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案的调查已进入最后阶段,各方势力的角力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钦差大臣陈文远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艰难前行,试图拨开迷雾,找到真正的答案。然而,随着更多证据浮出水面,他发现这场案件背后隐藏着比贪腐更为险恶的政治斗争。
---
#### 陈文远的困境
经过数日的彻夜审阅和实地走访,陈文远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江南总督确实存在挪用公款的行为,但资金流向却异常复杂。一部分款项被用于地方建设,另一部分则流入了京城某些权贵的口袋。而更让陈文远感到棘手的是,这些资金的调配竟然与政务革新署的操作流程高度吻合。
“难道政务革新署真的参与其中?”陈文远喃喃自语,心中充满疑虑。
就在此时,他的副手李怀安走了进来,低声说道:“大人,我们刚刚从一名账房先生那里得到了新的证据。据他说,有几笔巨额款项是直接按照吴世璠的指示发放的。”
陈文远猛地抬起头:“吴世璠?你确定吗?”
李怀安点头:“千真万确。而且,他还提到,这些款项最终都转交给了几位京城的大臣。”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乱了陈文远原本的判断。如果吴世璠真的插手其中,那么整个案件的性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贪腐案,更是一场针对政务革新署的精心设计!
---
#### 吴世璠的反击
与此同时,吴世璠正通过秘密渠道密切关注着陈文远的一举一动。当他得知账房先生泄露了关键信息后,立刻采取行动。
“废物!我早就警告过你们要封住所有人的嘴!”吴世璠怒不可遏地拍桌而起,“现在倒好,连我的名字都被牵扯进去了!”
一名心腹战战兢兢地回答:“大人息怒,属下已经派人去处理那个账房先生了。不过……陈文远那边恐怕已经掌握了部分证据。”
吴世璠眯起眼睛,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提前启动第二套方案了。你马上联系我们在朝中的盟友,把这件事捅出去,就说政务革新署滥用职权、中饱私囊。这样一来,就算陈文远查出了什么,也会被认为是偏袒魏璎珞!”
那名心腹恍然大悟:“大人高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转移视线,还能借机打击魏璎珞的威信。”
吴世璠满意地点了点头:“记住,动作一定要快!我们必须赶在陈文远提交报告之前制造舆论压力。”
---
#### 张廷玉的警觉
张廷玉虽然表面上保持沉默,但私下里却对局势的发展保持着高度关注。当他收到关于吴世璠可能操控舆论的消息后,立即召集刘统勋商议对策。
“刘大人,看来吴世璠已经开始动手了。”张廷玉沉声说道,“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很可能会陷入被动。”
刘统勋皱眉分析道:“目前的情况来看,陈文远似乎掌握了一些不利于吴世璠的证据。但如果吴世璠抢先一步将矛头指向政务革新署,那么即便陈文远坚持公正,也难以扭转局面。”
张廷玉点了点头:“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继续搜集吴世璠的罪证;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舆论,避免政务革新署成为众矢之的。”
刘统勋提议道:“不如由您亲自上奏皇上,说明当前的复杂形势,并请求暂缓公布调查结果。这样既能争取时间,也能防止事态失控。”
张廷玉思索片刻后同意了这一建议:“好,就这么办。”
---
#### 魏璎珞的反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魏璎珞表现得异常冷静。她早已预料到吴世璠不会轻易罢休,因此提前布下了多道防线。
“娘娘,外面已经开始流传谣言,说政务革新署涉嫌贪腐。”傅恒急匆匆地赶来禀报。
魏璎珞微微一笑:“意料之中。吴世璠果然按捺不住了。”
傅恒担忧地问道:“娘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果任由谣言发酵,恐怕会对您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魏璎珞淡淡答道:“无妨。我早已安排人手搜集吴世璠的犯罪证据,现在正是亮剑的时候。”
她转身对身边的幕僚吩咐道:“传令下去,即刻公开一批政务革新署近期取得的成绩,包括清理积弊、改善民生的具体数据。同时,将吴世璠近年来的可疑行径整理成册,呈交给皇上。”
幕僚们齐声应诺,迅速展开行动。
---
#### 乾隆帝的抉择
当朝堂上的风波愈演愈烈时,乾隆帝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奏折。张廷玉请求暂缓公布调查结果,而魏璎珞则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揭露了吴世璠的种种劣迹。
“有趣。”乾隆帝看着桌上的奏折,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大家都想让我做最后的裁决啊。”
纪晓岚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您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乾隆帝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无论谁胜谁负,朕都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朝廷的稳定。传旨下去,召陈文远即刻回京述职,同时命六部九卿共同审议江南案的调查结果。”
纪晓岚闻言,顿时明白了皇上的用意:通过扩大审议范围,既可以平衡各方势力,又能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
#### 最后的博弈
随着乾隆帝的一纸诏书,江南案的调查正式进入尾声。然而,朝堂上的风暴却远未平息。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到来,而谁也不知道,这场博弈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