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缓缓点头:
“然也。主上连下金牌,命我罢兵回朝。昨夜我已遣使回信,称贼势未除,请求宽限时日。”
他冷笑一声,“料想那位陛下见此回书,定要勃然大怒。”
张嶷沉声道:
“皇命难违。我等此番擅自拒诏东征,于理不合……丞相打算如何应对?”
姜维哼了一声,目中喷火:
“我等血战沙场,为蜀汉开疆拓土。皇帝不体恤嘉奖也就罢了,反而连下诏书斥责丞相‘擅权专兵’!如此昏庸,自绝于人!”
“正是!”廖立愤愤道。
“丞相起兵东征,节节胜利,偏有人嫉贤妒能,在陛下面前进谗。这等昏君佞臣,留之何用!”
杨仪抬手虚按,沉声道:
“诸位息怒。刘禅昏聩,我本不欲走到今日这步。但他一意罔顾国事,险些坏我大计,已不容再姑息。”
他目光环视厅中诸将,语气变得格外坚定:
“我已决意,即刻率一支精锐回师蜀都,清君侧,匡扶社稷!”
此言出口,厅内众人心头都是一震。
哪怕他们早有心理准备,此刻听杨仪亲口说出“清君侧”这等字样,仍不禁热血上涌。
姜维霍然起身,拜倒道:
“末将谨率先追随!丞相但有号令,我等万死不辞!”
其余将领亦纷纷起身,抱拳拜服:“愿随丞相,扫清奸佞!”
杨仪缓缓起身,走到悬挂墙上的蜀地图前,盯着西方的蜀都位置,沉声道:
“我拟选一万精锐无当飞军,星夜兼程,直取成都!”
“区区一万,会否太少?”
张嶷有些担忧。
杨仪胸有成竹地笑道:
“一万铁骑,轻装急行,足矣。何况蜀都守军多是我提拔过的将领,他们如何取舍,你等昨夜也都看到了。”
姜维会意点头:
“丞相所言极是。江陵校场之誓,三军将士皆愿奉丞相马首是瞻。”
“况且……”
杨仪目中厉色一闪,“此番回师,非为篡逆夺位,而是匡扶社稷,重整纲纪!我们只清君侧,除去奸臣,逼刘禅收回成命,重新举国同心北伐!”
“丞相英明!”
众将齐声称赞。
杨仪继续道:“姜维。”
“末将在!”
姜维立刻起身抱拳。
“东线诸军,我打算交由你暂领,”
杨仪郑重道,“江陵新附之地,需要驻军稳固守备,东吴那边虽议和,也要防其反复。你率本部兵马镇守江陵,务必保我后方无虞!”
姜维闻言一怔:
“丞相不带末将同去?”
杨仪微笑着拍了拍姜维肩膀:
“伯约,你是我蜀汉栋梁,本相离不开你。但东线局面同样需要你坐镇。我去蜀都,此处大军尚须有主心骨。”
“你留下统帅诸将,若吴军违约生乱,斩无赦!待我清除内患,再率兵东来,会合你一举荡平吴贼!”
姜维眼含敬意,朗声道:
“丞相放心!末将在江陵待命,誓不使东线生变!”
杨仪满意地点点头,又嘱托张嶷、廖立等:
“尔等各领本部兵马,听从姜维节制,共守江陵,不得有误!”
众将轰然领命。
计议已定,杨仪当即传下军令,挑选一万骁骑无当飞军,由亲信大将马岱率领,随同自己连夜拔营西返。
与此同时,他也派出快马报往蜀中,联络朝中密切拥护自己的将领,请他们伺机而动,接应自己入城。
深夜,江陵城西门悄然开启。一队队披坚执锐的铁骑肃然而出,在月色掩映下沿官道急驰西进。
蜀汉蜀都成都,金殿之上气氛肃杀。后主刘禅高坐龙椅,脸上带着一丝嘲弄的冷笑。
殿中群臣屏息以待,只听内侍尖声宣读手中奏书:
“杨仪上书陛下:江东贼势尚炽,臣等无功不敢擅退,恳请陛下宽限时日,待拔除吴寇,再班师回朝……”
奏书字句恭谨,唯末尾却透着“不破东吴终不收兵”的坚决。
刘禅听完,果然冷哼一声,语含讥诮:“果真如此!朕倒要看看,他杨仪还想如何放肆!”
说罢,他将杨仪奏书往案上一掷,阴阳怪气地对群臣道:
“诸位爱卿,此乃杨丞相回复。你们也听见了,他是何等口气!”
话音未落,朝堂之上已有数名大臣按捺不住跳了出来。尚书令蒋琬首先指着奏书大骂:
“杨仪目无圣上,擅权专断,藐视诏令,当诛!”
侍中董允紧随其后,怒声道:
“此獠大逆不道,简直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费祎亦摇头叹息:
“想那诸葛丞相在世之时,杨仪不过一偏裨小臣,如今窃居高位便如此狂妄?实乃社稷之祸!”
群臣七嘴八舌,纷纷斥责杨仪“忘恩负义”、“擅权犯上”,言辞极尽苛刻。
刘禅脸色铁青,越听越怒,猛然一拍御案:
“放肆!朕在此,轮得到你们在这聒噪?”
满殿顿时静了下来。
刘禅气得胸膛起伏,厉声喝道:
“传朕旨意!杨仪抗诏不尊,目无君父,即刻再下金牌一道,命他三日内罢兵回朝!”
“如违,此逆贼以谋逆论处,诛九族!”
“陛下圣明!”
蒋琬等人齐齐顿首山呼。内侍连忙奉命拟旨去了。
正当此时,忽有一名黄门侍郎面带惶急,小步上前道:
“陛下,臣有要事回禀!”
“讲!”刘禅挥袖道。
那黄门侍郎偷瞥了一眼殿中群臣,斟酌着禀道:
“据西凉传来的急报……曹魏朝廷近闻我朝与杨仪不睦,竟……竟公开放出消息,称赞杨仪乃经天纬地之才,替他扬言抱不平。”
“什么?”
刘禅一愣。底下群臣也哗然骚动起来。刘禅喝问:
“魏国赞扬杨仪?此话怎讲?”
黄门侍郎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继续道:
“魏廷有人言,陛下猜忌贤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说……”
他顿了顿,低声续道,“还说杨丞相曾与魏国暗通款曲,和魏廷多位重臣皆有往来。”
“陛下,朝中已传言杨丞相暗受魏国贿赂,否则他麾下百货堂缘何频将货物销往曹魏?”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岂有此理!”刘禅霍地站起,气得浑身发抖,“杨仪竟敢卖国投敌?!”
蒋琬等人也纷纷瞠目结舌。
须臾,蒋琬反应过来,高声道:
“杨仪狼子野心,原来如此!陛下明鉴,此人居心叵测,实乃蜀汉败类啊!”
董允亦咬牙切齿:
“难怪他敢如此胆大妄为,原来背后早投靠了曹贼!”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将杨仪数落得不堪。
刘禅怒火中烧,再不做他想,厉声道:
“来人!听旨!杨仪勾结仇国,意图不轨,即刻削其一切官职爵位,待其回朝,朕要亲自审问治罪!”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