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扶苏立刻派人将公子高等人召来。他问自己的管家:“咱们东宫名下,还存了多少粮食?”
管家躬身回答:“回公子,足够东宫上下三年嚼用。”
扶苏略一思索,果断下令:“留足一年的口粮,剩下的,统统运到城西造纸坊去!”
“唯!”管家领命而去。
不多时,公子高等人联袂而至。公子荣性子急,一进门就嚷嚷起来:“大哥,父皇可答应咱们的请求了?”
公子高瞪了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急切,紧盯着扶苏。
扶苏看着这几个满怀期盼的弟弟,缓缓开口:“父皇并未应允。”
此话一出,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众人顿时蔫了,一个个垂头丧气,仿佛被霜打了的茄子。
“但是……”扶苏话锋一转,“父皇也没有反对。”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公子荣挠了挠头,一脸困惑:“大哥,这算怎么回事啊?没同意也没反对,这……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公子昆吾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解释道:“这说明父皇还在考虑,这事儿还有回旋的余地,对吧,大哥?”
扶苏笑着点了点头,对昆吾的敏锐表示赞许。
“你们若是真去了边疆,募兵、筑城,所需耗费的钱粮可不是小数目。这笔巨大的开销,你们可曾想好如何筹措?”扶苏抛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公子高咬了咬牙,率先表态:“大哥,这些年,我也攒下了几亩薄田,还有两处宅子。实在不行,便将它们变卖了,先顶上一阵子。”
“五哥那两进宅子卖了,怕是连城门砖都买不起。”公子昆吾说道,然后扯下腰间双龙佩:“上个月父皇赏的,这应该能值不少!”
“没错,大哥,我这儿也有点积蓄,可以拿出来用。”
“我还有父皇赏赐的金银,也能顶一阵子。”
几个公子七嘴八舌,纷纷表示愿意倾囊相助,一时间,东宫内倒是热闹非凡。
“你们那点家底,还不够填牙缝的呢。”扶苏忍不住调侃道,
说着他捡起玉佩抛回公子昆吾怀里,“留着当个念想,真要到了边疆,可没这般好玉。”
扶苏抬手,轻轻向下压了压,示意几位弟弟稍安勿躁。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我知道你们手头都不宽裕,我和苏先生去墨家那里,给你们寻了一个好买卖!”扶苏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公子高浓眉紧锁,面露疑惑:“大哥,难道说的是造纸坊?可此事涉及到文华府的一些布置,我们贸然插手,是否妥当?”
他心中忐忑,造纸坊的利润,他可是眼馋得很。
扶苏摆了摆手,否定了公子高的猜测:“当然不是,是另寻了一个好生意。”
“夫君和小叔子们聊什么呢,这么热闹,隔着老远就听到了。”
一个温柔婉转的声音传来,如同春风拂过水面,带着丝丝涟漪。
只见一位身着华服的美妇人,在侍女的簇拥下,款款而来,正是扶苏的夫人,王潇潇。
“嫂嫂!”公子高等人连忙起身,恭敬行礼。
他们对这位嫂嫂,既敬重又畏惧。
王潇潇出身名门,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才智过人,手段了得,在东宫内外,都颇有威望。
“夫人来得正好。”扶苏笑着起身,拉过王潇潇的手,让她在自己身旁坐下。
“正好这生意也需要你相助。”
“哦?”
王潇潇美眸流转,眼波如水,扫过在场的几位公子。
“什么生意啊?难道是小叔子手头有点紧了?”王潇潇美眸流转,视线落在了公子荣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嫂嫂!冤枉啊!”
“可不是我缺钱了,是五哥!”公子荣急忙摆手,生怕被误会,连忙把公子高推了出来。
王潇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在她印象里,公子高一向节俭,很少有缺钱的时候。
扶苏见状,知道王潇潇误会了,连忙解释道:“夫人,不是你想的那样。”
随后,扶苏便将前因后果,向王潇潇以及几位弟弟,娓娓道来。
他从父皇嬴政对分封制的态度,讲到北境的困境,再到苏齐提出的“推恩令”和蒸馏酒的计划。
“大哥,这酒……真有这般神奇?”公子高浓眉微挑,眼底闪过一丝狐疑,目光落在那半坛清澈如水的酒液上。
“我特意带回半坛,诸位且亲自品鉴一番。”扶苏大手一挥,示意侍女斟酒。
侍女捧着白玉酒壶,小心翼翼地给众人斟满。酒液清澈如泉,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卖相确实不错。
王潇潇端起酒杯,轻轻嗅了嗅,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美眸中闪过一丝好奇,红唇轻启,
“夫君,这酒……卖相倒是极好。”
言罢,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刹那间,一股火辣辣感觉自喉间直冲脑门,
王潇潇白皙脸颊瞬间染上两抹酡红,
“好……好烈的酒!”她忍不住惊呼,美眸中满是惊讶。
公子高几人见状,也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瞬间,一股热流在体内蔓延开来,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咳咳咳……”公子荣被呛得直咳嗽,眼泪都快出来了,“这酒……够劲儿!”
“好酒!”公子高眼睛一亮,忍不住拍案叫绝。
“大哥!这酒……定然不愁销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曾在北疆戍边,深知苦寒之地对烈酒需求,
“北疆苦寒,冬日更是滴水成冰,将士们若能饮上这等烈酒,定能驱散寒意,暖身壮骨。”
“夫君,这酒定会有人喜欢的。”王潇潇缓过劲儿来,笑意盈盈地说道,“你和几位小叔子准备如何分成?”
扶苏略一沉吟,目光扫过几位弟弟,缓缓开口:
“墨家出力甚多,需占三成,毕竟蒸馏器制造、改良,皆仰仗于他们。”
“五弟他们奔波劳碌,亦占三成。”
“东宫……便占三成吧,至于苏先生,占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