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珩无视他的神色,继续评判起来“陈忠的孙女没来吗”苏云昭有些犹豫该不该说,姜珩抬眼看向她,苏云昭凑近悄声说道“陈忠大人说他孙女一定定亲了,来不了了”姜珩强压着怒气“明年是选秀的年份,适龄女子皆得入宫,撂牌子后才可以自行婚配,陈忠这时候定亲,他这是在公然违抗皇命!”
“父皇息怒,老师只是不忍孙女入宫”姜珩神色缓和“罢了,你回去告诉他,再有下次,朕不仅砍他的头”姜炜领命,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只想对陈忠竖个大拇指,这是真头铁啊,待嫁秀女也敢私下定亲,若非父皇仁慈,陈家早已大祸临头。
“皇后,宜妃,你们先看着吧,朕和太子先回去了”姜珩也没心情继续看了,带着姜炜就走了,底下的人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看到皇上和太子离去,她们虽有些遗憾,但也放松了下来,如果是太子一人还好,皇上在的话压力骤升,众人纷纷行礼恭送,随后眼神不停地在人群中游移,看向被皇上刚刚夸奖过的女子,试图从中窥探出皇上和太子的喜好,也有人开始猜测她们是否能进青玄宫。
回到祈安殿姜珩终于可以发脾气了“你看看陈忠,他给朕说一句他孙女不想入宫就行了,朕难道会不答应吗?这个关头定亲,他这是挑衅皇权”姜炜拍拍姜珩的后背“父皇别生气了,毕竟和儿臣的老师,你罚了他,别人怎么看儿臣啊”说着端过予安呈上来的茶盏,轻声道“气大伤身”姜珩接过茶盏,深吸一口气,茶香萦绕,怒气稍减。他沉声道:“罢了,这次就暂且放过他。
姜珩也知道他罚了太子的讲师,对太子的名声不利,传出去会让朝臣们议论纷纷,也会让他们瞎猜测,觉得皇上和太子不和,到时候又一堆事“对了,今天可有看中的”姜珩想起今天的正事“朕看那柳如烟不错,只是尚书的女儿,身份还是低了点,你觉得呢”
姜炜思索片刻,回道“儿臣也觉得柳如烟才貌双全,但身份确是硬伤。不如给个侧妃?”姜珩点头,沉吟道:“侧妃倒也是个折中的法子,太子妃朕本属意陈忠的孙女,但她既已定亲,此事便作罢。”“实在没有合适的,柳如烟也当得起太子妃”姜炜仔细回想着“不成”姜珩摆摆手“太子妃需得德才兼备,身份显赫,方能镇得住青玄宫。柳如烟虽好,却非最佳人选。再细细考量吧。”
姜珩目光深远,轻抚桌边玉佩,思绪万千。“你今天不是说对那王氏有兴趣吗,觉得怎么样”姜炜微愣,随即回道:“王氏温婉贤淑,确有几分才情,但其家族势力薄弱,难以支撑太子妃之位。”姜珩想了想,还是不妥。又拿过画像仔细看着“周宁,你还有印象吗?”姜珩突然想起一人
“九门提督?”叫周宁的人实在太多,但最高官职的就是九门提督,姜珩点点头“朕听说他女儿今年刚及笄,才貌出众,也不知道今日来了没有”姜炜思索片刻,答道“儿臣记得,周宁之女确有才名,今日我们也没待多久,没注意。”姜珩无奈“让你母后一会宣周宁之女周琼华,兵部尚书之女柳如烟,王若兰以及户部侍郎之女李婉儿。
予安领命,连忙给皇后说了姜珩的安排,苏云昭留下几人后,宣布赏花宴结束,其余贵女们依次退下,殿内顿时安静许多。姜珩和姜炜这下看她们的目光更为专注,细细审视每一位留下的贵女。周琼华气质沉静,柳如烟温婉大方,王若兰娴静端庄,李婉儿灵动聪慧。四人各有千秋,却都难掩紧张之色。
姜珩不管她们私下是什么样的,但是在外,她们代表的是青玄宫,一丝差错都不能有,苏云昭开始问话,姜炜也一直在搭腔,姜珩有些犹豫,柳如烟是真不错,他一直看好柳如烟,她爹怎么就不往上干呢,右丞相的位置空了几年了。
若能提升其父地位,柳如烟或成最佳人选,但是她父亲又没有功绩,提升需有凭据,否则难以服众。姜珩心中权衡,目光落在周琼华身上,她虽年轻,却沉稳大气,或能胜任。苏云昭见状,轻声问道:“皇上,可有了决断?”姜珩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再观察几日,待有了定论,再行告知。”四人闻言,心中各异,却皆屏息静待。
“你们先回去吧”姜珩心中有了决断,准备和苏云昭,姜炜聊聊,听闻此话,四人纷纷行礼告退,走到外面时,四人便各自松了口气,李婉儿是最不紧张的,她父亲只是侍郎,她肯定不会是太子妃,侧妃都够呛,太子妃和侧妃就在她们三人中挑了,她也不敢随意和她人交好,她不确定谁能成为太子妃,现在与别人交好,万一当上太子妃的是另一人,岂不尴尬?
