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里添了四个小家伙,陈小茹盘算着在村里盖新房。
“爹,您去找村长,咱弄块地皮。我想盖青砖大瓦房,家里多了这么多宝宝,得弄个大的,咱家又不缺银子。”陈小茹语气轻快地对陈癞子说。
陈癞子是个十足的“女儿奴”,陈小茹说啥就是啥!
“好嘞,我现在就去!”陈癞子说着就往外走。
“爹,还有件事儿,”陈小茹叫住他,继续说道:“您看现在村里就咱家发财了,肯定有人眼红,所以咱得做点什么……”
陈小茹看向周肆:“周肆,你有什么好主意?”
陈小茹看向周肆,期待着他的建议。毕竟,周肆一直以来都很有主见,而且总能想出些出人意料的点子。
周肆略微沉思,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他抬眼,目光扫过陈小茹,最后落在陈癞子身上。
“爹,您去村长那儿,除了说盖房子的事,顺便提一提,咱们家想为村里做点贡献。”周肆缓缓开口,语气沉稳。
“贡献?啥贡献?”陈癞子一愣,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就说……咱家想出钱,把村里的祠堂茸修下”周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陈小茹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周肆的意思。
“对啊!爹,你想啊,这祠堂年久失修,早就该修了。咱家出钱修,村里人肯定都念咱家的好,谁还好意思眼红咱家?”陈小茹兴奋地补充道,一边说一边朝周肆投去赞许的目光。
陈癞子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哎呦!还是我女婿脑子好使!这主意好,既做了善事,又堵了那些眼红人的嘴!我这就去,这就去!”
他说着,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走。
“爹,您等等!”陈小茹又叫住了他。
陈癞子回过头,疑惑地看着陈小茹:“还有啥事儿?”
陈小茹走到陈癞子身边,压低声音说:“爹,您跟村长说的时候,别说全都是咱家出钱,就说咱家出大头,剩下的,让村里人也多少出一点。这样显得更真实,也让大家都有参与感,以后祠堂修好了,他们也会更珍惜。”
“出大头是多少?”陈癞子追问。
“就说咱家出九成吧!”陈小茹想了想,补充道,“再和村长说, 咱家还想给村里修条路!就从村口到祠堂,修一条平整的石板路!”
陈癞子听了,连连点头:“中!中!小茹,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会办事了!我这就去!”
这回,陈癞子是真的走了,脚步比之前更快了。
周肆看着陈小茹,眼中满是欣赏:“小茹,你这招‘以退为进’用得妙啊!既展现了咱家的财力,又拉拢了人心,还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
陈小茹得意地一笑:“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媳妇儿!”
她走到周肆身边,挽住他的胳膊,柔声说道:“周肆,你真是我的智多星!以后家里的事,还得靠你多出主意。”
周肆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宠溺地说:“傻丫头,咱俩是一家人,还分什么彼此?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两人相视一笑,温馨的气氛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陈癞子一路小跑来到村长家。
村长陈老根正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看到陈癞子急匆匆地跑来,有些惊讶:“癞子,你这是咋了?火烧屁股了?”
陈癞子顾不上喘气,急忙说道:“村长,我有事儿跟你说!”
陈老根放下旱烟袋,指了指旁边的石凳:“坐下说,坐下说,别着急。”
陈癞子一屁股坐下,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村长,我家小茹想盖新房,你看村里哪块地皮合适?”
陈老根一听,心里有了数。陈小茹家发财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了,盖新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盖新房是好事啊!你想要哪块地皮?”陈老根笑呵呵地问道。
陈癞子挠了挠头,说道:“我家小茹想盖个大的,青砖大瓦房,最好是离村子中心近点儿,方便些。”
陈老根点点头,思索片刻,说道:“村东头那块空地怎么样?地方够大,离祠堂也近。”
陈癞子一听,正合心意:“中!就那块地吧!村长,您给划一下,多少钱,我立马给您送来!”
陈老根摆摆手:“钱的事儿不着急,先说正事儿。癞子,你家小茹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还想着盖新房呢!”
陈癞子得意地笑了笑:“那是,我家小茹最孝顺了!”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村长,还有件事儿,我家小茹和女婿商量着,想为村里做点贡献。”
陈老根一愣,有些意外:“哦?啥贡献?”
陈癞子清了清嗓子,说道:“村长,您看咱村那祠堂,都多少年没修了?破破烂烂的,看着实在不像话。我家小茹和女婿商量着,想出钱把祠堂重新修一下。”
陈老根听了,顿时来了精神:“真的?这可是大好事啊!癞子,你家真是做了件大善事啊!”
陈癞子赶紧摆手:“村长,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应该的。不过,我家小茹说了,这事儿不能全让咱家出钱,得让村里人也多少出一点,这样显得更真实,也让大家都有参与感。”
陈老根连连点头:“对对对,小茹这孩子考虑得周到!那你说,你家打算出多少?”
陈癞子伸出九个手指头:“我家出九成!剩下的,您看村里人谁家方便,就多少出一点。”
陈老根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九成!那可是绝大部分了!这陈家真是出手大方啊!
“好!好!好!”陈老根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癞子,你放心,这事儿我一定办好!我这就去召集村里人开会,把这事儿定下来!”
陈癞子又补充道:“村长,还有件事,我家小茹还想给村里修条路,从村口到祠堂,修一条平整的石板路,方便大家伙儿出行。这钱,也由咱家出!”
陈老根激动得站了起来,握住陈癞子的手:“癞子,你家真是太好了!我代表全村人感谢你们!”
陈癞子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村长,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陈癞子这才告辞回家。
陈老根立刻召集村里的几个人,把陈家要出钱修祠堂和修路的事儿说了。
大家一听,都惊呆了。
“啥?陈家要出九成钱修祠堂?还要修路?”
“真的假的?陈家这么大方?”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村终于要翻身了!”
“陈家真是太好了!以后谁要是再说陈家坏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陈老根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安静一下!这事儿是真的,陈家已经跟我说好了。现在,咱们商量一下,剩下的那一成钱,怎么分摊。”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出钱。
“我家出一百文!”
“我家出二百文!”
“我家出三百文!”
……
很快,那一成钱就凑齐了。
陈老根满意地点点头:“好!既然大家都这么积极,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镇上请工匠,开始动工!”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陈小茹家要出钱修祠堂和修路的事,成了村里最热门的话题。
大家对陈小茹一家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陈小茹真是个好闺女啊!有本事,还孝顺!”
“周肆这女婿也选得好,有头脑,有担当!”
“陈家真是咱村的福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