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不是为了惹您不高兴,而是刘邦和汉朝真的都很伟大,汉朝要是不伟大,又怎会让这个民族以汉命名,又……”
“咳咳咳。”蒙毅咳嗽几声,打断了韩信。
连嬴政都没忍住扶住了自己的额头。
正常人和人交流,说了让对方不高兴的话,都应当知道不能再说第二次了。
这韩信还在这里强调。
情商堪忧。
“你说吧,你给朕说说汉朝到底是如何伟大的。”嬴政放弃了,无奈道。
他看得出来韩信是没有恶意的,只是人情世故是真不懂,那就不和他计较了。
“陛下,汉朝的伟大之处在很多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
她有很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就是郡县制,所以朝廷对地方的管控特别强,行政效率特别高。
汉朝还发展了很成熟的察举制,打通了选拔官员的道路,为郡县制的实施和巩固添砖加瓦了。
汉经过几代掌权者执政,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打下很好的经济基础后,把匈奴都打废了!
往后两千余年,这片土地只要统一,制度都是沿袭了大汉的制度,也是大汉,奠定统一国土的版图!
如果这都不是很伟大灿烂的朝代,我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朝代能比大汉更伟大的了!大汉真的配得上这句伟大。
刘邦也配得上那句伟大,因为执政纲领是他拍板决定采用的!
而刘邦和大汉继承的,就是大秦的制度,刘邦直接把大秦的制度搬过去用了。
大秦在秦法和秦制下,二世而亡。换个人,很可能就会吸取大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坚决不采用秦制。刘邦却没有那么短视。
他目光很长远,他在明知大秦二世而亡的前提下依旧坚持采用秦法秦制,历史已经证明刘邦是对的。
他还知道郡县制刚开始实施会非常难,所以还知道一开始先两制并行,大方向再往郡县制靠拢,他先奠定纲领,他的后世之君一步一步过度到了完整的郡县制,刘邦真的很厉害啊!
陛下,刘邦和大汉继承了大秦的制度,才有了大汉那么伟大的朝代!
所以只要大秦不亡,大秦把自己把秦制执行下去,延续下去,那这个民族将会以秦命名!
在沈园长那个时空,我们是汉人,大秦的后人是汉族。
在我们这个时空,我们将会是秦人,是秦族,秦族这个民族,将会像沈园长那个时空的汉族一样耀眼!
不!将会更耀眼!
因为我们用的是自己的制度,不是继承了别人的。
我们还知道历史,知道刘邦继承秦制的时候曾经面临过哪些问题,我们可以规避。
而且虽然大秦给未来两千余年奠定了这套行政制度,但这两千余年,这套政治制度也一直在发展的,我们知道历史,还可以取其优良的地方。
陛下,在我们这个时空!我们会有一个比历史上的大汉更伟大千倍万倍的朝代!
刘邦继承了您在大秦推行的制度,就已经是一位称得上伟大的君王了!
您自己坚持推行下去,多活个几十年!您的功绩,将不是一句伟大能形容了!
当然,您统一六国的功绩已经称得上千古一帝了,那为什么您不能多活几十年,自己巩固大秦的制度了?
我们这个时空,有些事,就不用让刘邦来做了!!您自己做!!”韩信说着,都激动起来了。
不是因为嬴政的伟大而激动,而是,他会在嬴政这位伟大君王身边真正出人头地,也会像王翦老将军那样得以善终。
有朝一日,他会衣锦还乡!会让家乡因为他的名字发光!
“哈,哈哈哈!”嬴政不由自主大笑,
因为高兴而笑,还有部分原因,是被韩信给气笑的。
他手中的竹简往这小少年的屁股上拍了过去。
嬴政没用力,他只是意思意思。
可韩信近日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骑着小电驴日夜兼程,屁股早就被颠肿了,被嬴政这么一拍,痛得跳了起来。
嬴政看到他蹦起半个人高的样子又哈哈大笑。
“臭小子,你的表达能力跟谁学的,你肯定没有朋友,肯定很不受欢迎对吧!”嬴政真的被无奈笑了。
连一向端庄持重的蒙毅嘴角都一个劲地抽。
这韩信……
他分明就是在夸大秦的制度,前摇却那么长,一直夸大汉和刘邦夸了那么久。
当然,毕竟历史上的大秦二世而亡了,才两世,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验证秦制的好坏。
是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后,验证了秦制是对的,韩信确实得说汉朝。
可他不能换个表达方式?
蒙毅想,如果是他来说的话,他会说,陛下,大秦的制度是很好的,汉朝继承了大秦的制度后,成为了一个很伟大的朝代。
如果这样表达,哪里还会惹得陛下不悦。
也幸亏陛下是个有耐心的,这要是换成个脾气爆又冲动的,韩信刚才说不定还没来得及说汉承秦制,就因为他那一句句汉朝伟大,刘邦伟大,就被拖出去打屁股了。
韩信还在捂屁股,他一脸懵,他干啥了?又说错话做错事了?
他是真的不懂说话。
可看着嬴政脸上的笑,他应该是没惹嬴政生气的。
韩信更懵了。
“对了陛下,我这里还有个名单!!
历史上秦末大乱,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我把他们一个个都记住了!
您可以把他们都招到身边来,为大秦所用!”韩信说到这个,更激动了。
萧何啊!他一定要萧何!
还有什么比领兵打仗的时候有个强无敌的后勤更爽的事情?
去到未来后,韩信跟着李清照玩5V5对战游戏,他喜欢打野,打野的时候,身边跟着个靠谱奶妈,简直不能太爽。
他看史书的时候就看到了,历史上的他出了函谷关一路向东所向披靡,萧何变法术一样给他变出粮草,光是看文字,他都觉得很爽。
在这个时空,他也要萧何给他做后勤。
嬴政听韩信这么说,看了蒙毅一眼,依旧是一个字都没说,蒙毅就知道要做什么了。
十几年的君臣默契,十几年的寸步不离,在很多事上,已经让嬴政和蒙毅之间无需多言了。
蒙毅很快就把空的竹简、研磨好的墨、毛笔都准备好。
“你说。”蒙毅准备好一切,抬头看韩信。
“萧何!他现在在沛县担任主立掾。
历史上刘邦为什么可以那么丝滑地继承秦制,还得多亏了萧何。
刘邦趁着项羽和章邯在巨鹿对战,自己带兵进入了函谷关,到达咸阳,萧何就把大秦的山川地貌地图,人口户籍名册,还有大秦的律法书册全都搬走了。
自孝公以来,秦花了一百多年积攒的政治财富典籍,都被萧何带走了,这才让刘邦得以借助那些书册继承秦制。
萧何真的很聪明,他知道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那些书册。咸阳宫里的金银财宝他是叫刘邦一丁点都别要。
这个人陛下一定要把他抓来,最好明天就派人去把他绑到咸阳!”韩信已经迫不及待要见到萧何了。
历史上的他有两个贵人,一个是夏侯婴,一个是萧何。
夏侯婴救过他的命,还举荐他做治粟都尉,萧何在与他交谈过后也把他推荐给了刘邦,非得让刘邦让他做官职比治粟都尉还高的上将军。
想来他和萧何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不然萧何也不会力荐他,更不会在他逃跑的时候骑马追他。
韩信真的是士人作风,他需要知己,萧何能理解他的思想,他需要萧何。
跟着嬴政,他也不用怕萧何骗杀他。
蒙毅把萧何的信息记录下来,嬴政有些不解。
“为何要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