周琼华虽说沉稳,但毕竟刚刚及笄,心中难免忐忑,虽然她父亲是九门提督,但其她二人的身份也不差,王将军为大孟征战数年,兵部尚书也是皇上亲自提拔上来的,算是亲信,谁能当上太子妃还真说不好,看起来她身份最高,胜算最大,可当今皇后出身也不是很好,进宫后,家族被皇上打压成那个样子,皇后之位依旧做的稳稳的,可见皇上更看重个人才德。
柳如烟觉得自己胜算最大,皇上看起来对她很满意,毕竟她父亲也算皇上亲信,又是兵部尚书,地位稳固。王若兰则默默观察,心中盘算,虽父亲战功赫赫,但她知道父亲常年征战,身体多有伤病,族中又没有其他得力之人,这次太子妃之位她是最悬的。
四人心中各有算计,却都未表露,只默默回府,静候消息,府中众人也纷纷在分析其她竞争者的情况,对比着优势和劣势,只有李婉儿毫不在意,依旧和之前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每日读书赏花,不问世事。
“云昭,你怎么想”姜珩开口问道,苏云昭沉思片刻,轻声道“依臣妾所见,柳如烟才德兼备,父亲又是兵部尚书,身份也合适,周琼华沉稳,但年纪小了点,王若兰有战功背景,却家族单薄。”姜珩点点头,他原来也是觉得柳如烟合适,但兵部尚书在九门提督之下,地位略显不足,且九门提督掌京师安危
“炜儿,你觉得呢”姜炜思索片刻,沉声道:“儿臣以为,周琼华虽年轻,但其父掌京师要职,根基深厚,且她沉稳大气,堪当大任。柳如烟和王若兰各有优势,但家族背景或成隐忧”姜珩听罢,眉宇微扬,心中权衡再三“周琼华”姜炜和苏云昭对视一眼,知道了姜珩的意思“那其她两人呢”
姜珩敲着桌子仔细思索着“二人皆为侧妃”姜炜有些惊讶,父皇这是给他把兵营搬过来了?“那李婉儿?”姜珩轻笑,淡然道“李婉儿封为太子嫔”既无家族负担,又可安心陪伴太子,算是平衡各方势力。四人命运由此而定,各自前程,皆在今日之选。
“那就这样了,朕去写圣旨”姜珩起身,姜炜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儿臣想再纳一人”姜珩来了兴趣,难得姜炜主动开口,便问“是哪家姑娘?”“大理寺少卿之女,名唤沈清秋,甚是活泼”姜炜不知如何形容她,半天憋出来个活泼,姜珩闻言笑了笑““既如此,便一并写入圣旨,沈清秋封为太子良娣”姜炜连忙谢恩。
姜珩觉得好笑,但也没说什么“朕只说一点,莫因个人喜好误了正事,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每一步都需谨慎,你需明白轻重缓急。”姜炜点头应是“还有,长子必须是太子妃所出,关乎未来储君之位,切不可轻视”姜炜心中一凛,深知父皇所言极是,遂郑重承诺“儿臣铭记在心”
“好了,你和你母后再说说话,朕回祈安殿给你写圣旨了”姜珩抬步走向祈安殿,写圣旨时都有事惆怅,一眨眼,姜炜都要成家,了姜珩心中感慨万千,笔下却毫不迟疑,写了好几张,他感觉手腕都有些酸痛,姜炜是轻松了,难受的是他。“吩咐内务府,着手制作太子大婚婚服及各类仪仗用品,务必精工细作,不得有丝毫懈怠。”
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已近黄昏“予安,带人去宣旨”予安领命,迅速召集宣旨队伍,手持圣旨,步履庄严地走出祈安殿。夕阳余晖洒在宫墙上,映照出一派肃穆景象。姜珩目送他们离去,心中暗自祈祷,愿此次安排能为太子稳固根基。
