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与苏婉清并肩走在离开村庄的小道上,道路两旁的草丛中,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开放着,微风拂过,轻轻摇曳,似在无声地送别。
苏婉清轻蹙秀眉,眼中满是疑惑,转头望向钟离,轻声问道:“钟离先生,这村子本是我们打算歇脚之处,为何如今却要匆匆离开?是这村子有何不妥吗?”
钟离神色平静,目光平视前方,淡然开口:“非是村子不妥。你我修士身份已现,村民知晓后,态度定会因敬畏而改变。我不喜他人因身份差距而对我毕恭毕敬,如此相处,失了真诚,倒不如离去。”
苏婉清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理解。
她莲步轻移,衣袂随风飘动,发丝也在风中轻轻飞舞。“钟离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又要重新寻觅安身之所了。”
钟离微微抬头,望向天边那一抹淡淡的云彩,缓缓说道:“无妨,修仙之路本就漂泊不定,随心而行,何处不可为家。”
苏婉清听后,心中对钟离的洒脱与淡然又多了几分钦佩,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与钟离继续沿着小道前行,身影渐渐消失在道路的尽头,只留下一路被惊扰的草丛轻轻晃动,似在诉说着他们离去的故事。
钟离的灵觉似无形的涓涓细流,缓缓在这乡间小路的周遭蔓延开来,敏锐地感知着微风的轻拂、垂柳的摇曳,还有身旁苏婉清那细微的气息变化。
他心中沉稳地思索着,修仙之路漫长,与同道之人的交流亦如这旅程,充满未知与收获。
钟离步伐轻盈且沉稳,每一步落下,脚下的土地仿佛感应到那若有若无的灵力波动,似是微微颤动着回应。
他一袭长衫随风而动,衣袂翩翩,宛如灵动的灵羽在风中舒展。
他面容平和,双眸深邃,眼眸中的灵韵如星子闪烁,透着淡然与睿智,仿若超脱尘世的仙者俯瞰凡间琐事。
苏婉清的灵觉仿若灵动的萤虫,在周围的空气中跳跃闪烁,她感受着钟离身上那独特的气息,心中满是好奇与探究。
她轻移莲步,那姿态优雅得如同在水面上滑行的天鹅,每一步都带着自然的韵律。
她的呼吸轻柔而均匀,恰似微风拂过花朵,胸脯微微起伏,带动着衣衫轻轻摆动。
她那白皙胜雪的肌肤,在阳光的映照下,似是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如羊脂玉般温润。
苏婉清眼眸明亮如星,恰似澄澈的秋水,其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她轻移莲步,衣袂飘飘,悄然挪至钟离身畔,微微仰头,朱唇轻启,声如夜莺婉转:“钟离先生,您学识渊博,婉清心中满是好奇,您于这世间诸般技艺,究竟通晓多少?”其语调轻快,音色清脆悦耳,带着少女的灵动与对知识的渴望。
钟离神色平和淡然,一袭长衫随风而动,步伐不疾不徐,宛如闲云野鹤在天地间自在遨游。
他垂眸,长睫在眼睑下落下一片阴影,轻声回应:“世间技艺繁杂,我不过略知皮毛而已。”声音语调舒缓,语速适中,似古钟低鸣,透着仙风道骨的超脱。
苏婉清微微歪头,一缕如墨的青丝从耳畔滑落,垂落于白皙的肩头,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更添几分娇俏动人。
她眨了眨眼睛,好奇之意愈浓,追问道:“听闻奇门遁甲之术神秘莫测,先生可有所涉猎?”
钟离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幽远,仿若能穿透岁月的重重迷雾,直达往昔研学之时。
他缓声道:“奇门遁甲,布局精妙绝伦,似星罗棋布,暗藏玄机。我曾于静谧幽室之中,挑灯夜读,研习一二,略通其理。”
苏婉清眼中兴致盎然,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璀璨夺目。
她双手交叠于身前,轻轻晃动着身姿,又问:“那岐黄之术呢?可会以医术救人?”
