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开山当即俯首拜道:“蒙高将军不弃,老夫岂敢骄矜,愿以残躯,效犬马之劳。”
“快起来。”高楷连忙双手扶起,正色道,“老将军久经战阵,壮心不已,不必如此自谦。”
“如今,你我既为君臣,我自用人不疑。仍以老将军为秦州刺史,掌管军政之事。”
“望你我君臣戮力同心,成就一段佳话。”
丁开山喜不自胜,躬身道:“伏惟主上信重,老臣必粉身碎骨,以报恩德。”
君臣名分既定,丁开山当即下令,大开城门,迎骁骑入城。
梁三郎、杨烨二人等候多时,却不知高楷安危,已然焦急万分。
正要召集兵马,悍然攻城,忽见城门大开,此前那使者去而复返,拱手道:“奉主上之命,请二位入城。”
梁三郎将信将疑,拧眉道:“我家郎君如何了?”
使者笑道:“主上正与丁刺史君臣相宜,共商大事。”
梁三郎不敢置信道:“郎君竟已收降丁开山,取成纪,何其之速?”
不过区区半日,便拿下成纪,得一良将,更不费一兵一卒,尽取秦州六县之地,数十万军民。
如此轻描淡写、易如反掌,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杨烨忍不住赞叹道:“主上识人之能,睥睨天下之胆魄,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乍闻此事,他亦然心神震动。
完全未料到,高楷孤身一人,身无甲胄、手无兵械,仅凭一腔豪气,竟慑服城中千军万马,令骄兵俯首,老将低眉。
实在不可思议!
两人惊叹良久,方才随使者入城,一路行来,却见数万兵卒个个恭敬,全无半分傲气。
待迈入府衙,见高楷端坐上首,一将须发微白,正随侍在侧,不由拱手拜道。
“见过郎君\/主上。”
“起来吧。”高楷颔首一笑,“今日喜鹊登枝,不仅得一良将,更得一大州,当浮一大白。”
二人忙不迭地恭贺:“仰赖郎君\/主上运筹帷幄,算无遗策之功,为郎君\/主上贺!”
君臣三人叙话片刻,丁开山又将秦州六县,数十万军民之户籍图册、山川地理之貌,悉数奉上,毫无隐瞒。
杨烨感慨不尽:“主上,诚为不世出之雄主,必能扫平天下。”
待丁开山告退,梁三郎按耐不住心中疑惑,询问道。
“恕末将愚钝,郎君因何笃定,这丁开山并无狡诈设伏之心?”
杨烨亦然满脸好奇,期待主上解惑。
高楷微微一笑:“岂不闻心有灵犀?”
“心有灵犀?”两人疑惑更深,却见高楷拿起图册仔细翻阅,并无阐释之意,只好缄口不言。
心中却皆是惊叹,主上一言一行愈发难测了。
高楷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忽有一道红光飞来,落在金印之上,推动他气运越发深厚,不禁一笑。
“秦州既下,得数十万军民,不费吹灰之力。武州必不能守,可传檄而定。”
“如此,十州之地在望,征伐王威、一统陇右道,已是指日可待。”
……
且说丁开山回转府邸,正在堂中端坐,忽见屏风之后,转出一个少年道人,其人头戴莲花冠,面如冠玉,周身清气飘然。
正是纯阳道士。
“丁刺史投靠明主,又深得信重,当真可喜可贺。”他打个稽首,满脸笑意。
丁开山连忙拱手:“道长慧眼如炬,识天下英雄,老朽佩服。”
纯阳道士摇头道:“丁刺史谬赞了,小道孤陋寡闻,见识浅薄,何来慧眼。”
“倒是这高将军,直面千军万马,刀枪剑戟,仍怡然不惧。又对丁刺史委以重任,深信不疑,方才是慧眼识英才、胆魄过人。”
丁开山不觉颔首,转而问起一事:“道长师出崆峒派,本为主上之敌,为何尽释前嫌,劝我投靠主上?”
纯阳道士叹息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如今我派道统沉沦,弟子凋零,仅余小道一人,虽有前因,却不可不顾后果。”
“惟愿此番暗中相助,可消解几分煞气,令我派传承不灭。”
丁开山点头道:“既如此,道长何不出山辅佐主上?”
“以主上胸怀,必不会计较从前之事。”
纯阳道士摇头一笑:“我不喜凡尘俗事,只想寄身清风明月,逍遥山水之间,做个闲人隐士。”
“待夫人诞下子嗣,我自当飘然远去,不问世事。”
“朝游碧海、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俗事不萦于心,物我两忘。”丁开山赞叹道,“道长志存高远,老朽佩服。”
纯阳道士置之一笑,打个稽首,倏然不见踪影。
唯有茶香袅袅,留丁开山一人临窗深思。
……
天佑十一年,十月。
高楷率领三万大军,携大胜之势,与褚登善兵马汇合,兵临武州,覆津城下。
武州刺史震恐,城中军民尽皆畏惧。
自从高楷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秦州重镇,其间诸多事迹广为流传,引得世人一片惊叹。
“陇西城外,高楷口含天宪,一言诛杀妖道;成纪城中,高楷单人独骑,笑对千军万马而面不改色,不费一兵一卒,全据秦州六县,当真神人也!”
城楼之上,望着数万高军将士,纷至沓来,武州刺史又敬又畏,忍不住感叹道。
“生逢乱世,岂能明珠暗投,顽抗天军以致身死族灭?”
“传令,开城投降,我当上表,保城中军民性命无忧。”
“遵令!”身侧,一众守卒闻言,皆大松一口气,个个面露喜色,匆匆前往迎接大军入城。
武州刺史苦笑一声:“得民心者得天下,果然如此。”
得益于高楷此前严明军纪,绝不杀降卒,更与百姓秋毫无犯,因而声名远扬,城中军民并无丝毫抵抗,反而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覆津既下,武州其余二县,将利与盘堤,尽皆望风而降,区区一日之间,便改旗易帜,投身新主。
一时间,捷报频传,喜讯不断。
陇右道十二州,高楷已然坐拥兰、洮、河、叠、岷、宕、渭、成、秦、武十州之地,数百万军民,麾下文臣如云,武将如雨。
声势震动四方,传遍邻近诸道,更有众多隐士贤才来投,一时威名赫赫,广为传颂。
高楷求贤若渴,自是乐见其成,当即策马入覆津城,停留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