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陛下召开朝会的时间越来越短。
甚至还会旷工!
就如同这几日,都被告知不用参加朝会。
朝臣们也慢慢开始这种放养式的办公。
当然,该递上去的奏章,一个不能少。
至于是陛下批奏还是太子批奏……,都一样。
陛下都不怕太子夺权,自己这些外人又何必找不自在。
现在这模式,完全就是太子独揽大权。
当然,大家更喜欢每天面对的是太子,而不是动不动就砍人脑袋的陛下!
今日虽没有朝会,但汤和李文忠两人却被叫到御书房。
“臣,拜见陛下!”
汤和两人对着老朱行了一礼。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老朱招呼着两人坐下,道:“这段时间辛苦两位爱卿了。”
两人连忙摆手道:“臣做的都是分内之事,不辛苦。”
老朱点头道:“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两位爱卿整顿操练大军已有两个多月了,并且现在已是十一月底……”
“是时候北伐了!”
汤和,欲言又止,倒是李文忠开口道:“陛下……,现在北方天气寒冷,恐怕道路都被大雪掩埋,不是一个出征的好时机啊。”
“要不……,咱们等到明年开春后再出征?”
老朱瞪了一眼李文忠,道:“你说的什么屁话,懂不懂什么叫君无戏言?”
“咱之前就说过要你二人领军北伐,你俩不会把咱的话当儿戏吧?”
汤和跟李文忠闻言,立马就跪了下来:“臣,不敢!”
见两人被自己吓着了,老朱又把语气软了下来:“跪跪跪,咱看你俩什么都没学到,元朝那一套倒学得有模有样。”
“冬季大雪对咱们大军有限制,那元军就就没限制?”
“有困难,要克服困难,要迎难而上。”
“还不起来说话!”
两人对着老朱又是一礼:“多谢陛下!”
“还有。”老朱耐心解释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两个多月,朕可是给将士们准备了不少好礼物。”
说着,老朱对站在一旁的吴吉祥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汤和两人就看到几个侍卫抬进来几口箱子。
老朱亲自打开一口,从里面拿出一整套的衣服,摆在地上,得意的介绍道:“这羽绒服,可是防风保暖的利器,穿上它,哪怕里面穿的是短衫,在冬天都不觉得冷。”
“还有这军大衣,你们看,多厚实,裹在身上就能当棉被使用。”
“除了衣服,这棉裤跟防风裤哪一条不是御寒的裤子?”
“还有这鞋子,高帮大头皮鞋,即便是走在雪地中,也不用担心雪水打湿裤腿;还有这棉鞋,你俩摸摸,是不是又软又厚实?”
“就连这手套,都是防水保暖手套。”
“你俩说说,咱们的士兵穿上这一身,能不能抵挡北方的严寒?”
汤和两人看着这些奇怪款式的衣服裤子,上手摸了摸。
的确像陛下说的那样又软又厚实,穿在身上应该冷不了。
“这样一套衣服,咱可是准备的十万套!”
老朱的一句话,把两人给吓了一大跳!
十万套……,那是什么概念?
所有的兵卒都能穿上这一身衣服?
这布料摸着舒服,想来不是便宜货,十万套……
那要花多少钱?
“这第二箱东西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老朱又把第二口箱子给打开。
“这是登山帐篷,睡一个人绰绰有余、这是加厚睡袋,睡在这里面,哪怕大军在野外过夜,也不用担心冻死。”
两人眼睛一亮。
冬季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在野外过夜。
冬日夜晚的天气最为恶劣,稍不注意就会把人给冻僵。
这些东西如果真像陛下说的这般,那么大军就不用担心天寒带来的影响。
“不仅此人,这盒装的叫999感冒……,风寒药。”
老朱撕开一袋,让吴吉祥准备一碗热水,泡化后,端到两人面前。
“如果有人受了风寒,可以像这样用热水把药泡化,兑水喝下去。一日三袋,要不了几日,风寒就好了。”
两人没反应过来,又看到老朱拿出两只小拇指大小的透明的瓶子。
“这就是咱说的宝贝,青霉素跟抗生素。”
老朱啧啧的说道:“战场上受伤难免,很多士兵不是救治不及时而死的,十个有七个都是因为伤口发炎化脓,感染而死的。”
“有了这两样东西,就能防止伤兵伤口感染,从而让更多的士兵活下来。”
两人闻言,双手不由得一抖。
陛下说的可是真的?
倘若真如陛下说的这样,那么会挽救回许多士兵的性命!
“另外,咱还准备了四十万罐压缩饼干,十万罐压缩肉罐头,二十万罐压缩蔬菜罐头。”
“军器局制作出八十门新型洪武大炮,数千枚炮弹。”
“再加上五百部对讲机,一千副望远镜,两百台夜视仪、两百台红外线热成仪。”
“甚至大疆无人机我都给你们备了一百台!”
“再加上可以武装一万骑兵的精良铠甲武器,几万把无坚不摧的螺纹钢枪!”
老朱看着两人,一字一句道:“你俩告诉我,这仗能不能打?”
朝臣们只看到老朱这几个月怠政。
却不知道老朱背地里做了多少事。
为了弄到如此多的物资,老朱差点就开口求黄轩了。
那小子,胆子小的不得了,要不然还可以弄到更多的好东西。
“咱为了这一仗,把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想了个遍,把咱大明该有的,不该有的,都拿了出来。”
“剩下的,只能靠两位爱卿了。”
老朱叹了一口气,道:“咱想要发展大明,咱想要让大明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不解决这些外患,怎么行?”
“咱希望明年三四月能听到你俩大胜的捷报,五六月你们班师回朝时,咱亲自出城迎接你俩!”
汤和跟李文忠听闻又赶紧跪了下去,口中连呼:“万万不可,陛下万万不可!哪有陛下出城迎接臣子的道理。”
同时两人心中又感动不已。
陛下为了北伐能做到如此地步。
看来……,这仗只能胜不能败!
(感谢读者大大清汤锅加麻辣的打赏!小作者跪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