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隐藏任务“千年世仇”激活,宿主需在三年内彻底摧毁倭国文明根基。奖励:石油冶炼全技术详细,附赠东亚全境渔场坐标图。】
李蒙听到系统提示后,内心的火焰熊熊燃烧,这一夜,他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倭国在历史上对华夏犯下的累累罪行,以及即将改变历史的使命感,让他激动得难以入眠。
“倭奴......”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前世南京城墙下的白骨仿佛在视网膜上闪烁。
指尖划过对马海峡,仿佛有硫磺与血腥味突然在鼻腔炸开——那是731部队的毒气室混合着神风特攻队残骸的气息。
卯时三刻,洛阳紫薇宫。
第二日清晨,李蒙带着略显疲惫却又充满斗志的神情来到洛阳行宫。
此时,李世民已召集群臣,准备宣布昨晚与李蒙商议的决定。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朗声道:“诸位爱卿,昨夜朕与李蒙商议,决定派遣大军征讨倭国。如今大唐人口短缺、国库空虚,而倭国银矿丰富,若能开采,对我大唐发展意义重大。”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以几位老臣为首的守旧派纷纷站出来反对。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今我大唐既要应对突厥和吐蕃的威胁,又要征讨倭国,两线作战,兵力分散,此乃兵家大忌!况且,无故征讨他国,会被视为不仁之师,恐遭天下人诟病。再者,我们对倭国的敌情了解甚少,贸然出兵,胜负难料啊!”
李蒙原本睡眼惺忪,不断打着哈欠,听到这些反对言论,瞬间清醒过来。
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倭国遣隋使呈递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尔等熟读经史,可知此话何解?如此傲慢无礼,对我华夏毫无敬畏之心。如今,倭国银矿丰富,足够大唐开采三百年。这是上天赐予我大唐的财富,若不收取,反受其咎。”
满殿朱紫霎时哗然。
魏征的笏板“当啷”落地。
“这......”孔颖达的白须剧烈颤抖。
朝堂上众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些大臣听到倭国银矿能带来大量钱财,心中开始动摇。
长孙无忌突然出列:“臣附议征倭!登州水师新造的铁甲舰,正缺个试炮的靶子!”
“荒唐!”萧瑀的象笏直指李蒙鼻尖,“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
李蒙稍作停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接着说道:“至于两线作战,我大唐如今兵强马壮,神机营的实力诸位有目共睹。对付突厥和吐蕃,我们已有应对之策。而征讨倭国,只需一支精锐之师即可。且倭国军事力量远不及我大唐,我们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定能大获全胜。”
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又站出来说道:“李郡王所言极是。倭国如此无礼,早就该教训一番。而且开采银矿能充实国库,对我大唐发展极为有利。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错失良机。”
李蒙已抖开腥咸的海图:“此非征战,是收矿!石见银山的矿脉足够铸三亿贯开元通宝,诸公是要等着倭人用大唐技术炼成的刀剑架在脖子上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臣转变口风,纷纷谴责倭国,为出征寻找各种借口。
原本攻讦瞬间变成对倭国的声讨,一些人的“仁恕之道”被淹没在算珠碰撞声中。
李世民见状,大笑起来:“哈哈,诸位爱卿所言甚是。传旨:封冯翊郡王为征倭道行军大总管,登州水师即日开拔!”
李蒙连忙跪地领命:“臣定不辱使命,为大唐扬威!”
退朝之后,李蒙私下里找到李世民,说道:“陛下,此次征讨倭国,路途遥远,粮草至关重要,拨给我半年的粮草。”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蒙得到粮草后,悄悄将其放入系统空间,以备不时之需。
三日后,三十艘铁甲战船在登州港吐出黑烟。
登州水师的将士们早已严阵以待,看到李蒙到来,士气大振。
李蒙站在船头,望着眼前的舰队,大声喊道:“将士们,此次我们跨海征讨倭国,不是为了什么他娘的家国大义,也不是为了什么身前身后名,老子这次带你们出征就是去抢钱的。倭国有银矿,居然不上贡!所以我们要亲自去拿,想去吗?”
“想!”
