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静下的不安
霍廷川被封为“镇国公”后,表面上看,他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朝堂上的风声却并未因此平息。相反,随着张文远一案的尘埃落定,更多的隐秘线索逐渐浮出水面,指向了一个更为庞大的阴谋网络。
户部尚书林修远在呈递的密奏中提到,张文远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势力支持,而这股势力不仅渗透到了朝廷内部,还与北方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魏璎珞对此高度重视,命令锦衣卫秘密展开调查,同时嘱咐霍廷川保持警惕。
“霍将军,朕知道你刚从战场上归来,本该好好休养,但眼下局势复杂,恐怕还需要你多多费心。”魏璎珞语重心长地说道。
霍廷川点头应允,“臣明白,陛下放心,无论何时,臣都会竭尽全力护佑大清江山。”
尽管如此,霍廷川内心仍感到一丝隐忧。他隐约觉得,这次事件只是更大风暴的前奏,而真正的敌人尚未现身。
---
#### 意外的访客
一天深夜,霍府的大门突然被人敲响。守门的侍卫开门一看,竟是一个浑身湿透、满脸倦容的年轻人。此人自称是霍廷川昔日军中的副将赵怀安,因躲避追杀才冒险来到京城求见。
霍廷川闻讯立刻召见了赵怀安。在书房里,赵怀安压低声音说道:“将军,属下有要事禀报!北境战事结束后,我奉命留守雁门关,却发现军中有人私自勾结敌国,意图策反部分将士。属下察觉不对,便立即逃了出来,但他们一路追杀,如今已无路可退……”
霍廷川听罢,神色骤变。“你可有证据?”
赵怀安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给霍廷川,“这是我在叛徒营帐中找到的,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计划,包括如何利用边境驻军发动叛乱,以及配合敌国南侵的具体步骤。”
霍廷川接过密信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如果信中内容属实,那么整个北境防线都将陷入危险之中。更糟糕的是,这很可能意味着朝廷内部还有其他同党!
“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霍廷川沉吟片刻,对赵怀安说道,“你先留在府中养伤,切勿外出。我会尽快向陛下汇报,并联合锦衣卫彻查此事。”
---
#### 锦衣卫的秘密行动
次日清晨,霍廷川带着密信前往皇宫,将情况如实告知魏璎珞。听完他的陈述,魏璎珞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看来,我们的敌人比想象中更加狡猾。”她缓缓说道,“霍将军,你认为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霍廷川拱手答道:“臣建议分两步走。其一,由锦衣卫秘密监视所有涉案人员,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其二,派遣可靠将领前往北境接管防务,确保边疆稳定。”
魏璎珞点头赞同,“好,就按你说的办。朕会派锦衣卫指挥使陈玄策全权负责此案,你则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赶赴北境,重新整顿军务。”
---
#### 北境之行:险象环生
数日后,霍廷川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启程前往北境。一路上,他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因为赵怀安提供的线索表明,敌人的耳目可能已经遍布沿途各地。
果然,在进入雁门关附近的一片密林时,霍廷川的队伍遭遇了埋伏。一群蒙面刺客突然从树林中冲出,手持利刃直扑霍廷川而来。幸亏随行的士兵训练有素,迅速组成防御阵型,将刺客击退。
战斗结束后,霍廷川下令搜查刺客尸体,结果发现其中一人竟佩戴着锦衣卫的腰牌!这一发现让霍廷川心中一震——难道锦衣卫内部也出现了叛徒?
为了弄清真相,霍廷川决定加快行程,尽早抵达雁门关。与此同时,他暗中派人将消息传回京城,请魏璎珞彻查锦衣卫高层是否存在内鬼。
---
#### 雁门关的惊天秘密
当霍廷川终于抵达雁门关时,迎接他的却是一副诡异的场景。原本戒备森严的城池如今显得空荡冷清,连巡逻的士兵都寥寥无几。霍廷川敏锐地察觉到异样,当即下令封锁城门,并亲自带人搜查各处营帐。
很快,他们在一座偏僻的仓库中发现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粮草储备,这些物资的数量远远超出正常需求。更令人震惊的是,仓库深处还藏有一批伪造的官印和文书,显然是用来伪造朝廷命令的工具。
霍廷川意识到,这里已经成为叛军的重要据点。他立即将情况上报魏璎珞,并请求增援。然而,就在等待援军到来的过程中,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逼近……
---
#### 尾声:决战前夕
夜晚,霍廷川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漆黑的山峦。寒风吹过,带来阵阵肃杀之气。他知道,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生死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此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报告:“将军,探子刚刚传来消息,叛军主力正在向雁门关集结,预计三日内便会发起进攻!”
霍廷川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抹决然。“传令下去,全体将士严阵以待,务必守住雁门关!另外,速速将此消息送回京城,请陛下早做准备。”
亲兵领命而去,霍廷川独自伫立在城楼上,仿佛一尊雕塑般岿然不动。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守护北境,更是为了扞卫整个大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