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郊外,一座略显荒芜的山丘之上,
张良负手而立,墨色的衣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
他远眺着那座雄伟的都城——咸阳。
山风凛冽,猎猎作响,荆无涯收剑回鞘,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剑锋之上,最后一滴鲜血滑落,在干裂的土地上晕开一朵妖异的血花。
他身形一动,几个起落间,便回到了张良身边。
“伯父,干净了。”
荆无涯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
“我已经仔细查探过了,跟上来的几个尾巴都杀了,方圆数里之内,并无人跟踪而至。”
张良微微颔首,示意自己已经知晓,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远方那座恢弘的城池之上,仿佛要将咸阳的每一寸轮廓都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
他轻启薄唇,声音清冽如山间泉水,缓缓说道:“无涯,你看这咸阳城,它表面上看似没有高耸的城墙,但真正的城墙,却早已融入这山河之间。”
“南有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宛如巨龙横亘,护佑着咸阳的南面;西边则是险峻巍峨的龙山,如同天然屏障;北面有扼守咽喉的金锁关群山,锁住北境要道;东面更有天险崤山,以及雄关函谷关,如同巨兽张口,镇守东方。”
张良的声音带着一丝叹息,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继续道:“函谷关为咸阳的东大门,大散关则为西大门,南边更有终南山门阙作为南方门户,再以浩荡的泾水与渭水为天然护城河,蜿蜒环绕,拱卫都城。”
“嬴政,当真不愧敢自诩为千古一帝,这份气魄,这份手笔,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及?”
荆无涯听得云里雾里,他对于这些山川地势,远不如对剑术来得敏感,不禁挠了挠后脑勺,憨厚地说道:“伯父,这些弯弯绕绕的,无涯听不太明白。”
张良闻言,转过头,看着荆无涯那略显茫然的神情,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笑容,如同皎洁的月光洒落,清冷而又绝美,竟比世间最动人的女子还要令人心醉。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荆无涯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解释道:“无涯,你啊,光是剑术精湛还不够,还要多用心去学习这山川地势,兵法韬略,以及阴阳五行之道。”
“灭秦,非只杀嬴政一人就可行的。”
荆无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虽然不太明白张良话语中的深意,但他却能感受到张良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宏伟的志向。
他沉默片刻,忽然想起什么,摇了摇头,带着一丝认真地反驳道:“仲父曾经说过,剑客只需专心练剑便可,三心二意的话,心就不纯了,他说我父亲就是用剑的,但是非要在地图里藏匕首,要是把地图做大点,藏一把剑进去,嬴政早就死了,燕国也会无事的。”
张良闻言,原本温润如玉的脸庞上,笑容瞬间凝固,陷入了沉默之中,不禁想到荆轲刺秦之时,若是地图做大一些,藏一把剑进去,或者做得更大一些,藏于地图之中的不是匕首,而是一柄长戟,嬴政就死定了!
但很快,张良便将这个略显荒谬的念头抛出了脑海。
历史无法假设,过去的事情也无法改变,现在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当下,谋划未来。
“无涯,”张良温润的声音打破山丘之上的静谧,
“盖聂先生的话,自然有他的道理,剑术一道,精深博大,确实值得一生去钻研。”
“但你要明白,你手中的剑,不仅仅是为了杀戮,更是为了守护你心中所珍视的东西。”
“好好练剑,精进剑术,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我们心中的目标,是为了推翻暴秦,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荆无涯闻言,面庞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重重的点了点头,
“嗯!伯父,无涯明白的!”
他声音洪亮,
“剑,我会好好练的!一定不会辜负伯父的期望!”
顿了顿,荆无涯又有些疑惑的挠了挠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伯父,那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呢?”
张良缓缓收回眺望咸阳的目光,眼底深邃的情绪也随之隐去,
他的视线转向山脚下,那里,几缕炊烟正袅袅升起。
“我听闻,”
“九江郡那边,有几十位义士揭竿而起,正在奋起反抗暴秦的统治。”
“无涯,我们就去九江!”
张良的语气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在这空旷的山丘之上回荡。
................我是分割线
苏齐身侧如同磐石般伫立着两名身着布衣的侍卫,他们眼神锐利,扫视着四周,一丝不苟地履行着护卫职责。
苏齐则负手而立,目光悠然地打量着眼前这座依山而建的村落。
村落炊烟袅袅,几缕淡青色的烟柱在湛蓝天空中缓缓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柴火气息,以及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气,鸡鸣犬吠之声也断断续续地传来,为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巨龙般沉睡,更远处,隐约可见两个细小的黑点,在山坡上缓缓移动,难以分辨是人还是放牧的牛羊。
一位身着粗布麻衣,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苏齐身旁,他正是这座村落的亭长,正用带着浓重乡音的秦腔,恭敬地禀报道:“博士大人,您看,这依山傍水的村子,再加上山脚下那几户人家,正好凑够陛下赏赐您的一百户食邑了。”
看着这一百户食邑,苏齐的思绪又回到了一个多月前从丹炉府出来的时候,
丹炉府那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而悠长的吱呀声。
扶苏、张苍、逍遥子等人早已等候在此,目光焦灼地望向门内。
嬴政的身影率先出现,他身着玄黑龙袍,龙行虎步,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身后跟着赵高和蒙恬,亦步亦趋。
扶苏、张苍等人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洪亮:“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