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翻译
祝融向岐伯问道:“暑气和火气引发的病症都属于热症,为什么在六气中要把它们分为两种呢?”
岐伯回答说:“暑病大多在夏天形成,而火病在四季都有可能出现,所以把它们分为两种。”
祝融又问道:“火病虽然四季都有,但大多在夏天形成,热邪在夏天蕴积然后在其他季节发作,这样的话应该把火病包含在暑病里面呀。”
岐伯说:“火病不只是在夏天形成,四季都有可能形成。火适宜潜藏而不适宜发作,火在夏天发作,是因为外界的火引发了体内的火。在其他季节,虽然没有外界明显的火引发,但火蕴结在脏腑之中,常常能自行发作,它发作时那种酷烈的势头,比由外界火引发的更厉害,怎么能只谈暑而不谈火呢?”
祝融说:“火不应该发作,一旦发作大多难以救治。这和暑热侵犯人体导致的病症有什么不同呢?”
岐伯说:“暑气和火气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是不同的。正因为它们不同,所以夏天的火病不能和春秋冬季节的火病相提并论。也正因为它们有差异,所以即使在夏天,暑气引发的病症也不能和火气引发的病症混为一谈。火病是脏腑自身产生的热,不是夏天暑热所导致的火。所以火症即使发生在夏天,仍然是火症,不能说火就是暑,暑就是火。”
祝融说:“暑气和火气确实不是一回事,把它们分为两种气是合适的。”
陈士铎评价说:“暑气和火气不能相提并论,这话说出了真正的道理。”
幽默风趣解读
暑与火:六气中的“热兄弟”之争
嘿,您瞧,这祝融带着满心的疑惑,像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宝宝,来找岐伯了。祝融挠挠头,一脸不解地说:“岐伯呀,您看这暑气和火气,搞出来的病都是热症,为啥在六气里还非得把它们分成两拨呢?它们不就像一对热乎的兄弟嘛,干嘛要分开呀?”
岐伯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祝融啊,这暑病和火病可不一样哦。暑病呢,就像夏天的专属小怪兽,大多在夏天蹦跶出来捣乱。而火病呢,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冒出来搞事情,所以得把它们分开呀。”
祝融还是不太服气,又追问道:“可是火病虽然四季都有,但好多都是在夏天先藏着热邪,然后在其他季节发作呀。这么看的话,火病不就应该算在暑病的‘小家庭’里吗?就像一家人,火病是暑病的‘远方亲戚’呀。”
火的“个性”:四季潜藏与爆发
岐伯摇摇头,认真地说:“祝融啊,你可别小看这火病。火病可不只是在夏天形成哦,四季都有可能。火这东西,就像个喜欢藏猫猫的小精灵,它最好是藏起来,不发作。在夏天火发作,那是因为外界的火把它从‘藏身之处’给引出来了。而在其他季节呢,就算没有外界的火来引它,它自己藏在脏腑里,也会时不时地自己跑出来捣乱。而且它自己跑出来的时候,那股子厉害劲儿,比被外界火引出来的时候还猛呢。所以啊,可不能只说暑,不说火呀。”
这就好比火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夏天的时候,外面有好玩的(外界的火),它就被吸引着跑出来玩耍(发作)。而在其他季节,就算没有外面的诱惑,它自己在房间里(脏腑中)待久了,也会忍不住跑出来捣乱,而且捣乱的程度可能更厉害。
暑与火的“真面目”:同中存异
祝融听了,若有所思,接着问道:“这么说火一旦发作就很难收拾,那它和暑热搞出来的病有啥不一样呢?它们不都是热症吗,难道还有啥特别的区别?”
岐伯点点头,说道:“这暑气和火气啊,看着好像是一伙的,其实不一样哦。就因为它们不一样,所以夏天的火病和春秋冬的火病可不能放在一起说。同样,夏天的暑病和夏天的火病也不能混为一谈。火病是脏腑自己生出来的热,可不是夏天的暑热导致的。所以就算火症在夏天出现,它还是火症,不能把火和暑搞混,说它们是一回事儿。”
这就好比暑和火虽然都和热有关,但它们是不同的“角色”。暑就像夏天的阳光,热烈而直接;火则像身体内部的小宇宙,有时候自己就会爆发。夏天的火病就像身体内部小宇宙的爆发,和夏天的暑热(阳光)引发的病是不一样的。
祝融终于明白了,说:“原来是这样啊,暑气和火气确实不是一回事,把它们分成两种气是对的。”
陈士铎在旁边也忍不住点评:“暑气和火气不能一起说,这话说得太对啦!”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咱们就像拿到了一张分辨暑和火的“小卡片”。知道了它们虽然都和热症有关,但在形成、发作和本质上都有区别。以后在讨论热症的时候,咱们就能更清楚地分辨到底是暑在作怪,还是火在捣乱啦。大家也可以想想,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暑病和火病,是不是能感觉到它们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