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身边陆卫民情绪波动,陆明川这位贴心的好大哥瞬间上线。
以后请叫他,善解人意陆明川!
“老三,别想太多,以后有大哥在呢!”
陆卫民闻言眼眶红红的,陆明川甚至听见了他吸了吸鼻子。
陆明川一度怀疑,自己演得的太好了,这以后要是真相大白了,陆卫民还能接受吗?
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儿喽!
牛车慢慢驶出靠山屯,起初王大林跟李勇两人还一脸兴奋,可走到半路,他俩就兴奋不起来了。
牛车拉着一千斤鱼,已经很重了,再坐上四个人肯定走不快。
大队长看着牛车的速度,就急的不行。
大家都知道,卖货要趁早,去了才能卖个好价钱。
像他们现在比走着快不了几分的速度,何时才能到公社,真是急死人了!
于是乎,大队长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四个人走路,帮忙推着牛车往前走。
效果的确显着,老牛行驶的速度比原来提高不少,但这样做也是有缺点的,特别费鞋。
这一路,四人不但没觉出冷,反而走出一身汗。
紧赶慢赶,总算是八点多赶到了公社收购站!
每年到了年底,供销社是最忙的时候,而收购站这时候却闲了下来。
但他们的工作压力仍然不小,上面根据情况会给他们规定任务,如果任务完成了万事大吉,完不成就只剩下发愁了!
就比如红旗公社的收购站,他们今年上面给他们下达的任务比去年高上两成。
粮食跟土特产都好说,唯独肉类不好搞。
毕竟公社下面的村子,分下去多少任务猪都是有数的,高出来的这两成,让他们从哪去偷去。
尤其是现在,春节将至,上面一个劲儿的催,弄得收购站的孟站长,一个头两个大。
今儿收购站刚开门,孟站长在门口急得来回踱步,猛地一抬头,便看见昨儿过来卖野猪肉的大爷赶着牛车又过来了。
而且,他还看见,那牛车上装着满满当当的大竹筐,孟站长心中一喜,难道是他想得那样……
“诶呦,牛大爷,今儿这又拉过来啥呀!”
此刻的孟站长,上赶着迎上去打招呼,一点架子都没有。
他已经一连半个月守在第一线了,如果今年完不成任务,上头没准会让他挪挪窝。
他早就得到了消息,副站长前段时间给领导送了一支上年份的老山参,上面就等着抓他的小辫子呢!
这个节骨眼上,只要完成任务,他这个位置就稳了!
牛老根昨天过来这个孟站长就在,今儿看见他还在就有点纳闷,但他也没想过拿乔,凑过去笑着说道:“孟站长,好东西,你过来看了就知道了!”
孟站长迫不及待的走到跟前,只是扒拉开第一个竹筐,看见里面十斤多重的哲罗,一双眼都瞪圆了。
“乖乖,现在都啥时候了,还能捕到这宝贝!”
他心中大喜,扭头朝着站里头一个小伙子就喊道:“小赵赶紧的沏壶好茶,让牛大爷他们进屋歇歇脚!”
大队长这时候上前说道:“且慢,孟站长,我是靠山屯的大队长李成军,喝水先不忙,先把正事忙完再说!”
这可是全村的大事,他作为大队长那是一点也不敢马虎。
“那行吧!一看大队长就是个负责的人,我打开天窗说亮话,今年上面的任务重,作为站长我们也的确是需要这些鱼。你看这么办行不行,全部按今年鱼类收购的最高价!”
按说红旗公社没有挨着江,往年收购鱼类最多也就是百八十斤,可没听说哪个大队能捕到这么多鱼的。
今儿这个靠山屯大队,可真是把他给震惊到了。
大队长看了牛老根一眼,又看了一眼王大林,两人都朝着他点点头。
路上三人都商量好了,到时候看大队长眼色行事,只不过他们没料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直接卖最高价,他自然是乐意的。
“行吧!就按孟站长说的办,这些鱼我们提前分好了,现在就可以称重了!”
“好好好,一看就知道靠山屯的人都实诚,以后凡是收靠山屯的山货,都比别人的高三分钱。”
“过来几个人,帮忙卸车,牛大爷您带着那两位小兄弟先进屋暖和暖和,我帮跟大队长一起盯着就行!”
牛老根摆摆手说道:“不差这一会儿,我正好抽袋烟!”
“来抽我的,大队长也来一根,两位小兄弟……”
这位孟站长,一看就知道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一圈下来,把四个人全照顾到了。
牛老根跟大队长全点上了,王大林跟李勇不抽烟,将烟别在了耳朵上。
收购站的人动作很快,一边过秤,一边记录。
其实,昨天在大队部,张会计已经带人将重量称好了,每种鱼有多少斤,大队长这里都有数。
村里人干啥事都特别细心,尤其是跟钱打交道的事。
全程大队长眼都不带眨的,就怕有人偷偷藏下一条鱼,回村跟张会计对不上账。
结果斤数出来,大队长上前一看,上面的斤数跟他手中的一模一样,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哲罗鱼二百八十六斤每斤一块二,法罗鱼一百二十五斤每斤八毛,白鲢鱼一百六十二斤每斤三毛五,山鲶鱼一百八十斤每斤四毛五,鳌花鱼五十五斤每斤两块。
一共是六百九十块零九毛。
大队长拿着这些钱,来回数了三遍,这才小心翼翼的放进棉袄内侧的兜里,上面还钉着两个扣子,钱放在这里,是长了翅膀也飞不了。
孟站长热情的招呼他们四个进屋喝茶,这才知道四个人半夜里出来的,又让职工出去,给他们每人要了一碗热面条。
大队长这人,别看私下里爱贪小便宜,但公事上从来不敢马虎,多一分他不敢要,少一分他也不干。
刚才孟站长给结了六百九十一块钱,多出来的那一毛,大队长死活都不肯要,他就是这么与众不同的一个人。
离开收购站的时候,王大林两脚像是踩着云彩,这些鱼一共卖了六百九十块钱,他单独得一成就是六十九块。
乖乖,他王大林从小到大,到可从来没挣过这么多钱。
靠山屯地处偏僻,地里产出也不高,每年交完公粮,剩下的粮食分到每户,勉强够一家人吃,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拿出去卖。
再加上这些年人们在大队干活,干啥都讲究集体,讲究平均分配,慢慢的就连采山货村民们都不积极了,
村民们没有进项,家里自然没有积蓄,靠山屯就越来越穷。
今儿卖得这些鱼看着钱不少,但是分到每家每户也就几块钱而已。
别以为这只是几块钱,在村民们眼里,几块钱也是难得,毕竟在这寒冬腊月里,从哪找一天能挣几块钱的活计去。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