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世明深深看了沈一鸣一眼,心神震撼。
不仅是他。
旁边,县令跟县尉咽了咽口水,生怕沈一鸣再说下去。
沈公子啊。
你可别再说了。
朝中大事,岂是平民百姓可以说的?
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的面前说!
他们内心焦急。
想阻止沈一鸣再说下去。
生怕沈一鸣牵连他们。
但。
越想什么,就越来越什么。
这时。
沈一鸣的声音再次传出。
沈一鸣觉得酒桌的酒还不错,连续喝了几杯,酒意有些上头,继续道:“这仗十有八九会打,但在我看来。此战,必输无疑!没有获胜希望!”
县令:!!!
县尉:!!!
伪装成普通人的禁军们:!!!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
这人太大胆了!
敢在皇上面前,说项朝打仗会输!
要是皇上发怒。
这人人头不保啊。
然而,沈一鸣却不知道跟他说话的老向是皇上,而是继续道:“在我看来啊,这仗不打还好,打了肯定会输。”
“嗯?”
老向脸色一变,然后赶紧询问:“小沈!此话怎么说?愿闻详情!”
沈一鸣淡淡一笑,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后,道:“你猜,为什么之前可汗没找项朝,而是偏偏现在找?大可汗和小可汗的矛盾一直都紧张的很,为什么偏偏现在才爆发?这……一定会有根导火线!据我猜测,很有可能是大旱,导致寸草不生,牛羊无法存活,死伤许多。所以!大可汗才想从小可汗那谋求好处,小可汗忍无可忍,又打不过大可汗。因此,小可汗才求助项朝!如果圣上没有调查好情况就贸然出兵,在这极端炎热天气下,项朝打仗必定会输啊,赢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我才说只要开仗了就一定会输。”
这段时间。
他回到现代也没闲着。
而是仔细熟读了关于汉朝的历史。
为什么读汉朝?
因为在这个古代,汉朝就对应这个时候的项朝。
虽然皇朝的名字不一样。
虽然统治的人不一样。
但是。
土地是一样的。
外族入侵是一样的。
人物变了。
时间地点没变。
所以!
这个时间点对应汉朝北方匈奴的土地大旱。
同样的。
也对应了项朝北方匈奴的土地会大旱!
县令有点看不过眼了,赶紧站起来道:“沈公子,你又没去过北方,你是怎么知道北方匈奴的土地会大旱?”
“问的好。”
沈一鸣有点醉醺醺,继续道:“我不仅知道北方匈奴的土地会大旱。而且,项朝境内,靠近匈奴的北运河已经干枯,方圆千里内寸草不生。”
“这!”
此刻,项世明情绪再也掩盖不住,猛的站起,一脸震惊。
他是皇帝。
即将准备向匈奴开战的皇帝。
此刻。
沈一鸣所说的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过震撼和意外!
一开始,他还有些怀疑是沈一鸣的言辞。
但是。
听到靠近北运河河水干枯这话,项世明心中再也没法保持淡定。
他在来苏城看过一封奏折,说北方百姓大量迁徙至中原。当时,项世明还没当回事,现在,经过沈一鸣提醒。
他顿时一个激灵!
很有可能。
北方百姓大量迁徙至中原的原因,就是因为北运河干枯!
“就说几句话而已。”
“你们这么激动干嘛?”
“来来来,继续喝酒。”
沈一鸣拿起酒坛,给老向倒酒。
这老向,是又菜又爱问。
胆子这么小。
又专门爱问他关于国家跟皇帝的问题。
他回答了。
又在那里一惊一乍。
(¬_¬)
老向把沈一鸣倒的酒一饮而尽,忍不住继续问:“小沈,你所说的话属实?还是说,是你的猜测而已?”
沈一鸣抿了一口酒,醉醺醺地道:“说是猜测也不算是猜测。但按照历史进程,我应该没有说错。算了算了,别讨论朝廷的皇帝了,继续喝酒。这酒相当不错啊,来来来,再来一杯。”
县令蔡明跟县委马伯华,面面相觑,心中无言。
这酒不好喝才怪……
这是给皇帝喝的酒啊。
这次吃饭,他们可是把府中最珍贵、年份最久的酒拿出。
要不是陛下到来,他们可舍不得拿出。
但现在。
却便宜了这沈一鸣。
如今,他们愁眉苦脸,心中不断叹气。酒还是小事。议论皇帝跟朝廷,这才是大事啊。
“希望陛下不介意。”
他们心中祈祷。
项世明点头,心中不平静,早已掀起滔天大浪。
如果……
这小沈说的话是真的该怎么办才好?
