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云书院的权力中枢,院长办公室静谧而庄重。高大的书架摆满了古籍经卷,弥漫着浓厚的墨香。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古朴的书案上,映照出院长宋濂那深邃而坚定的目光。
此时,学监周大人正满脸阴沉地站在宋濂面前,心中既恼怒又有些忐忑。他一心想着讨好太子党,打压林羽,却没想到诸事不顺,反而惹得一身麻烦。
“院长,林羽此人在书院肆意妄为,倡导那些离经叛道的新学思想,已然扰乱了书院的正常秩序。若不加以严惩,恐怕会坏了书院多年来的风气,还望院长能将他逐出书院。”周大人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宋濂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来,目光平静却又仿佛能洞悉一切。他看着周大人,心中暗自思忖:周大人如此急切地要赶走林羽,背后怕是有太子党的影子。但林羽的新学思想,他也有所耳闻,并非毫无价值。
“周大人,林羽倡导新学,虽与传统学问有所不同,但你所言‘离经叛道’‘扰乱秩序’,可有真凭实据?”宋濂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威严。
周大人心中一紧,忙说道:“院长,林羽在书院里四处宣扬他的新学,引得许多学子心思浮动,不再专注于圣贤经典。而且,他还多次与书院里的夫子发生争执,这难道还不算扰乱秩序吗?”
宋濂微微皱眉,说道:“学子之间对学问有不同的见解,相互探讨争论,本是常事。这也能激发他们的思考,促进学术的进步。林羽的新学思想或许新颖,但也不能就此断定它毫无益处。”
周大人见宋濂并不认同自己的观点,心中有些着急。他向前一步,说道:“院长,林羽的新学思想与我们的传统学问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学子们会对圣贤之道产生怀疑,这对书院的传承和国家的教化都极为不利啊。”
宋濂轻轻摇头,说道:“周大人,时代在变,学问也不应一成不变。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林羽的新学或许能为书院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路。”
周大人心中不悦,但又不敢太过放肆。他咬了咬牙,说道:“院长,我明白您求新求变的心意。但林羽的行为已经引起了许多夫子和学子的不满。若不将他逐出书院,恐怕难以平息众怒。”
宋濂目光犀利地看着周大人,说道:“周大人,莫要拿‘众怒’来压我。我身为院长,自会权衡利弊,做出公正的判断。你说许多夫子和学子不满,可曾做过详细的调查?还是仅仅听信了一些片面之词?”
周大人被宋濂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他低下头,说道:“这……我也是听一些夫子和学子反映的。”
宋濂微微叹息,说道:“周大人,身为学监,处理事务应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不可偏听偏信,更不可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错误的决断。”
周大人心中一惊,他听出了宋濂话中的深意。难道院长已经察觉到了自己与太子党的勾结?他不敢再多言,只是默默站在一旁。
宋濂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书院景色,说道:“林羽这孩子,我也有所了解。他聪慧过人,对学问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他倡导新学,并非是为了扰乱秩序,而是想要为书院的学子们打开一扇新的知识之门。”
周大人忍不住说道:“院长,林羽的新学思想太过激进,万一……”
宋濂打断他的话,说道:“周大人,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拒绝新的事物。新学思想或许会带来一些冲击,但也可能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打压。”
周大人心中虽不情愿,但也不敢再反驳。他只能说道:“院长所言极是,只是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宋濂转过身来,看着周大人,说道:“周大人,我意已决。林羽不能被逐出书院。我会在书院议事厅中,与众位夫子一同探讨此事,让大家充分了解林羽的新学思想,再做定夺。”
周大人无奈地点点头,说道:“是,院长。”
几天后,书院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一众夫子围坐在一起,面色各异。宋濂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夫子,是为了商讨林羽倡导新学一事。想必大家对此都有所耳闻,如今就各抒己见吧。”
一位年长的夫子率先站起身来,他名叫陈景,学识渊博,在书院中颇有威望。陈景微微躬身,说道:“院长,林羽的新学思想虽有新奇之处,但终究是旁门左道。我华夏千年传承,圣贤之道博大精深,岂是这些新学能比的?若任由林羽在书院传播新学,恐怕会误导学子,让他们迷失在这纷繁复杂的思想中。”
宋濂微微点头,说道:“陈夫子,你所言不无道理。圣贤之道确实是我们的根基,不可动摇。但新学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林羽的新学涵盖了诸多领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这或许能为我们的学子带来新的启发。”
另一位年轻的夫子名叫赵铭,他站起身来,说道:“院长,我倒觉得林羽的新学思想有其独特的魅力。如今时代变迁,我们的学子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学问。新学能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或许会有很大的帮助。”
陈景听了,不悦地说道:“赵夫子,你年纪尚轻,阅历不足。这新学看似新奇,实则会扰乱学子们的心智。我们的学子应专注于圣贤经典,修身养性,方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赵铭微微涨红了脸,说道:“陈夫子,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新事物。林羽的新学并非要取代圣贤之道,而是与传统学问相互补充。我们应该给学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了解和选择。”
