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说道:“科考在即,你们好好考试便是,至于这次的主考官会换成本太子,你们若是想要出人头地,就在考场上见真章吧!”
“太好了……”
现场一片欢呼。
这时候来了几个身穿儒衫的老人,他们头发花白看起来却精神奕奕。
当他们来的时候,那些学子立刻恭敬行礼,显然这些人地位不低。
“在下罗远山,听闻太子杀贪官震朝纲,罗远山原以为这大炎王朝是没机会再创辉煌了,如今看来是时机未到。”
“罗远山愿意为太子为大炎输送良才。”
李云看了眼大川。
大川解释道:“这位是麓山书院的院长罗远山,曾经连中三甲,却不愿意入仕为官。”
“他也是位数不多放弃自己尊贵的氏族身份的真正儒之大家。”
李云文言立刻拱手行礼。
这让罗远山受宠若惊。
没想到太子居然还给他行礼,这也太折煞他了。
“太子殿下,我等是麓山书院的老师,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大炎的风向改变,真是太好了。”
大川再次解释:“这些老师都是曾经拥有状元之才的能人,但是看不惯朝堂陋习,这才都纷纷归隐到书院当了老师。”
李云这趟来就是来广纳贤才的。
想不到这大炎到处藏龙卧虎,果然还是这朝廷制度寒了这些学子们的心啊。
“各位师长,大炎朝廷很快就会有所改动,希望届时能有大才入我大炎仕途,为国为民谋福祉啊。”
“这……我们都这把年纪了,也还能入仕为官?”
李云道:“有志者事竟成,你们只要有真才实学一心为民,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这……太好了。”
“之前我还对朝廷失望了,认为大炎必将走向衰亡。”
“可现在一看,真是天不亡我大炎啊。”
这些人都很高兴,甚至有些直接热泪盈眶了。
李云深知这些人的不易,便说道:“诸位不妨与本太子一起监考,择选出最佳的学子,也可为来年春闱做准备啊。”
这些寒门学子一个个都期待的看着老师们。
希望他们能够给个准信儿。
要是能够得到太子和书院同时推荐,他们入春闱将指日可待。
“好!好啊!”
……
三日之后,临江州府的秋闱考试就开始了。
那些学子们的数量远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
这里面还有许多是知道了太子所作所为重新对朝廷有了期待而出世的经世之才。
总之这一次的临江州府考试可算是热闹非凡。
大家都在等一个结果。
看看这太子是否言行一致,给那些寒门学子一条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
“殿下,试卷都出来了,那些学子也都离开了。”
李云这次用的考题是他当场所写,根本不存在泄题一说。
而这些都被他详细记录在册,都是要回去禀报炎帝的。
李云看到那厚厚的一沓试卷有些头疼。
这么多他一个人看到什么时候?
但为了公平他还是选择了亲自阅卷。
阅卷之后再交给临江州府的几个书院院长来审判,选出最好的五十人推荐入春闱考试名单。
李云查阅试卷时,大川也帮了不少忙。
那些一看就是烂文章的全都被他先淘汰了下来,这样多少能帮李云省去不少麻烦。
不过那些不好的文章李云也没让它们蒙尘,而是让其他院长传阅。
确定真的是废物文章才会被筛选下去。
这么做也是为了公平。
整整三百二十一份卷子,五十名胜出者很快就选了出来。
李云其中看上的就是张桓的文章。
他对于科举改革真的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这个人才李云必须留住。
他和其他院长都商量了一番,发现他们都觉得那张桓当选这次魁首。
“罗院长,还有诸位院长,既然已经阅卷结束,那么这五十份卷子就会被快马加鞭送去金陵,诸位辛苦一些将这些入选的学子都照应好,日后他们说不定就是我们大炎朝廷的栋梁之材。”
“放心吧太子殿下,我等一定谆谆教诲这些学子,让他们能当好官为国为民。”罗远山在李云这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心中满怀感激的同时,自然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李云并没选择在这里多待,直接出发前往下一个州府。
等他们到达下一个州府的时候,在临江州府做的事情那可就彰显出了效果,那些还想靠着秋闱大赚一笔的贪官们现在一个个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这太子的刀就落在他们的脖子上。
李云连逛三个州府,都一样风平浪静,这些贪官们也知道自己的罪行,不想等李云找上门就纷纷将自己的罪行写好连同贪污的银钱全都送到了李云的面前。
这倒是给李云省事不少。
至于他这每一处巡查都会送上详细的报告去金陵。
哪怕炎帝人在宫里,却对宫外还有李云的行程了如指掌。
“这个太子,有点意思啊。杀人还觉得有理了,也不怕朕回来重罚他。”
其实这些日子朝堂上关于弹劾太子的折子都快堆成山了。
但是炎帝从来不看,只看李云让人带回来的那些折子和精彩绝伦的学子文章。
这不,他又刚刚收到一份来自李云去的第四个州府的信件。
“陛下,定国公求见。”
“不见,没看朕正忙着吗?”
“陛下,定国公说有很重要的事情,是关于太子的。”
炎帝一听立刻让太监将人请进来。
当苏战看到炎帝正在开折子,有点意外。
炎帝有多久不关系国家大事了,如今怎么突然这么勤勉起来?
“你来的正好,快来看看,朕这太子真是能干,朕都不知道原来这大炎有这么多人才。”
苏战拿过折子看了眼才知道是李云写给炎帝的折子。
看到太子所做之事,他也很为太子高兴。
“陛下,微臣来就是要禀报一件事情,关系到太子安危。”
“怎么回事?”
“微臣听到了一些消息,有人要对太子下死手。”
“什么?是谁这么胆大妄为,敢伤朕的儿子?”炎帝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