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怀揣着分家的文书,步履轻快地回到了九十五号院的耳房。一进门,他便高声呼唤着妹妹何雨水,让她去后院找许来娣玩耍。安排好妹妹后,何雨柱转身蹬上那辆略显破旧的三轮车,朝着目的地进发。
他先去了一家又一家的破烂商店,仔细询问各种物品的价格。经过一番比较和讨价还价,何雨柱终于买到了一杆秤和一个小鼓。这两件工具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切准备就绪,何雨柱蹬着三轮车,朝着东交民巷的方向驶去。一路上,他心情愉悦,对今天的收获充满期待。
到了东交民巷,何雨柱停好三轮车,开始有节奏地打起小鼓,并高声呼喊:“破烂的卖!收旧书旧报纸啦!”他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突然,一个外国人的声音传来:“收破烂的,三轮车过来一下!”何雨柱听到喊声,连忙蹬着三轮车朝声音的方向驶去。
来到那个外国人身前,何雨柱礼貌地问道:“先生,您有什么事吗?”外国人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们要回国了,你把这些东西都收了吧。”说完,他带着何雨柱来到一个院子里。
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旧物品,有书籍、报纸、衣物等等。何雨柱粗略看了一眼,心里估算了一下,然后对那个外国人说:“这么一堆,我能给您一千块钱,您看行不行?”
那个外国人一听,喜出望外,连忙点头说:“可以可以!那钱是现在付还是等会儿付呢?”何雨柱想了想,回答道:“等我拉完一车,就付一车的钱。”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何雨柱开始动手装车。他把一件件物品整齐地堆放在三轮车上,不一会儿,三轮车就被装得满满当当。
装完车后,何雨柱看了看剩下的东西,又给了那个外国人两百块钱,作为这部分物品的收购费用。
最后,何雨柱蹬着装满破烂的三轮车,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何雨柱急匆匆地赶回家,像一阵风似的,他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进家门,他便迅速将所有东西都搬进地窖里,仿佛这些东西是什么珍贵的宝物一般。放好之后,他甚至来不及喘口气,转身又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东交民巷的院子。
到了院子,他熟练地将车装满,这次的货物比上次还要多一些。装满后,他付了三百块钱,然后马不停蹄地蹬着三轮车往回赶。回到院里,他迅速卸下东西,又一次折返东交民巷的院子。
这一次,他装的是烤箱和一些家具,同样付了三百块钱。一切都显得那么紧凑而有序,何雨柱的动作迅速而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当他再次回到院子时,这次的东西明显少了许多。他不紧不慢地将剩余的物品装上三轮车,一边装,一边还和旁边的外国人闲聊起来。
“你怎么也要回国啊?”何雨柱好奇地问道。
那个外国人耸了耸肩,无奈地说:“你们现在的执政党对我们太不友好了,所以我们才决定回国的。”
何雨柱听了,心中有些疑惑,他追问道:“那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上次那个英国人也是这么说的。”
外国人似乎对何雨柱的问题感到有些意外,他反问道:“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何雨柱点了点头,回答道:“前几天我给英国人大卫·史密斯干了两天活,他给了我一英镑,我这才知道的。而且,在我们现在的党领导下,生活可比以前强多了。现在起码不用担心一出门就冲撞了什么惹不起的人,给自己家招来灾祸了。”
那个外国人一脸不满地抱怨道:“你们的执政党或许对你们很不错,但对我们来说,简直糟糕透顶!你们难道不记得以前吗?我们这里根本不允许你们进入!可后来他们进了城,就开始肆意破坏,砸墙、闹事!紧接着,部队也开进来了,从那时候起,我们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抓起来!”
何雨柱听了,不以为然地反驳道:“你们也太矫情了吧!要是你们不犯法,谁会没事抓你们啊?以前给你们那么多特权,让你们作威作福,现在大家一视同仁了,你们反倒受不了了?真是贱人就是矫情!”说完,何雨柱便不再理会那个外国人,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等把车装好后,何雨柱挑出最好的两百块钱递给对方,然后蹬着三轮车回家去了。
当何雨柱回到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他把车上的东西随意卸在门口,然后提着书和报纸走进耳房,将它们放在桌子上,这才回到正房。
此时,何大清、李树桃和何雨水正在摆放饭菜,见何雨柱回来了,何大清随口问道:“柱子,你刚才干啥去了?”
何雨柱一脸兴奋地对父亲何大清说:“爹,我去东交民巷收破烂啦!门口还有个地窖,我都搬空啦!”接着,他好奇地问道:“爹,你明天上班吗?”
何大清微笑着回答:“明天不上班,娄半城给我放了三天假呢。我得先送你太姥爷和舅姥爷回去,然后和你二叔二婶回一趟娘家。明天下午回来后,我就收拾铺子,准备开摊啦!”
何雨柱眼睛一亮,连忙问道:“爹,那我明天是不是还能出去转一圈啊?”
何大清点点头,说道:“柱子,你明天要是有空,就到铺子那边来,教教爹和你二叔拉拉面、刀削面什么的,把你会的白案手艺都教教我们,好让你二叔开摊时能用得上。”
说完,何大清便开始给自己倒上酒,就着折箩,美滋滋地喝了起来。何雨柱见状,也不闲着,顺手拿起一个馒头,就着折箩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吃得饱饱的。
酒足饭饱后,何雨柱喊上妹妹何雨水,一起回到耳房。何雨水洗完脚后,爬上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