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几个月,就是国庆了。
今年比较特殊。
抗战胜利整数周年。
加上近两年,国际局势愈发复杂,龙国周边局势更是凶险。
王道的路难走,跟别人讲道理,人家以为你龙国是弱鸡,好欺负。
大鹰国推波助澜,使得东南亚一些龙国传统友好国家,也出现反复。
帮人修大运河,闹得轰轰烈烈,结果对方想从龙国身上割肉,最后也不了了之。
所以上面想要借此机会秀肌肉。
春晚的时候。
机器人大秀一波。
引得全世界叹为观止。
决策层郑重讨论过,大阅兵时,打造“无人兵团”。
人形机器人在被讨论之列。
只是那方案,被束之高阁,被暂缓……大多数高阶指挥官认为,人形机器人方阵,卖点大于实用性,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可是!!!
看到【天工】机器人,脱下特种作战服的瞬间,方国邦觉得,所有事情瞬间被联系起来!
这个行啊!
这个成啊!
这个能通过主街啊!
我天!
这机器人,都能混进人群中了,组个方阵,完全没问题。
陈望点点头,“知道,方将军,能定下来吗?”
方国邦,“可以,先看看它的测试效果。”
身后,总装部长钱宁也点点头,是这么回事。
不过。
钱宁的警卫员突然小跑过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钱宁面色沉重的先离开,“有点事情要处理。”
陈望终于知道测试怎么进行了。
罗班长带一组人……等等!
看到罗班长的人,陈望愣了愣:蓝军,30人?
陈望,“将军,一个班,有这么多人吗?”
“那是一个排啊。”方国邦愣了愣,“哦,他的名字叫罗班长,事实上,他是排长啊。”
“……”
演练科目,排级城镇攻防战。
红蓝军对抗。
沈霄将使用“天工”机器人,跟随部队进入城镇之中。
他本人,在指挥部,他的“替身”,深入一线作战。
军方工程师到了,正在动捕舱内安装监控设备,他们需要详细了解,整套设备的运作逻辑,日后才好根据【天工】机器人,制定出新的作战模式。
“开始吧!”
陈望、陆凯明两人协作,关闭【天工】机器人自巡航模式。
替身模式很好理解。
当沈霄穿戴好设备后,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被丝毫不差,同步给【天工】机器人。
动作误差、延迟,达到了微秒级。
肉眼看不出来。
机器测试的结果,动作反馈延迟是千分之一微秒,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是阿凡达的感觉吗?”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也在模拟沈霄的神态,沈霄说,“什么时候一个头盔,一个AR眼镜,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啊?”
说着,沈霄到方国邦、钱宁跟前立正、报道。
随后跟着部队,开启“城镇攻防战”。
【天工】机器人就是一具“载体”,如沈霄亲临,跟作战部队协同,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使用各种战术动作。
模拟城镇,距离指挥部三公里开外。
最终模拟结果,沈霄的小组失败。
总结经验……守城方不讲武德,预设地雷,诱敌深入,沈霄的人吃了大亏,被偷袭出局。
沈霄小组败了。
可是指挥部,方国邦已经有了答案:【天工】机器人,完全能同步人类动作!
甚至有人怀疑,自巡航模式,是否比“替身”模式更加全面。
那个问题,不是陈望要回答的。
城镇攻防战结束后。
科工局重大项目中心主任万东也过来了。
他是陈望的直接上司……陈望说,他想要让“近地天体开发公司”立即实现盈利,有足够多的经费,支持“行星防御计划”。
所以万东来了。
会议室中。
陈望正在阐述【天工】机器人的详细性能。
他当然希望,国防部能够大量采购,也算是帮“近地天体开发公司”拿了订单,有钱赚,才能继续推动小行星开采。
总装部长钱宁带着一个肤色沧桑的中年人进来。
等到陈望讲完了。
那中年人拍案叫绝,“老钱,这可是好东西啊!若是部署在边防站上,一旦发现哪里出现敌情,战士们直接降临!”
“就算打白刃战,我们也不吃亏啊!”