一时间,议事厅内争论声四起。支持林羽新学的夫子和反对的夫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宋濂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关于林羽个人的去留问题,更是关乎书院未来发展方向的抉择。
这时,一直沉默的李夫子缓缓站起身来。李夫子就是曾与林羽在讲学堂激烈争论新学的那位顽固老学究。他看着宋濂,说道:“院长,林羽的新学思想我曾亲身领教过。他的那些言论,与我们的传统观念相差甚远。我担心,若让他继续在书院传播新学,会破坏书院的学风,让学子们误入歧途。”
宋濂看着李夫子,说道:“李夫子,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拒绝新的思想。林羽的新学思想虽有争议,但我们可以引导学子们正确看待,让他们在学习传统学问的同时,也能接触到新的知识和观念。”
李夫子微微摇头,说道:“院长,我只怕这新学一旦开了头,就如洪水猛兽,难以控制。”
宋濂微微一笑,说道:“李夫子,我们身为夫子,肩负着教导学子的重任。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应该相信学子们的判断力。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新学也能为书院带来积极的影响。”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宋濂突然想起了林羽曾在一次与他的交谈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新学应用的设想。那些设想让他看到了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巨大潜力。
宋濂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夫子,我想起林羽曾与我提及,他的新学中有关农业、水利等方面的知识,或许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比如,通过对土壤、气候等因素的研究,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科学设计,能更好地应对水患旱灾。这些知识,若能传授给学子们,对国家和百姓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
众人听了,不禁陷入沉思。陈景皱着眉头,说道:“院长,这些只是林羽的一面之词,是否真有如此神效,还未可知。”
宋濂说道:“陈夫子,我们不妨给林羽一个机会,让他展示一下新学的实际应用。若真能如他所言,对国家和百姓有益,我们又何必固执地拒绝呢?”
赵铭点头说道:“院长所言极是。我们不应仅凭主观臆断就否定新学。应该让事实说话。”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反对林羽的夫子,也开始动摇了自己的立场。
宋濂见时机成熟,说道:“诸位夫子,经过今日的讨论,我想大家对林羽的新学思想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林羽这孩子,虽然年轻,但他的勇气和对学问的执着值得我们尊重。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继续在书院求学,传播他的新学思想。当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引导学子们正确对待新学与传统学问的关系。”
陈景虽仍心有不满,但见大势已去,也只好说道:“既然院长已经决定,我等自当遵从。”
其他夫子也纷纷表示同意。
宋濂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周大人,你去通知林羽,让他安心在书院求学,不必再有顾虑。”
周大人心中虽不情愿,但也只能应道:“是,院长。”
当林羽得知院长在书院议事厅力排众议,为他辩护的消息时,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他深知,若不是院长的公正和爱才惜才,自己恐怕早已被逐出书院。
林羽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院长办公室。他走进房间,恭敬地向宋濂行了一个大礼,说道:“院长,多谢您的知遇之恩。若不是您,林羽恐怕无法继续在书院求学,传播新学思想。”
宋濂微笑着看着林羽,说道:“林羽,你不必客气。我欣赏你的才华和勇气,更认可你对学问的追求。新学思想虽然新颖,但我相信,只要你秉持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一定能为书院带来新的活力和进步。”
林羽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院长,您的信任让我倍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在传播新学的同时,我也会引导同学们尊重传统学问,让新学与传统学问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宋濂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不过,你也要知道,新学的传播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你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用事实证明新学的价值。”
林羽坚定地说道:“院长,我会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我会用新学的知识,为书院的学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宋濂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和信心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林羽的新学思想或许真的能为书院带来一场变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担当的人才。
“林羽,你回去吧。好好准备,继续你的新学传播之路。若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宋濂说道。
林羽再次深深鞠躬,说道:“多谢院长!林羽告退。”
林羽走出院长办公室,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他知道,自己的新学之路还很漫长,但此刻,他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然而,太子党得知林羽不仅没有被逐出书院,反而得到了院长的庇护,心中十分恼怒。他们不甘心失败,又开始在暗中策划新的阴谋。
