸色借书看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不知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再发新书。”
河北道,博陵城,崔俊正站在自家书肆前,翻看这五十文钱的《五经正义》。
越看他脸色越白,到最后甚至额头上全是汗水,这书卖五十文钱,这完全就是掘他们世家的祖坟啊。
此时他身边一须发皆白,气质儒雅的老人,语气颇为不悦。
“崔俊!你就是这么跟那个太子殿下谈的?你知不知道这书主要就在河北道销!”
崔俊听到这话,脸色更为惨白,他明明感觉李承乾就是一副没脑子的模样,肯定已经被自己唬住了,这怎么突然还针对起他们来了。
“伯父……要……要不我马上再去云中,问问太子这是什么情况吧。”
老者扶了扶胡须:“不用了,这事我和范阳卢氏的人已经商量过了,他们已经安排人去办了,你就给我回家闭门三年好好读书吧!”
此时太极殿中,李世民手里拿着弘文馆学士呈上来的《五经正义》,指着唐俭道。
“莒国公,说说吧,这是怎么一回事?”
看着脸色铁青的李世民,唐俭真是快愁死了,负责抄写、校勘和发行书籍的部门的秘书省,归弘文馆和户部双重管辖。
但弘文馆那些人天天专研经史子集,然后安排人抄写、校勘,发行则是户部负责。
这便宜纸的问题还没解决,造纸办都快倒闭了,又来个五十文的书,这是把他往死里逼啊,不行自己过几天致仕回家得了,这官爱谁当谁当吧。
“额……启禀陛下,据可靠消息,这书也是太子殿下刊印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