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各方面蓬勃发展的同时,林羽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因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以及手工业、矿业等行业的兴盛,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现象逐渐显现,若不加以重视和治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大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百姓的生活质量。
林羽进宫面见李世民,忧心忡忡地进言道:“陛下,臣近日观察,发现我大唐如今虽繁华昌盛,但诸多地方的山林被过度砍伐,河流被污染,土地因挖矿等活动变得荒芜,长此以往,恐会引发天灾,破坏生态平衡,百姓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啊。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加强环境保护之事,守护我大唐的大好山河。”
李世民听后,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林羽,你所言甚是,朕此前未曾过多留意这些,如今听你一说,确感此事紧迫,你可有应对之策?”
林羽拱手回道:“陛下,臣确有思量。其一,可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法令,严禁滥砍滥伐,对山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保护。规定百姓如需砍伐树木,必须向官府申请,说明用途和砍伐数量,经官府审核批准后,方可按量砍伐,且需在规定时间内补种相应数量的树苗,确保山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二,针对河流污染问题,加强对各类工坊、矿场等排污的监管。责令他们建造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净化达标后才可排放,对于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坊、矿场,予以严厉的惩处,情节严重者,责令其停产整顿甚至吊销经营许可。同时,鼓励百姓爱护河流,对举报污染行为的百姓给予奖励。”
“其三,对于矿业开采,制定严格的规范。要求矿主在开采前需提交详细的开采计划,包括如何避免破坏周边土地、如何进行生态修复等内容,官府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工。开采过程中,监督其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尽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开采结束后,必须将土地恢复至可耕种或适宜自然生态的状态。”
李世民听后,觉得林羽的提议很是周全,当即下令让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将这些环保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
林羽先是组织了一批官员和有经验的工匠,组成巡查队伍,不定期地对各地的山林、河流、矿场等地进行巡查,确保各项环保法令能得到严格执行。
在山林保护方面,起初一些百姓不理解为何砍树变得如此麻烦,仍有偷偷砍伐的情况发生。林羽便亲自到乡村去宣传解释:“各位乡亲,山林是我们的宝库呀,它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提供木材,若是随意砍伐,日后没了树木,遇到暴雨就会引发泥石流,干旱时也没水可用了。按规定申请砍树并补种树苗,既能满足咱们的需求,又能让山林一直繁茂下去,这可是为咱自己和子孙后代造福啊。”
在林羽的耐心劝导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遵守规定,主动申请砍树并积极补种树苗。许多山林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又恢复了郁郁葱葱的景象,山林中的野生动物也逐渐增多,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对于河流污染治理,那些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坊、矿场,在巡查队伍的严格监管下,不少都受到了惩处。有一家造纸工坊,为了节省成本,偷偷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河水变得浑浊发臭,周边的百姓苦不堪言。巡查队伍发现后,当即责令其停产整顿,并按照法令进行了罚款。工坊主在认识到错误后,花费重金建造了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河水又慢慢恢复了清澈。
矿业开采方面,矿主们在严格的规范要求下,也逐渐重视起生态修复工作。以往开采完矿山后留下的一片片荒芜之地,如今在矿主们的努力下,通过填土、种草、植树等方式,逐渐恢复了生机,有的地方甚至重新变成了可耕种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