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山村的一处静谧角落,赵庸亲自为婉柔选了一块风水极佳之地,准备秘密发丧。他神情悲痛,双眼红肿,数日来未曾合眼,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
周正带着几个忠诚的侍卫,默默挖着墓穴,动作缓慢而沉重。每铲下的一抔土,仿佛都砸在赵庸的心上。
待墓穴挖好,赵庸轻轻抱起婉柔的遗体,她的面容依旧安详,只是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暖与笑意。赵庸缓缓将她放入墓穴,眼中泪水决堤,顺着脸颊滑落。
“婉柔,你一生伴我左右,为我分忧解难,却因我遭此横祸……是我无能,没能保护好你。”赵庸声音颤抖,泣不成声。
侍卫们皆低头落泪,不敢直视这悲痛的场景。
赵庸俯下身,轻轻抚摸婉柔的脸庞,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入心底。“婉柔,你安心去吧,我定会杀尽魔族,为你报仇雪恨,还赤焰国一片安宁。”
随后,赵庸亲自拿起铲子,一铲一铲地将土填入墓穴。每填一铲,他的心就像被撕裂一次。
埋葬好婉柔后,赵庸让人立起一块墓碑。他伫立在碑前,久久凝视,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
片刻后,赵庸缓缓转身,从侍卫手中接过笔墨,在墓碑上题下一句诗:“红颜香消情难逝,誓灭魔族祭卿魂。”
写罢,他将笔掷于地,扑通一声跪地,双手掩面,放声大哭。哭声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与悲愤。
“婉柔,你在天之灵若能听见,便保佑我早日成功,让我为你报仇,为赤焰国讨回公道。我定不负你,不负这天下苍生。”赵庸对着墓碑,默默许下心愿,泪水浸湿了脚下的土地。
此时,山间微风轻拂,仿佛是婉柔在回应他的誓言,赵庸站起身来,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复仇的决心更加坚定不移。
夜幕笼罩着小山村,赵庸独自坐在简陋的屋舍中,桌上的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佛映出往昔与婉柔相处的点点滴滴。
“陛下,您看这花,开得多美。”婉柔手持一朵娇艳的桃花,笑语嫣然,宛如春日里最明媚的阳光。那是在赤焰国的御花园中,春日繁花似锦,婉柔穿梭在花丛间,像个灵动的仙子。
赵庸微笑着走向她,轻轻捋去她发间的花瓣,说道:“再美的花,也不及爱妃一笑。”婉柔脸颊绯红,娇嗔道:“陛下就会哄臣妾开心。”说着,她调皮地将手中的桃花插在赵庸的发冠上,“陛下,您这样看起来可真有趣。”
赵庸佯装生气,伸手去抓婉柔,“爱妃竟敢如此捉弄朕,看朕怎么罚你。”婉柔咯咯笑着,如乳燕般轻盈地躲开,在花丛中穿梭。赵庸在后面佯装追赶不上,故意气喘吁吁,“爱妃,别跑啦,朕认输。”婉柔这才停下,跑回赵庸身边,靠在他怀里,两人相视而笑,笑声在花园中回荡。
还有一次,夏日的夜晚,繁星点点。婉柔与赵庸漫步在宫殿的回廊上。婉柔抬头望着星空,眼中满是憧憬,“陛下,您说天上的星星,是不是每一颗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愿望?”
赵庸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握住她的手,“爱妃若有愿望,尽管说与朕听,朕定帮你实现。”婉柔歪着头,思索片刻,“臣妾希望陛下能一直这般陪伴着臣妾,赤焰国永远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赵庸将她拥入怀中,“爱妃心怀天下,实乃赤焰国之福。朕定不负爱妃所望。”婉柔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感动与爱意,“陛下,有您这句话,臣妾便知足了。”
回忆至此,赵庸的泪水夺眶而出。曾经的美好历历在目,如今却天人永隔。“婉柔,朕好想你,若能重来,朕定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伤害。”赵庸喃喃自语,对着空荡荡的房间,仿佛婉柔还在身边。
这时,周正轻轻推门而入,看到赵庸沉浸在悲痛中,心中不忍。“陛下,还请节哀。娘娘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您如此消沉。当务之急,是早日夺回赤焰国,为娘娘报仇。”
赵庸缓缓抬起头,擦去泪水,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周正,你说得对。朕不能再沉浸在悲痛中,朕要为婉柔,为赤焰国,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