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的游行和庆祝活动在全国各地热烈展开。这不仅点燃了民众的爱国热情,还让更多人知晓了段宏谟领导下的山东军在外交谈判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山东军在此次外交事务里,凭借着坚定的立场和出色的策略,为国家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与尊严。
同时,复兴党与山东军之间紧密的关系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尽管段宏谟还未站出来直接声明,但这已足以让众多有志青年看到了希望,有了投奔的明确目标。这些热血青年渴望投身其中,为国家的崛起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来到1919年6月,备受瞩目的巴黎和会落下帷幕,陆正祥等谈判代表踏上回国之路。
随着他们的归来,和会的诸多细节也渐渐为国人所知。
当民众得知华夏竟有机会趁着这次和会在海参崴收复部分领土时,整个国家再次沸腾了。
那些失去的领土,一直是国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痛,收复领土的消息无疑让大家看到了雪耻的希望。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此事,民众们的爱国热情被再度点燃。谈判代表们回国后,受到了民众极为热烈的欢迎,人们夹道相迎,用欢呼和掌声表达着对他们的敬意与感激,感谢他们在谈判桌上为国家所做的努力。
而远在海参崴的蒋方震和薛伯陵等人,自然也收到了相关通知。此时,在外东北问题上,他们与日方处于盟友关系。在招募劳工一事上,他们秉承着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最终成功招募到几万人。
为了切实维护劳工的权益,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薛伯陵的二师决定派出一队人马,以联络人的身份来管理劳工,并负责与日方协调各项事务。这队人马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的主要任务保障劳工的基本权益以及人身安全。
而对于日方提出的协助撤侨之事,蒋方震等人果断拒绝。
随着涌入海参崴的侨民越来越多,华夏从山东等地向海参崴运输补给的行动也愈发频繁和密集。
由于运输的大多是生活物资,如粮食、衣物等,所以并未引起其他势力的过多怀疑。
在这看似平常的物资运输背后,蒋方震和薛伯陵却在秘密行动。他们已经在这些劳工和华侨中悄悄招募了不少兵力,因为驻地实行严格戒严,再加上日方刻意不让华夏参与到势力扩张的战斗中,所以各国目前还没有察觉到他们的这一行动,一切都在秘密而有序地进行着。
在此期间,段宏谟与浙江督军卢勇祥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讨和沟通,最终达成一致协议。
卢勇祥担任浙江省长,其部队接受整编。经过详细的商议,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由卢小嘉负责进行整编工作。
卢小嘉精心筛选,严格把关,最终成功整编出第九师和第十师。
其中,第九师师长由商文蔚担任,副师长为张国柱;
第十师师长是童保暄,副师长则是姚琮。
这两支新编整的部队,继续驻守浙江,同时协防上海,同时段宏谟安排他们换装。
就在段宏谟整顿皖系期间,外蒙却突然出现了变故,打破了原有的计划和节奏,让其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外蒙。
1919年7月,俄国十月革命的余波扩散开来,外蒙的王公和喇嘛们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
于是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外蒙与华夏的关系,内心渐渐萌生出撤销自治、回归华夏怀抱的念头。
而日本却暗中指使出身布里亚特人的白俄军官谢苗诺夫,让他趁机染指外蒙古。谢苗诺夫的到来,将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外蒙局势搅得更加混乱不堪。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外蒙的部分贵族们终于下定决心,取消自治,并向远在北平的北洋政府求援。
而此时的北洋政府,其实际掌舵人正是老徐和老段。而且老徐对于外蒙的局势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所以外蒙的形势他一清二楚,同时也明白外蒙重要性以及其回归对于国家统一的意义。
于是,在各方因素的推动下,外蒙古撤治这一议题顺理成章地被提上了北洋政府的议事日程。一场关乎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要决策,于是在北洋政府的会议桌上展开激烈的讨论。
北平,段府
古色古香的会客厅内,老徐、老段与薛伯陵围坐一团,室内气氛凝重而又透着几分隐秘。此时,他们正谋划着外蒙的大事,这件事,关乎国家领土主权,更牵系着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
“关于外蒙的局势,宏谟刚刚打来电话。”老段率先打破沉默,神情严肃,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他的意思是,老徐,你亲自带兵前去。抵达外蒙后,就地驻守。同时,寻机收复唐努乌梁海。
另外,何丰林会率一个旅随你出征。物资方面,宏业他们早已筹备妥当,不知你意下如何?”老段这番话,几乎原封不动地传达了段宏谟的意思。
老徐听完,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亏这小子还记得他老叔!收复国土这么好的事,我自然没问题。
我打算带上之前筹备的参战军,如果再加上丰林的一个旅,算下来差不多一万六千人。”说到这儿,他微微皱眉,半开玩笑地感慨,“这兵力是不是有点多了?老子还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呢!收拾一个外蒙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薛伯陵神情淡然的接过话茬:“一点都不多。外蒙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白俄、苏俄、日本,还有不少分裂势力在暗中涌动。
此次出征,按照宏谟的设想,既然要收回外蒙,就绝不能留下这些不稳定因素。”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尤其是活佛,若能巧妙地将其除掉,并嫁祸给其他势力,不仅能削弱分裂势力的影响力,还能赢得外蒙百姓的信任,更为长期稳定外蒙的统治奠定基础。”
老徐和老段听了薛伯陵的话,先是一惊,脸上闪过一丝诧异。
但很快,他们的神色归于平静。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想要稳固一方,就不能心慈手软,有些非常手段在所难免。
既然作战方案已定,老徐雷厉风行,没有丝毫拖沓。从段府出来后,他马不停蹄地奔赴军营。
到达军营后,老徐立刻召集手下开会。把准备出兵外蒙的事交代说明了一下,随后便下达命令集结部队。
站在阅兵台上,老徐给士兵们两天时间进行准备,两天后,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外蒙,扞卫国家领土主权,改写外蒙的格局 。
时光匆匆,两天时间过后,老徐和何丰林以及段宏谟派来的十人特战小队,从北平开拔,兵锋直指外蒙的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