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挺感谢卫柏那孩子的。
蔓蔓来了柳城后,看着比在京城自在了不少,但其实还是习惯性封闭自己。
直到有了那个“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上学”的男同学,蔓蔓才像小时候一样鲜活了起来。
友谊也好,小悸动也罢,在谢木蔓身上出现,都挺珍贵。
下山比上山快,五点多,三个人到了停车场。
王姐目送于莉上了宾利,才拉着吴如馨上车。
上了车,王姐才露出一脸不可置信:“吴老师,你知道那女人是谁吗?”
吴如馨:“知道啊,我儿子同学她姨妈。”
王姐:“那是栖云庭的老总!”
她第一眼见这个女人就觉得面熟,后来听到“于莉”这个名字才反应过来。
那不是栖云庭集团的老总吗?经常在柳城新闻上出现。
吴如馨也惊讶:“年纪轻轻的,可真厉害。”
王姐:“你咋看着这么平静?”
吴如馨:“她给她外甥女安排的车是迈巴赫,背的包一百多万,难道还能是个工薪阶层?”
当然了,有钱没钱的倒不咋重要,关键是真俊啊!
……
上车后,于莉走了会儿神,拿起手机想给于薇发消息,说说谢木蔓最近的变化,想了想,又退出了对话框。
自己的亲姐姐自己清楚,于薇不是不在意蔓蔓,只是一直学不会以合适的方式跟蔓蔓相处。
母女俩这几年一直别着劲儿呢,她还是别添乱了。
心里装着事儿,想到情绪一向内敛的外甥女最近经常露出小梨涡,不由又开心起来。
只要不犯法,蔓蔓因为什么而开心,她就支持什么。
至于于薇……她来应付!反正她从小应付到大,比蔓蔓还多十几年经验呢!
上了趟山,烧了次香,于莉心情大好。
驱车回到公司。
栖云庭集团在柳城有独立物业,是位于柳城cbd的一整栋楼。
总共36层,其中12楼以下都租了出去。
停车场停下宾利,一身休闲装的于莉径直走向电梯,直达顶楼。
朱助理看出她心情很好,趁机问道:“于总,市场部陈部长……”
于莉打断:“让他六点过来。”
朱助理立即应声。
市场部半年度总结及计划做得有问题,于总在会议上痛骂陈部长,紧接着又晾了好几天。
要不是于总今天心情好,这事儿还不指定能不能过得去呢。
至于于总为什么心情大好,朱助理也能猜到几分。
肯定跟于总的小外甥女,谢小姐有关。
说起来,自从谢小姐来到柳城,于总有好心情的时候可比以前多多了。
可惜高考即将来临,谢小姐很快就会离开,到时候,他们这些人的苦日子,就又要来了……
朱助理安慰自己,小于总虽然工作拼脾气大,但可比大于总于薇好伺候多了。
栖云庭集团是私企,于家姐妹两人分别占股35%、30%。
占30%的是于莉,占35%的那位,则是于莉的姐姐,于薇。
于薇基本不过问栖云庭的经营管理,朱助理也只在前年见过于薇一次,对那种惊人的冷意至今难忘。
想到于薇,朱助理突然就对于莉充满了感恩。
这位再怎么变态,最起码还算是个人。
……
这个周末,准考生们过得各有千秋。
有人按照平时节奏照常学习,有人出去疯玩了两天,有人在家补了整整两天的觉。
周一。
一进静学教室,就看到黑板上不知被谁写了一行大字——
“倒计时——5天”。
卫柏莞尔。
这半年过得可真快,距离高考只有5天了啊。
他心中毫无紧迫紧张,却有着意料之外的期待。
卫柏,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来吧!
上午第一节课,老王走进静学教室。
溜达了一趟,意满离。
离开106,在走廊上碰见年级主任。
“几号喊楼?”老王问。
“3号,”年级主任低声道,“就明天。”
老王惊讶:“我以为你会说不让喊了呢。”
年级主任:“哪年让喊了?哪年都不让喊,哪年都喊起来了。”
老王:“昂,我懂。”
年级主任哼哼唧唧:“再说了,我说了又不算,人家高一高二都悄摸排练半个月了。”
老王笑。
想起去年、前年,他也带着卫柏他们跟着闹腾。
正值青春年少,这时候不整点“少年意气”“热血青春”的事儿,还能什么时候整?
“明晚喊楼,那得让孩子们都来上晚自习啊。”老王也压着声音说话。
年级主任摆摆手:“我都安排好了。”
这种事儿通知起来,得讲究方式方法。
外头两人说着喊楼的事儿,到了课间,106教室里也在说着这事儿呢。
“是不是快喊楼了!”李鑫一脸激动,“我准备好旗了,到时候咱哥几个举着旗下去跑几圈!”
季玲玲想了想,说道:“到现在都没动静,不会又不让喊了吧?”
教室里瞬间一片唉声叹气:“别啊,我都盼了好久了。”
“不让喊也喊!我从家带个喇叭,我先喊!”
梁元正严肃道:“学校不让喊,就不能喊!”
李鑫笑撞他:“到时候把你给捆起来,省得你添乱!”
教室里嘻嘻哈哈,走廊上,卫柏和谢木蔓也说这事儿呢。
“去年高考喊楼,我还拿着喇叭喊过学长学姐加油呢,”卫柏问道,“当时你在学校吗?”
谢木蔓摇摇头:“那时候我不上晚自习。”
卫柏点头:“也是。”
“那你这几天可一定要在学校,别错过喊楼。”
那种积极热烈的气氛特别感染人,而且也能释放压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在静学教室里,两个班又紧靠着,如果喊楼,他或许可以站到谢同学的身边,跟她一起肆意呐喊!
想想就很期待。
谢木蔓勾起唇:“嗯嗯!”
她从没参与过喊楼这种活动,也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的,但此刻,她对这件事情非常好奇。
是学校组织共同喊口号吗?还是大家自发形成的自由宣泄?
这种活动,应该不需要以班级为单位吧?
侧头看向身边的某只小乌龟,她心底的期待逐渐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