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翻译
《脉诀》自从王叔和传承之后,世间很少有真正精通脉学的人了,谁知道王叔和只是注释了《脉经》,却被误传有《脉诀》。王叔和既然没有《脉诀》,为什么只传脉诀而不传《脉经》呢?这是因为《脉经》的内容繁多,比不上《脉诀》的简约。然而《脉诀》开始于高阳生,并不是王叔和的原文。我(陈士铎)在燕市遇到了云中逸老,他传授的医术方法很完备,却不传授《脉经》,是因为《素问》《灵枢》这两部书关于脉学的论述已经很多了。即便如此,在繁多的内容中寻求简约,又何必一定要从《灵枢》《素问》中去寻求脉学的真谛呢?鬼真君名叫臾区,是云中逸老的弟子。
鬼真君的相貌非常奇特,脸长有一尺一寸,头发短而卷曲,眼睛深陷,身材高大,耳朵下垂而且很大,不是普通的常人。况且歧天师传授的方法很完备,为什么不把脉学传给我(陈士铎)呢?于是(鬼真君)传授给我这本书,里面讲的都是切脉的方法。鬼真君作为歧天师的徒弟,歧天师传授的医术方法很完备,为什么鬼真君传授的脉学却如此简约呢?大概疾病分为脏腑的病症,至于脉象,(这里)是只传授与脏相关的脉象而不涉及腑的脉象,难道脉象和疾病有所不同吗?
其实不知道疾病必然会兼及脏,而脉象却不能兼及脏。《灵枢》《素问》这两部书,有时候会把脏腑合起来论述脉象,为什么现在传授的《脉诀》却唯独与疾病的论述不同呢?因为脏生病了腑也会生病,腑生病了脏也会生病,所以治疗脏的时候腑的病症也在其中,切脉判断脏的情况时腑的情况也包含在里面,又何必一定要合起来论述呢。所以(这本书)只论述脏而不涉及腑。鬼真君的传授,虽然源自歧天师,却也是鬼真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本书)的传授只有五篇,言辞很简约。然而都是论述脏的内容,难道治疗脏的方法就不能通用于治疗腑吗?
山阴陈士铎,敬之是他的字,别号远公,写于文笔峰的小琅琊。
幽默风趣的解读
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一起穿越到古代中医的奇妙世界,来聊聊这篇《鬼真君脉诀序》。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小小的钥匙,能打开中医脉学知识宝库的一扇神秘之门呢。
文章一开头就给我们抛了个小悬念:《脉诀》自从王叔和传下来以后,世上懂脉学的人可就少得可怜啦。而且呀,大家都误会了,以为王叔和有《脉诀》,其实人家只是注释了《脉经》而已。这就好比大家都以为某个明星出了一本秘籍,结果发现是搞错了,人家根本没出过。那为啥会误传只传脉诀不传《脉经》呢?原来是因为《脉经》内容太多太复杂,而《脉诀》相对简约,大家就更容易记住《脉诀》啦。不过呢,这《脉诀》的真正源头是高阳生,可不是王叔和的原文哦,这可算是一个小“揭秘”呢。
接着,作者陈士铎说自己在燕市遇到了一个超厉害的人物——云中逸老。这云中逸老医术方法那叫一个完备,可奇怪的是,他不传授《脉经》。为啥呢?因为《素问》和《灵枢》这两本中医“宝典”里关于脉学的论述已经够多啦。这就好比图书馆里关于某个主题的书已经堆成山了,再传一本类似的就没必要了。不过呢,陈士铎也觉得,在这么多的知识里找简约的,也不一定非得从《灵枢》《素问》里找呀,这想法还挺独特的。
然后,咱们的主角鬼真君登场啦。这鬼真君名字叫臾区,是云中逸老的弟子。光听这名字就觉得很神秘,再看看他的长相,那更是奇特得很。脸长一尺一寸,头发短还卷卷的,眼睛深深的,个子高高的,耳朵又大又垂下来,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说不定是个隐藏的“脉学高手”呢。
说到这里,陈士铎又有疑问了:歧天师传授的方法那么完备,为啥不把脉学传给自己呢?结果鬼真君给了他一本书,里面全是切脉的方法。这时候陈士铎就纳闷了,鬼真君是歧天师的徒弟,歧天师传的方法那么全,为啥鬼真君传的脉学却这么简约呢?这就好比老师教得很全面,学生却只拿出了精简版的内容,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原来呀,疾病分脏腑的病症,可这脉学呢,鬼真君传的是只和脏有关的脉象,不涉及腑。这可让陈士铎更疑惑了,难道脉象和疾病不一样吗?其实呀,疾病常常是脏和腑都会涉及,可脉象却不能同时兼顾脏和腑。《灵枢》《素问》有时候会把脏腑合起来说脉象,可这鬼真君传的《脉诀》为啥只说脏不说腑呢?这就像是在玩一个解谜游戏,每个线索都让人好奇。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脏生病了腑也会受影响,腑生病了脏也跑不了。所以治疗脏的时候,腑的问题也能顺带解决,切脉看脏的情况时,腑的情况也在里面了,没必要非得合起来说,所以就只说脏不说腑啦。这可是鬼真君自己独特的见解呢,虽然他的传授源自歧天师,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哦。
这本书就只有五篇,言辞很简约。陈士铎又想了,虽然都是说脏的内容,那治疗脏的方法能不能用到治疗腑上呢?这可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像一个小彩蛋,留给我们自己去探索。
最后,陈士铎还介绍了自己,山阴陈士铎,字敬之,别号远公,写这篇序在文笔峰的小琅琊。这就像是给文章署了个名,让我们知道是谁写下了这些有趣又有深度的思考。
你看,这篇文章里藏着好多关于中医脉学的小秘密和有趣的思考呢。中医的脉学就像一个神秘的迷宫,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线索。咱们了解了这些知识,也能对中医脉学多一份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说不定以后再看到中医脉学的相关内容,就能想起这篇文章里的有趣故事和独特见解呢。不知道大家听完我的解读,有没有对这篇《鬼真君脉诀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呢?是不是也觉得中医的世界就像一个充满宝藏的神秘之地,等着我们去挖掘更多的惊喜呢?咱们可以一起交流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小细节,让我们对中医脉学的智慧有更深刻的领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