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正月初八,洛阳
洛阳的风雪渐止,但寒意仍然萦绕不去。街头虽然恢复了一些热闹的景象,但太师府的阴影依然让整个城池如履薄冰。此刻,城中的几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太师府的暖阁中,炉火熊熊,驱散了室外的寒意。董卓倚坐在主座上,大口喝酒,眼中满是醉意与贪婪。他的面前,貂蝉身着轻纱舞衣,轻柔起舞。她的舞姿如水波般曼妙,笛声悠扬,恍若将整个暖阁笼罩在一片虚幻的温柔中。
“太师,小女子斗胆献上一曲,聊表敬意,还请大人恕罪。”貂蝉轻声说道,声音柔弱如风中细语。
董卓哈哈大笑:“美人儿,哪里用得着赎罪?本太师就喜欢你的模样!这样的曲子,日日奏一回也不嫌多!”
貂蝉微微垂眸,目光中带着一抹羞怯,又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
站在一旁的吕布双手抱着方天画戟,原本冷漠的眼神不知何时落在了貂蝉的身上。他看着她纤弱的身影,眼中隐隐透出一抹异样的情绪,但很快又移开了视线,冷冷盯向别处。
一曲终了,董卓站起身,大笑着走到貂蝉身边,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从今日起,你就留在本太师身边,好好伺候我!”
貂蝉微微一颤,低头说道:“谢太师恩典,小女子定竭尽全力,侍奉大人。”
吕布看着这一幕,眉头微皱,眼神中闪过一抹不快。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抱拳道:“义父,如今局势复杂,外有诸侯联军蠢蠢欲动,您是否该多留意军务?”
董卓不耐烦地挥手:“吕布,你也太过小心了!那些乌合之众算得了什么?只要有你在,本太师还怕什么?”
吕布低声答道:“义父放心,有我在,必保洛阳无忧。”
貂蝉轻声说道:“太师雄才大略,必可平定四海,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能在您身边伺候,是小女子一生的荣幸。”
董卓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满脸笑意地将目光转向貂蝉,仿佛已经完全沉浸在笛音与美人之中。而吕布则因为貂蝉提及“雄才大略”露出微微的不屑。
夜晚的洛阳,寒风依旧刺骨。嬴无尘隐藏在屋顶,目光如鹰隼般紧盯着太师府。他已经连续多日观察,却迟迟没有找到潜入的机会。
“防备果然更加森严了。”嬴无尘低声自语,眉头微皱。他的伤势虽然好转,但胸口的疼痛依旧提醒着他上次行动的失败。
就在他打算撤离时,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进入了他的视线。那人披着斗篷,脚步匆匆,时不时回头张望,明显带着某种心虚的谨慎。
嬴无尘眼神一亮,心中暗道:“这人形迹可疑,莫非是在传递什么重要情报?”
他不动声色地从屋顶跃下,悄然尾随在那人身后。信使一路小心翼翼地穿过几条巷子,最终来到了尚书府附近的街道。嬴无尘隐藏在暗处,看到信使左右张望了一番,确认没有尾随者后,迅速翻墙消失在尚书府内。
嬴无尘目光微微一凝,心中暗道:“尚书府?王允……忘忧阁被烧,王允与董卓水火不容,难道这人与王允有关?”
他沉思片刻,觉得直接潜入尚书府并不妥当,于是悄然退回自己的藏身之处,准备进一步调查王允的动向。
夜色笼罩下,王允府内一片寂静。书房内灯火昏黄,一名阎王殿的探子悄然送来一封密信呈给王允。信中只有寥寥几句,却清楚地传递了重要信息:
“成功接近,计划进行。催促集结,内外合力,勿失良机。”
“尚书大人,这是从太师府传出的最新情报。”探子低声说道。
王允随即点了点头:“貂蝉已成功接近董卓,计划第一步算是顺利完成。”
探子低声补充:“不过,董卓对她极为宠爱,吕布似乎也对她另眼相看。是否需要加强对吕布的关注?”
王允略作思索,说道:“吕布虽骁勇善战,但心性自负。若能让他对董卓心生不满,局势便可轻松许多。你们继续安排暗线,随时将太师府的动向传递出来。”
随后轻轻叹息,将信笺丢入烛火中,火光映得他眉头深锁。他低声喃喃:“曹孟德,你的动作若再慢一步,这场棋局可就难以为继了。”
探子领命离去。王允随即将另一封信交给一名信使,低声嘱咐:“此信送往陈留曹孟德处,告诉他,洛阳的计划已经展开。务必催促诸侯联军尽快行动,避免给董卓更多时间调整兵力。”
信使拱手领命,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王允望着窗外漆黑的天空,心中暗自祈祷:“但愿曹孟德能够明白时机的重要性。若外部力量不能及时配合,我们便是孤注一掷。”
嬴无尘回到藏身处,重新梳理刚刚看到的情况。他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直觉告诉他,王允一定与当前局势有关,而这或许正是他进入太师府寻找道德经正本的机会。
“王允,你与董卓的矛盾,或许能为我所用。”嬴无尘握紧了腰间的刀,目光冰冷,“既然你们都想搅乱这池浑水,那我不介意借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