钱宁看了看陈望,介绍道,“他是西部战区司令,周锐。”
刚刚钱宁接电话,就是周锐打来的。
周锐听说,今天这边有好东西测试,要求过来看看……周锐这次来上京城述职,其实也诉苦:边疆区高山雪岭,战士们太苦了,还天天得小心白象国来的偷袭者。
还不能开枪,得白刃战。
周锐想要为战士们,争取更好的福利,争取更多先进的装备。
“替身”!
在听到这两字后,周锐脑海中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在边防区,建设几百个“替身机器人中心”,建立严密的侦察系统。
电子眼发现哪里有入侵者。
一分钟后,战士们戴上头盔,直接降临!
岂不是爽爆?
介绍认识后,周锐说出自己的想法。
得到了一致好评。
方国邦也有类似的想法:“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在南部海无人岛礁上,建立类似的‘替身机器人中心’,配合我国无人舰艇系统,打造海上边防长城!”
伟大的想法,常常是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
在场军事指挥官们觉得,他们已经触摸到未来战争形态之一:机器人战争。
只是,边防长城,需要考虑续航充电问题。
比如冰山雪原上,难道要建设发电厂?
那成本可太大了。
“小陈,你觉得边防长城,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方国邦问道。
打造“边防长城”,经过一番讨论后,几乎形成了可执行的定案。
陈望愣了愣神,“额,打造‘替身机器人中心’,难道不是部署在海外更加合适吗?”
主任万东,跟陈望说起过,部署替身机器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设想。
因此,陈望一直以为,替身中心,肯定是部署在海外合适。
毕竟龙国承诺不在海外驻军,这种方式,恰好卡bUG……即便其他国家有异议也无妨,提出来,看龙哥是否搭理你。
万东眸光微微一怔……小陈,要发散思维啊,海外替身机器人中心模式,应用在边防上,明显能提升我国边防威慑力,你要变通啊。
万东、方国邦、钱宁等人,在听到陈望说完的瞬间,都稍稍有些失望。
能站到他们这种位置的人,很看重细节,交往过程中,一次,一件小事,就可能影响对一个人全局判断。
当然,他们对陈望是大度的……他们眼中的陈望还年轻,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磨炼,或许是因为接触国防领域的机会不多,所以思维还有局限性吧。
“司令,各位。”
“既然事关边防,我们就得考虑遭到敌人破坏的可能性。”
“为什么不将机器人部署在敌人接触不到的地方?比如外太空。”
“叫它轨道兵,在太空上部署一万台!”
“仅仅是边防的话,哪里有问题降落在哪里,天降陨石砸死人,也算白刃战吧?”
“我有一套很好的设计,给机器人增加一套卵形太空舱,隔热材料做成的整流罩,确保机器人能安然无恙穿过大气层!”
“不仅能威慑边疆,还能随时往别人老家投放至少一万天军,这不爽吗?”
轨道舱,不够密集
陈望平静的娓娓道来。
会场内所有人都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万东心里骂自己:以后再有一丝看清陈望的念头,我几十年盐白吃了!
“可是,可是!”
有人口中囔囔,显然不是提出质疑,而是想给自己找回些许颜面,“机器人续航……”
陈望,“建造一座太空发电站,开发一种配备微波-电能转换器的机器人跟随作战,它从太空中汲取电能,以无线充电方式,为方圆十公里范围内机器人充电。”
…
所有人都在跟陈望讨论技术细节。
只有一个人,仍在细细品味陈望的那句话:天降陨石,也是白刃战啊!
西部战区司令周锐,看陈望的眼神愈发欣赏。
嘶!
等到其他人都被陈望干沉默,周锐突然开口,“陈工,除了……除了天降陨石的白刃战模式,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
陈望愣了愣,“周司令,你们该不会还没有装配碳纳米管战术刀吧?”
“嗯?”
陈望,“三体,巴拿马运河,古琴计划。”
不是……
两个月前,就说碳纳米管材料量产了。
还没有人想到,利用碳纳米管材料,制造“战术刀”?
碳纳米管,锋利、无形!
船都能切割。
切割几个人,有啥问题?
周茹,“!!!”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面露惊恐、惊喜之色!
“钱部长,我还有事,先走了!”
“陈望……”
他神情复杂看了眼陈望,“下次我来上京城,定要跟你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