就是这么简单直接的发言,让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舰队缓缓起航,向着倭国进发。
两日后,李蒙望着五十艘铁甲舰上旋转的炮塔,忽然瞥见海平线有黑点逼近。
当倭国遣唐使的朱红官船出现在海平线时,他正用望远镜欣赏对方桅杆上惊慌失措的八幡旗。
李蒙看到倭国的船只,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下令道:“给我击沉他们,一个活口都不留!”
“放!”燧发机括叩响的瞬间,李蒙仿佛看见旅顺港燃烧的定远舰。
顿时,大唐舰队的火炮齐发,倭国的遣唐使船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瞬间陷入一片火海。
十二磅炮弹贯穿遣唐使船队的刹那,他在航海日志用简体字写下:“贞观四年六月七,诛倭于黄海。”
倭国的船只纷纷起火沉没,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的残骸和尸体。
李蒙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没有丝毫怜悯:“这些倭人,曾经对我华夏犯下那么多罪行,这只是他们应得的报应!”
十日后,对马海峡浓雾弥漫。
经过数日的航行,大唐舰队终于抵达倭国海岸。李蒙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地图,指挥大军迅速登陆。
“天照大神啊!”老渔民跪在舢板上惊呼,“唐人的船在喷火!”
话音未落,他看见三百门炮同时转向。
“开火!”
九州岛沿岸的鸟居在炮火中坍塌,穿着竹甲的倭国武士还没拔出太刀,就被轰成血雾。
李蒙踩着焦黑的“八幡大菩萨”旗帜走进难波宫时,圣德太子的画像正被火焰吞噬。
倭国的守军看到大唐的大军来袭,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李蒙率领着神机营将士,手持燧发枪,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倭国军队纷纷溃败。
土着巫师摇着青铜铃跳战舞时,他抬手轰碎了对方身后的天照神像。
在前进的过程中,李蒙收拢了许多被吓坏的倭国俘虏。
他让人将这些俘虏集中起来,然后说道:“你们听好了,只要你们乖乖听话,为我大唐开采银矿,我可以饶你们一命。否则,格杀勿论!”
三个月后,石见银山。
五千倭国俘虏在燧发枪监视下爬进矿洞,李蒙设计的“唐式矿车”正将银矿石运往海岸。
当第十船白银启程返唐时,他收到了长安急报——七姓五望联名弹劾他“虐杀使节”。
“让他们吠。”李蒙将弹劾奏章折成纸船,“等看到白银,这些老狗会比谁都积极。”
流水线洗矿机昼夜轰鸣,第一船白银返航时捎着倭国贵族的求降书——被折成纸飞机扔进熔炉。
“冯翊郡王又送来新矿样!”
重阳节后的大朝会,工部尚书抱着天然狗头金手舞足蹈。
李世民望着殿内堆积如山的白银,随手抓起块银锭砸向弹劾最凶的卢氏御史:“这是李蒙用倭奴挖的'不仁之银',卢卿可要朕熔了它重修你家族学?”
御史颤抖着捡起银锭,突然高呼:“陛下圣明!倭人蛮夷当化圣教!”
退朝时,程咬金追着世家官员喊:“诸公莫走!倭国还有三座银矿可认购股权!”
当屈突寿押运的第十船白银照亮渭水码头,连魏征都开始研究《倭国银矿与均田制改良考》。
此刻的难波城旧址,三万名倭国俘虏正用唐话诵读《千字文》。
他们脚镣上铸着“石见矿务司监制”的字样,稍一分神就会挨蒸汽驱动的皮鞭。
李蒙正在富士山巅焚烧倭国贵族名册。山脚下三十万矿奴操作着“踏轮式“抽水机,把倭国千年的野望抽成铸币厂的银锭。
富士山巅的唐律石碑尚未干透,李蒙已签发《倭州教化令》。青铜浇铸的诏书拓印着血手印,在难波城旧址垒成京观。
“凡私藏《古事记》者,车裂!”新任倭州刺史崔元铭挥动狼牙棒,将半卷泛黄的神官祝词砸进泥浆。
十二名剃发倭童战战兢兢跪在刚建成的“归化堂”前,捧着《千字文》的手腕烙着“石见”火印。
月光穿透富士树海时,三具唐吏尸体被倒吊在鸟居上。咽喉插着的毒箭泛着靛蓝幽光,箭翎粘着八咫乌图腾——这是巫女们改良的氰化物。
“报!佐渡岛发现新矿脉!”夏洛呈上的金沙混着人血,“勘探队遇伏,仅存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