北方运河是项朝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与外敌打仗重要依托。如若北方运河心大旱,那么和匈奴战争得拖一拖,把重心放在这大旱上。
想到这。
他也没心思继续吃饭喝酒了。
“小沈,和你喝酒很开心。”
“但我现在有点事要忙。”
“先行告退了。”
“下次再找你喝酒。”
“对了。”
“这个玉佩送给你,算是见面礼。”
项世明打了个招呼。
在离开时。
他把随身玉佩摘下,送给沈一鸣。
紧接着。
项世明站起,转身就走,带着随从下了楼。
“沈公子。”
“我们也先行告退了。”
县令跟县尉也打了声招呼,急匆匆地跟着项世明离开。
酒楼包厢内,就只剩下沈一鸣和雷狮。
“这老向这么快就走了,白白浪费了这一桌好菜等好久。”
“来来来,雷狮,一起把这桌子上的饭菜好久解决。”
沈一鸣并不在意,让雷狮陪他一起吃饭。
“这老向也是客气。”
“走之前还给了我一份见面礼。”
沈一鸣拿起桌面上的玉佩。
玉佩翠绿色,入手温润如玉,表面刻着一龙一凤,栩栩如生,宛如活了一般,似在玉佩中翱翔飞舞。
沈一鸣不知道的是。
这玉佩哪怕是项世明的随身玉佩,但玉佩原料也是世间难寻的顶级和田玉,做工民间最好的大匠打造。
雷狮吃到一半,忍不住说出了心中刚才的疑惑:“老板,那位老向来历应该不简单,他旁边的那位侍从我看不太透啊,我感觉我就算全力出手,也不一定能够击败他。”
沈一鸣并没有当回事,醉醺醺地道:“正常啦,人家从京城来的,武功高也正常。来来来,和我喝酒。”
………………
县令府。
项世明离开酒楼,在打扮成普通人的禁军护送下,回到书房。
书房内,项世明看向县令问道:“你说,刚才那位小沈所说的事情几分信得过?”
县令蔡明苦笑一声:“殿下,这事我真不知道。若不是陛下在,沈一鸣敢议论朝廷大事,评价殿下。我必定是他的罪。”
他很聪明。
知道在陛下面前表忠心。
项世明没说话,玩着手中的扳指,沉默片刻后,眉头一皱,看向县令,不怒自威地道:“查!这件事情必须得查!你传朕的旨意!调动烽火台到北方运河的驿站,去查靠近匈奴边境的北运河是否真的干涸!另外,再派密探前往小可汗的地盘,调查是否大旱!必须在这几日之内给我查好,无论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必须给我查清楚!”
他想知道。
他太想知道沈一鸣说的是对还是错。
沈一鸣说错了,无所谓。
只是浪费了些许人力物力。
但!
万一沈一鸣说对了呢?
那么……大战必败啊。
一场大战的失败代表什么?
代表将领士兵死伤一片!
代表项朝元气大伤!
代表皇上决策无方!
后果太严重。
项世明觉得自己不得不去彻查!
“臣遵旨!”
县令蔡明一脸恭敬。
心里,却是觉得压力山大。
看来陛下对这事情很看重啊。
一回来就叫他彻查沈一鸣所说的这两件事!
当然。
这件事情有利也有弊。
作为县令,在苏城是大官,可在朝廷宰相尚书这些面前,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陛下来了书城,也给了他表现的机会。
蔡明很清楚。
陛下交代的事情。
他无论如何都要办好。
办好了,表现好了,说不定能够更上一层楼,官做得更大。
但前提。
不要把事情搞砸。
没多想,蔡明没有拖泥带水,告退后,立马叫手下准备好马,火急火燎地赶去官府。
书房里,项世明叹了口气:“军国大事,朕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小沈既然能为苏城求雨,那么他的话也是有几分可信。”
沈一鸣怎么都没想到。
他酒醉后,醉醺醺的一番话。
却犹如蝴蝶效应。
引发了惊天波澜!
此刻的沈一鸣,还在教董小巧闺房,教他双大打技巧。
………………
八日后。
苏城东门,一位骑兵火急火燎,踏马飞尘,挥动着代表着项朝的旗帜,停在城门口大喊:“边关急报!速速开城门!”
“官兵将士!”
城墙上的守门士兵见状,脸色一变,立马打开城门,并且派人驱赶正在入城的百姓,让出一条道,让这位骑兵快速进城。
此刻。
县令书房,项世明眉头一皱,心中有些许烦闷。
已经八天了。
怎么还没有消息?
边关将士没传来消息。
探子那边也没传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