太子党的谋士们齐聚在一个秘密据点,商讨着如何再次对付林羽。
“这个宋濂,竟然敢公然违抗太子的意思,庇护林羽。我们必须想办法给他点颜色看看。”一个谋士咬牙切齿地说道。
“没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要让宋濂知道,得罪太子党的后果。”另一个谋士附和道。
太子党的首领沉思片刻,说道:“宋濂在书院德高望重,我们不能轻易动他。但林羽,我们绝不能放过。我们可以在书院外制造一些事端,嫁祸给林羽,让他陷入更大的麻烦。”
“好主意!我们可以找一些地痞流氓,在书院附近闹事,然后散布谣言,说是林羽指使的。这样一来,宋濂就算想庇护他,也师出无名了。”一个谋士阴险地说道。
“对,就这么办。我们要尽快行动,让林羽在书院里待不下去。”太子党的首领说道。
于是,太子党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他们的新阴谋。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地痞流氓,准备在书院附近制造混乱。
而林羽此时却对太子党的新阴谋一无所知。他正沉浸在新学传播的喜悦中,与李明轩、秦枫等同学一起,策划着新的学术活动,希望能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接受新学。
“林羽,院长这次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新学传播得更广。”李明轩兴奋地说道。
林羽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不能辜负院长的期望。接下来,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新学的魅力。”
秦枫也说道:“好主意!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农田里,运用新学的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样既能让同学们学到知识,又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学的实际价值。”
林羽微笑着说道:“对,就这么办。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让新学在书院里扎根,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危险正悄然向他们逼近。
几天后,在书院附近的一条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群地痞流氓。他们手持棍棒,肆意打砸店铺,吓得路人纷纷逃窜。
“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为什么在这里闹事?”一个路人惊恐地问道。
“听说好像是有人指使的,不知道是谁这么大胆。”另一个路人说道。
就在这时,一个地痞流氓大声喊道:“我们是林羽派来的!他让我们给这里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周围的人听了,纷纷露出惊讶和愤怒的表情。
“林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平时还装得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
谣言迅速在书院和附近的街道传播开来。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对林羽产生了怀疑。
“林羽,外面都在传你指使地痞流氓闹事,这是真的吗?”一个同学找到林羽,满脸疑惑地问道。
林羽心中一惊,他知道这一定是太子党的阴谋。他连忙说道:“这是谣言!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一定是有人在陷害我。”
但同学们的眼神中依然充满了怀疑。
“可是,现在大家都这么说。我们也不知道该相信谁了。”
林羽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办法澄清这个谣言,否则,自己在书院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大家不要相信谣言。我会去调查清楚,还自己一个清白。”林羽说道。
林羽开始四处寻找证据,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走访了事发地点附近的店铺和居民,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老板,您当时有没有看到是谁指使那些地痞流氓闹事的?”林羽问一位店铺老板。
店铺老板摇了摇头,说道:“我当时吓坏了,没看清。只听到他们喊说是你派来的。”
林羽又问了几位居民,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回答。他心中有些沮丧,但并没有放弃。
就在林羽四处调查的时候,李明轩和秦枫也在为他奔走。他们找到一些平时与林羽关系密切的同学,向他们解释事情的真相,希望他们能相信林羽。
“我们相信林羽,他不是那样的人。一定是有人在陷害他。”一位同学说道。
“对,我们要一起帮助林羽,让大家知道真相。”另一位同学附和道。
经过一番努力,林羽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的线索。他发现,这些地痞流氓都是被一个神秘人雇佣的,而这个神秘人很可能与太子党有关。
林羽带着这些线索,再次来到院长办公室。他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调查到的线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宋濂。
宋濂听了,脸色变得十分严肃。他说道:“林羽,我相信你。这一定是太子党在背后搞的鬼。你放心,我会彻查此事,还你一个清白。”
宋濂立即派人展开调查。经过一番深入的追查,终于揭开了太子党阴谋的真相。
宋濂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同学们得知真相后,纷纷为林羽鸣不平。
“原来是太子党在陷害林羽,他们太卑鄙了!”
“对,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要支持林羽。”
林羽的声誉得到了恢复,他在书院里的威望也更加稳固了。而太子党的阴谋再次失败,他们更加恼羞成怒,却又暂时无计可施。
林羽看着支持自己的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自己的新学之路虽然充满坎坷,但有院长的庇护和同学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