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公主党的第一位才女入府时,春桃就过来找过杜云,询问如何安排。
当时杜云想也不想,就直接回应。
“那些才女都是姐姐们的追随者,并不归我们管。”
“她们过来不过是借个地方做事,让别人以为她们为我工作。”
“其中有一些是以后要嫁人的,为了不影响她们找个好婆家,平时必须得避嫌。”
“所以她们只能安排在外院工作,不允许进入内院。”
“如果不想待在外院,就安排到其他地方办公。”
春桃点头表示明白:“那另一部分呢?殿下!”
对此杜云也有安排:“那一部分就比较麻烦了,她们需要侍妾身份作为掩护,堵住家里人的嘴。”
“不过却不会成为我的女人,因此安排进内院的时候,必须得和其他人分开。”
“为了方便区分,我的女人统一安排在东边居住,不属于我的安排在西边。”
“又因为她们都有事情要做,所以不用限制出府。”
“也不用让人跟着,她们有自己的护卫保护,不用我们操心。”
春桃边听边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如果殿下这样安排的话,那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
“毕竟她们不知道详情,可能会心理不平衡。”
“到时候要是因此引发事端,可没那么容易平息。”
杜云早就考虑过这件事情,所以对她们也有安排。
“这一点不用担心,本王会一视同仁。”
“因此你可以去告诉她们,有想要做的事情就去做。”
“没有也可以给她们找点事情做,反正不能太闲,免得整天胡思乱想。”
“实在不想也不用勉强,不过出门次数要有所限制,并带上足够护卫才行。”
“免得出去给我惹麻烦,到时候还要本王出面替她们摆平。”
一想到那个局面,杜云就感到头疼,很影响他摆烂。
不管又不行,毕竟都是自己的女人,护不住还算男人吗?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殿下,接下来就交给我来安排吧。”
春桃大包大揽,可谓相当尽责。
“嗯,知道就好,那我就全权交给你去办了,可别让本王失望!”
杜云也相当满意,忠诚又能干的手下谁不喜欢。
“是,殿下,奴婢告辞!”眼见没有其他事情了,春桃就准备回去做事。
杜云也不浪费她时间,直接挥了挥手,就让她下去了。
毕竟她平时可是很忙的,不仅要管理内院,还需要统筹全局。
维持好云王府与紫云商会间的关系,让她们可以更好地发展。
毕竟她们现在已经是属于云王府的私人财产,很多事情都需要春桃过问。
淑妃黄雅柔那边,在杜云出宫建府后,就已经不怎么管外面的事情了。
她现在也算彻底摆烂,提前过起养老生活。
期间最多就是保持一下关注,免得对宫外的事情一无所知,到时想帮忙都来不及。
百花宗那边倒是不用操心,作为封闭式培养人才的地方。
平时几乎很少在外走动,所以并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处理。
也就是有着春桃顶在最前面,很多事情都不用杜云操心,他才能一直维持着摆烂生活。
这一点黄雅柔也一样,很多事情都是直接交给春锦处理,她只要摆烂就行。
也只有春锦拿不定主意,才需要她亲自操心。
这不得不让春桃感慨,不愧是母子俩,简直一个德性。
然后投入工作中,为杜云排忧解难。
……
泰康三十二年七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兵遣将,大将军带着平叛大军,正式和镇南王交手。
准备多年的镇南王,直接坚守不出,想要依靠桂州的地形防守。
大将军无奈之下只能带兵强攻,逐一拔除镇南王占领的桂州各地重镇。
这些地方全部处于南北交通要道,几乎每一处都是战略要地,可谓易守难攻。
因此双方一开始就陷入僵持状态,每攻下一地都会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损失过大,影响到最后战果。
大将军开始和镇南王对峙,并封锁桂州通往各地的要道,想要耗死镇南王。
可惜镇南王有南林国支持,对方想要派兵北上很难,但是运送物资却不同。
只要镇南王的人放行,双方可以互通有无,因此并不怕消耗战。
随着双方僵持不下,南林国那边也开始行动。
在北方无碍的情况下,直接和爪哇国开战。
作为半岛国家,南林国不仅有陆军,还有水军。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和群岛国家爪哇国,爆发一场大规模海战。
双方都想吞并对方,以此来扩张领土。
由于需要防备东北方的东星国,所以南林国不能全力应战。
导致他们经常被爪哇国暴揍,只能全力防守,几乎失去控海权。
如今北方无碍,自然是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因此才会支持镇南王反叛,让他们有机会从北方调兵,加入对爪哇国的战争。
只要镇南王不被消灭,他们就不用担心东星国插手,可以全力对付爪哇国。
……
南方开战的消息传回京城,瞬间引起各方关注。
在确定大将军和楚王两人,短时间内回不了京城后,太子杜睿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高兴。
毕竟楚王回归,他们和三王党的交锋,将会产生未知变化。
到时候可能会从优势局面,逐渐转变成劣势。
“看来有必要采取一些行动了,得想办法让老二在南方多待几年。”
于是找来自己的谋士们,想要看看他们能够给自己什么意见。
“太子殿下,臣以为我们可以暗中支持镇南王,让他帮我们牵制楚王。”
“不过这件事却不能让我们的人去做,免得暴露后影响到我们。”
另一位谋士觉得不妥,直接反驳:“万万不可啊,太子殿下!”
“镇南王乃叛逆,太子殿下身为正统继承人,可不能和他有所牵连。”
“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中间出现一丝差池。”
“太子殿下的威名必将受损,到时地位恐将不保!”
杜睿觉得有理,就没有采纳第一个谋士的建议。
“给老二添堵有的是办法,我们不必兵行险招。”
“因此你们谋划的时候,不能以损耗国力为前提。”
“免得将来本宫执掌帝国,还要为现在埋下的祸患买单。”
谋士们深以为然,就开始按照太子的要求献策。
凡是拥有可行性的,太子都不会拒绝,因此很快就确定了好几个计策。
接下来只需逐一执行,成功了最好,失败了也无所谓。
反正再差也不过是楚王回归,到时候重新规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