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国的煤炭储量,位居蓝星第一,品质还很好。
武安国已有很多火力发电站,供电量还算充足,但刘光洪觉得,使用煤炭发电,太浪费资源,而且不够环保,他想研制一款纯净版可控反应堆。
仗着宗师级理工技能,借鉴老外的反应堆技术,使用神机百炼、大罗洞观,刘光洪研制纯净版可控反应堆的时候,如有神助一般。
“给系统充能,每天在四合院待一分钟就够了。”
“时速三万六千公里,我从逍遥山庄飞到北城,只需十分钟左右。”
超音速飞行,会有音爆之声?
风之意境之力,可以消除空气阻力。
空间意境之力,也能消除空气阻力。
空气阻力都没了,自然不存在风声。
潜心研究十余天,刘光洪成功研制出初代纯净版可控反应堆。
暗赞大罗洞观、神机百炼的强大,刘光洪给武安国,炼制了十八台纯净版可控反应堆。
武安国的九个州,每个州一台纯净版可控反应堆就够了,每个州准备两台,就算坏了一台,也还有一台纯净版可控反应堆备用。
一台纯净版可控反应堆的发电量,只需百十分之一,就能满足现阶段一州所需。
随着工厂的增加,家用电器数量的增长,用电量也会不断飞增。
“武安国人少地多,每个州打造一个超级综合区,在超级综合区周围,修建民用住房,民用住房的外围,用于种植和养殖。”
“一环综合区,二环居民区,三环农业种植养殖区。”
“如此一来,去厂里上班不远,去外面种地也不远,家人天天见面,有利于家庭关系。”
关系再好的人,长时间不联系,也会形同陌路。
按照刘光洪的想法,一环超级综合区,以工业区为主,包含学校、医院、商场等。
以一千万人的工作生活所需,刘光洪开始计算污水管道内径、电缆内径......
“污水管道的内径增加一倍,电缆内径也增加一倍......”
用了几天时间,刘光洪搞定州城规划的大致方案,随后上官桀等人完成细节。
建造超级州城,涉及的东西太多,单靠他一个人,给他几年时间,都搞不定设计图。
为了加快速度,刘光洪使用双全手之蓝手,给几千人增加理论知识。
随后的大半个月,回顾前世记忆的刘光洪,站在台上畅想未来,台下的几千精英讨论、计算、记录,超级州城的规划图,越来越完善。
“水电气网路等基础设施都考虑到了,还留了很多余量,武安国的新州城项目,可以启动了。”
刘光洪亲自出手,制作了九种别墅的设计图。
“九种款式的民用别墅够用了,挨着的民用别墅,都建成一样。”
“武安国现在的人还不多,也才两百多万户,房子免费更换,似乎不太合适。”
“武安银行提供无息贷款,有压力才有动力,成本价就行。”
武安国百姓的住房,几乎全是免费提供的,说得直白一点,住在武安国的百姓,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名义上都是武安国的。
刘光洪使用神机百炼,制作各种机器设备,用于各种建筑材料厂。
几天后,新州城项目正式启动。
最先动工的,是九个新州城的发电厂、公路、民用别墅。
为了提升建造速度,刘光洪又炼制了一些超大型货车、超大型挖土机......
这天早上八点,李怀德坐车来到第三轧钢厂(红星轧钢厂)。
进入加速模式,一个个工厂开始扩建,轧钢厂也不例外。
借助岳父的关系,李怀德调到第三轧钢厂,担任副厂长一职,负责后勤部。
“李怀德同志,有你加入轧钢厂......”
“李怀德同志,我们先去会议室吧。”
跟着轧钢厂的书记、厂长等人,李怀德来到会议室。
北城钢铁集团麾下,李怀德最想去的是炼钢厂,其次是第一轧钢厂,之后是第二轧钢厂,可惜他岳父的能力有限,没能让他如愿。
北城钢铁集团的几个人,等级比他的岳父还高。
李怀德没有幻想自己能去北城钢铁集团,但他最想去北城炼钢厂。
北城钢铁集团麾下的工厂不少,其中北城炼钢厂等级最高,之后是第一轧钢厂、第二轧钢厂,然后才是第三轧钢厂。
北城不少小工厂,划给了第一轧钢厂、第二轧钢厂、第三轧钢厂。
第三轧钢厂这次扩建,等级提升了两级。从十五级单位变成十三级单位。
主管后勤的李怀德,相当于第三轧钢厂的第一副厂长。
轧钢厂的采购科、宣传科......食堂,都归后勤部管。
中午的招待餐,让李怀德倍感失望。
轧钢厂的厨师,上限六级炊事员。
外面的六级炊事员,如果自身没问题,基本上没人愿意在厂里上班。
拿着同样的工资,在外面的酒楼上班,不但能磨练自己的厨艺,伙食还更好。
工厂有补贴或奖金?酒楼难道就没有了?
工厂是公私合营,外面的酒楼也是公私合营。
如果同级炊事员,在工厂的待遇,比在外面的酒楼还好,电视剧里面的轧钢厂食堂,不可能只有何雨柱一个八级炊事员,肯定还有七级、六级炊事员。
至少现阶段同级的炊事员,在轧钢厂的收入和福利,比不上在外面的酒楼或饭馆。
电视剧人是铁饭是钢之中,南易能在机修厂上班,跟他的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厂里的小灶不好吃,初来乍到的李怀德,也没说什么。
和颜悦色的应付书记、厂长等人,李怀德暗自琢磨找个好厨师。
外出寻找药材的刘光洪,选了一个没人的路段,取出自己的皮卡车。
驾车而行,前往北城,下午四点多,他就回到了研究所。
要想先修路之类的,早就被他喊出来了。
龙国的公路数量,正在飞速增长,主干道的公路,又宽又直又平整。
农闲的时候,农村的百姓,不是在修水渠挖水库,就是在修路。
皮卡车放在研究所,刘光洪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回到四合院。
“难得啊,居然没在大门口遇到阎埠贵夫妇。”
单手一提,钛合金自行车越过门槛,刘光洪推车走向中院。
扮演洗衣姬的秦淮茹,正在水槽洗衣服。
整天纳鞋底的张翠花,坐在贾家门口。
傍上何家的聋老太太,在何家的门口,跟李有容闲聊。
没人主动跟他打招呼,刘光洪低头不语,就当没有看到。
“光洪,回来了。”陈蓉露出笑容。
“妈,爸还没回来?”刘光洪问道。
“快了,还有二十分钟。”陈蓉看了一眼手表。院里这么多女人,就她一个人有手表,每次邻居羡慕她有手表的时候,她都有些得意和欣慰。
以前买手表不要票,现在买手表,不但需要钱,还需要手表票。
院里有一户算一户,三转一响有一件的都很少,刘家早就凑齐三转一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