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玥第一反应就是,帝后信佛常态,常态,没啥好惊讶的,她学着皇后一般给方丈行了礼,跪坐在方丈面前的蒲团上。
然后,方丈开始诵经。
看似专心诵经的方丈,注意力全都落在苏玥身上,果然如此。
苏玥听不懂诵些什么也不信佛,但尊重,陪着就是,不过,听着听着倒也净心。
这一听就到了中午,皇后宫里准备了午饭,王妃,她和周女士,四人一起用餐,期间没有试探盘问就真的是跟皇后让人传话那样,纯粹就是聊天。
苏玥都有些蒙的,她预料了许多的情况都没出现,皇后真就是喜欢见她?见着她心情好?
午饭后皇后年纪大要午休,她和周女士才离宫,毫无意外的,出宫时,皇后和南沐宸的亲娘王妃都给了不少东西。
“娘,你和那位王妃聊什么?”
“就聊孩子呗,她想听沐宸和哲彦在峡谷生活的事,我把知道的都说给她听,做为一个当娘的,看得出来她是真想听。你那边怎样?”
“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就去佛堂听一个老和尚念佛经,一听就一上午。”
母女俩都陷入沉默了,猜想不出来皇宫里的几位是何意思。
在苏玥和周幸澜回府的同时,苏平安被召进宫,还是在御书房,有皇帝,唐赫,南沐宸,还有两个军械锻造处的人。
还有他送上去原版的军弩和后做出来的两把仿制品。
心中有数了,苏平安上前跪下见礼,“参见陛下。”
“宣平侯平身。”皇帝呵呵地笑了两声,显然心情相当好,“你交与唐大将军的兵器很好,现已成功复制出来两把,威力是现有弩箭的五倍以上,苏卿,你的功劳甚大。”
“陛下过奖,微臣之前并不知晓我东魏军中并无此类弩箭,是以没有在得到此物之时第一时间上交,若非那日听了陛下与大将军谈论军备之事,臣还蒙在鼓里,臣有罪,请陛下责罚。”苏平安不敢平身,跪伏得更低更尊敬了。
“你一介读书人并不通军械之事,不怪你,你有功,朕当赏,苏卿可有想要的?”
等的就是您这句啊,陛下。
不然,苏平安能冒险把这个军弩给上交了?万不可能的,好在皇帝没有刨根问底东西是哪来的,他大概也清楚唐赫在其中也帮忙周旋了。
皇帝赏赐你推拒了是为不敬,可贪心了脑袋也容易不保。
苏平安惶恐且诚恳地说道,“臣住着陛下赐的大宅子,拿着朝廷俸禄,臣有今日皆是陛下所赐,臣知足。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女婚事。”
“苏卿是想主旨赐婚?这有何难?”
不!不不!苏平安一磕到底。
“陛下,臣子嗣不旺,膝下只得一儿一女,虽生在农家,臣也如珠如宝把他们捧在手里养大,陛下要赏赐微臣,那微臣斗胆求陛下赐臣的儿子苏泽及女儿苏玥婚姻自主的旨意一道。”
“……”皇帝嘴角抽了两抽,“好你个苏平安,朕难道是那种不顾及臣工以及当事人感受而胡乱赐婚之人?”
“陛下明鉴,微臣并非此意。”
哼!皇帝倒也没有真生气,对于有用之人他还是挺宽容的。
“皇祖父息怒,还请皇祖父成全宣平侯的一片爱子之心。”
南沐宸知道未来老丈人此举多半是防着他,可转念一想,他与小玥儿两情相悦,这道旨意不会是障碍。
唐赫知道,这是苏平安防着女儿被赐婚,他知道自家外孙的心思,但苏平安所求他也得帮,至于外孙,如果连个姑娘的心都拿不下,不娶也罢。
唐赫小声在皇帝耳边说道,“陛下,宣平侯此举是体谅国库并不充裕,但又不能拒绝陛下赏赐,只能选了这个大恩,不然陛下赏赐他金银还是别的?”
皇帝淡淡地斜了唐赫一眼,他能看不出唐赫帮着苏平安要旨意?
不过,金银国库是没有的,有也不宽裕,赏赐别的也不合适的,他还在科考,官身不方便现在给,看来这道旨意也合适。
赏吧,亲孙子求情,还有苏平安和唐大将军的面子也得给。
何况就在刚才,皇后宫里已经着人送来了那老和尚的话,原话是‘苏家于东魏有大益’,他还想苏平安给东魏带来更多好处呢。
老和尚的预言一向灵验,皇帝十成十相信的,对于有用之人提的一点小要求满足了又何妨,也没要别的,就要一道防着被赐婚的旨意。
他很爱做媒?不,他只会给他心尖尖的两个孙子赐婚,其余大臣家里的若不是求到跟前,才懒得管。
至于小七看上苏家丫头的事,不信苏家会不要这荣华富贵。
“朕准了,洪多余,拟旨。”
“谢陛下!”苏平安心情舒爽了。
谢完了皇帝,又对南沐宸和唐赫拱手致意。
这位皇帝不是昏庸之辈,准了旨意就不会对他秋后算账,苏平安冒险就冒这一次,以后老实做人。
拿到圣旨赶紧告退。
皇帝哼了一声,打发了老亲家和宝贝孙子,才去皇后宫里听听镇国寺的老和尚具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