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祖屋内。
裴青云正躺在一张靠椅上,捧着一本书,神态说不出得悠闲。
从镇邪司出来,裴青云虽然没有插手粮运的问题,但裴天荣的一举一动,他都一清二楚。
裴家接手李家之后,原本的一套运行方式,已然不适应现在的裴家。
当初李家在运输这一块,除了少数贵重物品,粮食的运输都是依赖于镖局。
妖灾未爆发之前,李家可以凭借着少量多次的运输方式,将粮食销售到郡城之中。
这样运输方式的好处在于。
哪怕李家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失,也可以通过镖局索赔。另外,这种运输方式也不容易引起其他世家的觊觎。
但这个运输方式也有着固有的弱点。
它的运输成本,比一次性运输要高上许多。
再说要是遇上如今这种状况,李家这种运输方式也不适宜。
裴青云也想过,要不要仿效前世,实行裴家物流。
他感觉这次或许就是一个契机。
前世有法治,物流安全无忧,拼得就是一个服务、质量、态度、速度。
这个世界不同,裴家想要做自己的物流,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在乌阳县中,裴家的实力是够了。
但在乌阳县之外的众多世家眼中,裴家只是一个普通的三流世家。
所以,裴家必须秀一秀胳膊,露一露大腿。
具体怎么秀,那就比较讲究了。
在裴青云看来,打嘴炮是最没用的。
裴家总不能不可能对外说,有几位五脏
武者、有多少神力武者,甚至为了展露实力,特意透露出修为境界。
好比前世,国与国之间,强不强都是靠打出来的。
天天宣传武器有多牛,结果打起来就拉胯。
这样有个毛的威慑力。
所以,裴青云绝对借助这次运粮的机会,打出裴家的威名。
八万担粮食,价值二十八万两白银。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那些三流世家和一些有实力的劫匪势力,能够视若无睹?
在裴青云看来,其中多半世家会蠢蠢欲动,但真正出手的应该还是少数。
而裴青云的目标,正是这极少数世家。
还有什么能比一场酣畅淋漓的镇压来得令人震撼。
不多时,一张名单出现在了裴青云手中。
这张名单正是押运粮食的出行人员。
为了保证这趟押运的安全,裴天荣不仅安排了一支裴家的护卫队,还安排裴天林这位五脏武者,作为随行人员。
这样的配置下,哪怕真发生劫掠事件,裴家也足以应付。
毕竟,在不公开押运货物的情况下,哪怕被其他势力哪怕发现了,也不大可能五脏武者都倾巢而出。
到时就算是能击退对方,但震慑力明显不够。
这却与裴青云的计划不符。
只有五脏之血,才完美达到他的目的。
就在出发的前夕,裴青云找到了裴天荣,将自己的计划阐述了一遍。
这让裴天荣大为震惊。
他没有想到,自家老祖竟然要玩这么大。
裴天荣惊讶道,“老祖,真要这么做?”
裴青云眼眸中迸发出一道寒光,沉声道,“这方法虽然血腥了些,但也是最快展现我裴家在金淮郡周边的影响力,也是难得的一次一劳永逸的办法。同时,我裴家也能借助这个机会打开乌阳县,乃至周边外县的市场。”
听裴青云这么一说,裴天荣也陷入了深思。
对此,裴青云心中也早有预料。裴天荣做事擅长稳打稳扎,这样的行事风格,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若不是有着前世经验,裴青云多半也是以裴天荣这般方式行事。
世家从来不是争一时之力,而是血脉的延续,家族世代长存。
所以,世家起起落落,却能长存于世。
裴青云这种激进的方式,则是好坏参半。
俗话说,风险与机遇并存。
当初,王阳若不是对裴家生出强烈的贪婪之心,也不会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甚至王家为了保命,更是成了裴家的附属家族。
裴家会不会落得这个下场,也未尝可知?
但很快,裴天荣就想明白了。老祖这么做,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以老祖五脏后期的修为,再加上天林这么一位五脏武者,哪怕遇上外县资深三流世家,裴家最差也能全身而退。
若是普通的三流世家或者三流势力,那正好让裴家立威。
裴天荣心悦诚服道,“老祖,您说得对,是天荣的思想太落后了。这次有您亲自坐镇,我裴家一定能凯巡而归。”
裴青云神情严肃道,“人员安排上,我看了一下,基本没有多大问题。有一些疏漏,我会亲自调整。你立刻安排人,让人在金河县、金陵县附近传播我裴家押粮的消息,押粮数目要模糊些,记住不要太刻意。”
“我就不相信,他们听到这个消息,能够视而不见。”
说到这里,裴青云眼中也多了一丝戏谑。他这招以身为诱饵,就不信鱼儿不上钩。
一旁的裴天荣,却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第一次感受到,自家老祖的腹黑。
……
在裴天荣的安排下,裴家探子们分头出发,踏上去各县的路上。
裴青云这边则是将押粮的出发时间,向延后了两个时辰。
他需要给各大世家反应的时间,但也不能给各大世家,留有足够准备的充足时间。
今夜注定有牺牲,但裴青云也不想自家护卫队伤亡太大。
两个时辰后,裴家探子也分别来到了金河县以及金陵县。
此时刚到酉时。
由于是冬天的缘故,这个时间点天色渐暗。
好在,现在正是饭点时间。裴家探子们
按照计划,迅速进入各大酒楼大堂就餐。
在酒过三巡之后,探子们涨红了脸,眼神迷离,有一搭没一搭说着粮食的事。
虽然没有明确说运粮数目和时间,但也给人一种无限遐想。
在探子们有意无意的推动下,裴家押运粮食的消息,无意间进入他金河县、金陵县各大世家耳中。
甚至一些不入流世家,也都打起了这批粮食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