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蔡全无和徐慧真三人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先给何雨柱十万块钱。徐慧真对何雨柱说:“桌椅板凳、盘子碗筷这些东西,等下个月分红的时候再给你吧。”说完,她便让何雨柱到后面的正房去休息。
何雨柱来到正房后,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开始研究起了昊天塔里的墨家机关城图纸。他心想:“我都已经过来四个多月了,却只炼制好了一座铁匠铺,这速度也太慢了吧!想当年,我可是渡劫期的大能啊!”
然而,经过一番研究,何雨柱发现自己目前的实力似乎还不足以完成更复杂的机关制造。他不禁感叹道:“唉,看来不到练气五层,我还真是做不了太多事情啊!”于是,他无奈地放下了图纸。
何雨柱又开始了他那习惯性的摆烂行为,但没过多久,他突然想起了英国报纸上鼓吹的计算机技术突破。据说,正是因为这项技术的突破,才使得他们在信息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计算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竟然能比咱们的算盘还厉害,甚至比紫微斗数还要厉害?”何雨柱越想越好奇,决定去寻找一下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想到这里,何雨柱立刻催动法力,运用紫微斗数进行推算,想要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计算机的图纸。经过一番推算,他惊讶地发现,原来计算机的图纸竟然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
然后,何雨柱急匆匆地赶到后院,找到何大清并向他索要汽车钥匙。拿到钥匙后,他迅速启动汽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回九十五号院。
一到家,何雨柱顾不上休息,径直奔向地窖。他在昏暗的地窖里一通翻找,终于找到了一张登有最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和差分机图纸的报纸,以及一本 1920 年出版的、介绍火车发展简史和最新式火车突破的书籍。这本书的书页已经泛黄,上面还画着几张各个年代的火车图纸,仿佛在诉说着火车发展的历程。
何雨柱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整理好,然后把地窖里所有的书和报纸都装进了汽车里。接着,他驾车前往六十多号院,打开屋子,将这些资料搬进去妥善放置。
完成这一切后,何雨柱马不停蹄地再次开车来到正阳门铺子后院。他把汽车开进院子里,停好后,将钥匙交还给何大清。
就在这时,何大清突然对何雨柱说:“柱子啊,你看你这白案功夫如此厉害,能不能教教爹和你二叔啊?”何雨柱爽快地答应道:“行啊,没问题!”
于是,何雨柱带着何大清和蔡全无来到厨房,先教他们如何和面。他详细地讲解了和拉面、刀削面以及抻面的技巧,并亲自示范了每一个步骤。何大清和蔡全无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何雨柱都一一耐心解答。
讲解完后,何雨柱开始动手和起面来。他熟练地将面粉倒入面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手揉、搓、捏,不一会儿,一团光滑的面团就出现在眼前。接着,他又和好另外两团面,分别放在三个面盆里。
和完面后,何雨柱便让面团静置一会儿,等待其变的软化。而何大清和蔡全无则去准备明天客人上门的菜肴了。
何大清正在家中忙碌地准备做菜,而蔡全无则蹬着三轮车出门去买菜了。这时,何雨柱告诉蔡全无家里的面也不多了,蔡全无应了一声“知道了,柱子”,然后便匆匆离去。
何雨柱见蔡全无离开后,闲来无事,便顺手拿起桌上的报纸,翻看起来。突然,他的目光被报纸上的一张计算机构造图吸引住了。他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觉得这图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难嘛!于是,他将报纸收起来,准备晚上有时间的时候再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这个计算机到底比算盘厉害多少。
接着,何雨柱又随手翻了翻另一本介绍火车的书。他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火车头可真大啊,估计怎么也得有一百多吨重吧!就算一吨铁只值十万块钱,那这火车头的成本都得要一千万呢!而且,要找个地方加工这火车头,还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呢!更别说修铁路的费用了,那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何雨柱越想越觉得这火车的造价高得吓人,他不禁感叹道:“他母亲的,这得多少钱啊!”他想起曾经听何大清说过,在他还在谭家当奴才的时候,有一次,一帮人请铁路局的人吃饭,好像当时听说一公里铁路就要十几万两白银呢!
他大爷的,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啊!就算把我们全家都卖了,恐怕也修不起一公里的铁路啊!过两天就算去找军管会,估计也没什么用。算了,先不管这些了,还是先把计算机制造出来看看,到底有没有他们在报纸上吹嘘得那么厉害再说吧!
这时候,估计面也差不多醒好了。我看了看,蔡全无也买回来一三轮车的菜,后面还跟着三辆三轮车,车上都拉着满满的面呢!何雨柱、何大清和蔡全无三个窝脖一起把面卸到了粮库里。然后,蔡全无付了三千块钱的运费和帮忙卸货的费用,这才把那三个窝脖给打发走了。
何雨柱叫何大清和蔡全无过来,说道:“爹、二叔,现在面估计差不多了,你们先过来看看我怎么拉拉面。”何大清和蔡全无听了,就赶紧跑到做面的地方去了。
何雨柱从盆里先把拉面的面给拿了出来,洗干净了手。接着,他开始把面团分成了三块,然后耐心地教他们如何拉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