钟离双手负于身后,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傲然屹立。
他微微眯眼,似在回忆过往行医救人的点滴,缓声道:“岐黄医道,关乎生死命脉,犹如在悬崖边行走,需慎之又慎。我虽曾在古籍医典中探寻,知晓些许,却不敢称精通。”
苏婉清轻启朱唇,贝齿微露,嘴角上扬,笑语盈盈:“先生如此谦逊,可在婉清看来,先生似乎什么都懂,却又什么都不关心,该不会……”说到此处,苏婉清话语戛然而止,只是目光带着一丝探究与猜疑,静静地看着钟离。
她的眼神中仿佛有两簇小火苗在跳跃,试图从钟离的表情中找到答案,呼吸也不自觉地微微一滞,像是怕惊扰了这微妙的气氛。
钟离微微一怔,仿若一阵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泛起一丝涟漪。
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似春风拂过湖面,泛起浅浅涟漪,却未发一言,只是坦然地迎着苏婉清的目光,任由她心中的猜测肆意蔓延。
他的眼眸中灵韵依旧,平静无波,仿佛世间的一切猜疑都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安宁。
两人就这样一路谈天说地,虽有片刻的沉默与微妙的气氛流转,但笑语依旧相伴,在这乡间小道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也留下了一段段关于求知与猜测、分享与沉默的别样记忆。
路旁的垂柳依旧随风轻舞,似是在为他们的对话打着无声的节拍,那沙沙的声响,像是自然的低语,融入他们的交流之中。
钟离的灵觉仿若细密的灵丝,悠悠地在周遭的天地间编织蔓延,敏锐地捕捉着每一缕微风的轻抚,每一片树叶的摇曳,以及身旁苏婉清那如星芒般微弱却又独特的气息波动。
他心中仿若深邃的幽潭,沉稳地泛起丝丝思索的涟漪,暗自思忖着这自然的盛景之中,或许隐匿着天地至理与修仙妙法的微妙契合,值得用心去探寻、去感悟。
钟离步伐轻盈且舒缓,似闲云在天际悠然飘动,每一步落下,脚下的土地仿佛因他体内那幽微若隐的灵力涟漪而微微颤栗,仿若在敬畏地回应着他的靠近。
他一袭玄黑色长衫随风翩翩舞动,衣袂猎猎作响,恰似灵动的灵雀舒展华羽,却未激荡起丝毫张扬的灵力风暴。
他面容平和宁静,仿若古画中的仙者,双眸深邃如夜空寒星,眼眸中的灵韵恰似星子闪烁明灭,透着超凡脱俗的淡然与深邃睿智的洞察。
偶尔,他目光流转,仿若灵犀一动,嘴角似有灵觉悄然牵动,泛起一抹浅淡如春风拂过湖面的浅笑,那笑容里,满是对这自然造化的赞赏与敬畏。
苏婉清的灵觉宛如闪烁的灵萤,在周围的灵息中轻盈跳跃,她真切地感受着钟离身上那如巍峨青山般沉稳又独特的气息,心中恰似春日花园里被春风撩动的繁花,满是好奇与探究的欲念。
她轻移莲步,那姿态优雅得仿若在月光下粼粼湖面上滑行的天鹅,每一步都踏出自然的韵律,裙摆微微拂动,似有灵雾在其间袅袅升腾。
她的呼吸轻柔而匀净,恰似清晨花瓣上滑落的露珠,胸脯微微起伏,带动着衣衫如灵波般轻轻荡漾。
她那白皙胜雪的肌肤,在暖日的映照下,仿若凝脂美玉散发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晕,透着冰清玉洁的仙风气质。
两人一路悠然行至一处山崖之下,仿若误闯了一座由自然之神精心雕琢的梦幻仙境。
眼前,青山巍峨耸立,仿若大地挺起的不屈脊梁,山体被郁郁葱葱的林木严密覆盖,那浓郁的翠色,恰似一块由灵泉滋养的巨大翡翠,在阳光的倾洒下,闪烁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仿若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自然的伟力。
山腰间,缭绕着丝丝缕缕的云雾,仿若仙女舞动的轻柔纱幔,随风缓缓摇曳生姿,时而将山峰温柔地遮掩,时而又羞涩地露出一角,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韵味。
微风轻柔地拂过山林,枝叶沙沙作响,仿若山林在低吟着古老的歌谣。
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而过,溪水如天真烂漫的孩童,欢呼雀跃地奔腾嬉戏。
水底的石子与沙砾圆润光滑,清晰可见,仿佛被时光与溪水精心摩挲。
偶尔能瞧见几尾小鱼,在水中灵动地穿梭游弋,它们身上的鳞片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仿若灵动的精灵在水中欢快舞蹈。
溪边,繁花似锦,红的似火,燃烧着热烈的激情;粉的像霞,晕染着温柔的梦幻;白的若雪,散发着纯洁的宁静。
一丛丛、一簇簇,肆意地绽放着生命的绚烂,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仿若在向这世间倾诉着它们的娇艳与喜悦。
苏婉清微微轻嗅,那淡雅的花香仿若灵息萦绕鼻尖,令她心旷神怡,不自觉地微微闭上眼睛,沉浸在这美妙的嗅觉盛宴之中。
钟离的脚步仿若被施了定身咒,戛然而止,他的脚步被眼前这如梦如幻的景色深深吸引,仿若被磁石牢牢吸附,再也挪不动分毫。
他那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山水的秀丽,灵韵闪烁,仿若在与这自然之景进行着一场无声而深邃的灵魂对话。
他的身姿愈发挺拔,仿若与这青山融为一体,成为这自然画卷中的一抹永恒的墨痕。
苏婉清亦随之停步,她那明亮的眼眸中满是好奇,先是灵动地环顾四周,而后将目光落在钟离身上,微微歪头,一缕青丝垂落脸颊,更添几分俏皮。
她朱唇轻启,轻声问道:“钟离先生,为何突然停下脚步?可是此处有何特殊之处?”
钟离微微转头,神色淡然,缓声道:“婉清姑娘,你看这山水相依,草木葱茏,此乃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其中蕴含天地灵气,值得驻足欣赏。”
苏婉清心中暗自腹诽:钟离先生这行事风格,还真是洒脱不羁,全凭心意,说停就停,当真令人捉摸不透。
但她嘴上却应道:“先生所言极是,这等美景,确实不应匆匆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