走至周府停了下来,管家忙去里面喊人“周大人,皇上有旨,让周姑娘出来接旨吧”予安客气的对他笑着,这可是未来的国丈,周琼华跪在了前面,表面平静,内心却紧张,看了一眼父亲,父亲微微点头,示意她安心。
予安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九门提督周宁之女周琼华毓质名门,贤良淑德,性行温良,特册封为太子妃,于鸿启二十六年二月十四日举行大婚典礼,钦此。周姑娘接旨吧”予安轻轻的把圣旨放在了周琼华手上“公公一路过来累了吧,不如进来喝口茶”周琼华微笑着邀请,予安婉拒道:“多谢周姑娘好意,只是还有几道圣旨要宣,不敢耽误。”
“公公可否告知此次入宫的其他姐妹?”周琼华犹豫片刻,还是问了出来“皇上封了两位侧妃,一位太子嫔,一位太子良娣”周琼华听闻知感觉眼前一黑,皇上这是要逼死她吗,心中虽惊,却仍强颜欢笑,予安看她的样子还是悄声说道“皇上下了命令,太子妃未生下长子之前,青玄宫不进人”
周琼华闻言,心中稍安,但仍感压力重重“那奴才先告退了”予安行礼后转身离去,前往王府。周琼华目送予安背影消失,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父亲道:“父亲,女儿定不负皇恩。”周宁轻拍女儿肩膀,语重心长“安心准备大婚,族中人才辈出,我又是九门提督,你只需做好太子妃,不必忧心”周琼华点头。
王生虽说也姓王,但祖上因为一些问题,被划出了王氏,所以姜珩才敢用他,王生也心知肚明,与王氏其他人保持好距离“王大人,皇上有旨,是给王姑娘的”王生知道结果已经出来了,和王若兰对视一眼,皇上已经下旨了,她只能听天由命了,王若兰深吸一口气,跪下接旨。
予安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生之女王若兰才貌双全,聪慧贤德,品性端雅,特册封为太子侧妃,入宫时间待定,钦此。”王若兰双手接过圣旨,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入宫时间待定是什么意思?”一般不是太子大婚三月后就进宫吗,予安解释道“这是皇上的安排,奴才也不清楚,可能是看太子妃年龄太小,想让她多些时间准备吧。”
一说太子妃年龄小,王若兰就猜出来是谁了,周琼华,她比自己小两岁,却已是太子妃人选。心中暗叹命运不公,却也只能默默接受。她轻轻放下圣旨,抬头望向窗外,思绪万千。
“柳大人,皇上有旨给柳姑娘”柳如烟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跪下接旨,予安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柳远之女柳如烟才情出众,温婉贤淑,特册封为太子侧妃,入宫时间待定,钦此。”柳如烟接过圣旨,脸色有些难看,随即挂起笑脸,问起入宫时间待定一事,予安只能又解释一通,知道是周琼华是太子妃,有些绷不住,她能看出来皇上之前是属意她的,可惜父亲的官职不够显赫,终究错失良机。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皇命难违,只能暗自祈祷未来能得太子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