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之书听完谢允暗中调查的结果,只是低着头,脸颊和耳根有些泛红,良久沉默不语。
谢允也不再滔滔不绝,现在的他早已经没有了当年在学宫那般好为人师的坏毛病。
唯有冯尚雍面带微笑,时不时出口威胁谢允:事关重大,你若是添油加醋我绝不饶你之类的车轱辘话。
“大宁真是烂到根了。”
冯尚雍双手叉腰,全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事不是我能管的,我先撤了。高先生要不要一起?”
谢允心中顿时有些没底,高之书没了修为,眼下只有跟着冯尚雍这孩子才有几分活路。
在棠叶洲能杀访仙境修士的人,少之又少。
高之书抬起头,双目无神,轻飘飘道:“我不太习惯说那些扯淡的圣贤道理,可劝人涉险终究不是君子所为。你若是不想管我也不说什么,走就是了。”
冯尚雍以为高之书会请他留下,万万没想到高之书会是这种态度。
起身要走,谢允拼命摸索着跑来抱住冯尚雍还没迈出大门的那条腿。
“冯少侠,你要是走了,这破庙里的几十号人可都没救了。你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此事关乎大宁户部尚书韩世襄,我不能擅自做主,必须要问过我家先生。”
高之书还是一言不发。
“这位高先生可不是吃亏的人,他既然敢留下,想必有对策。你谢大人不如去求他。”
冯尚雍一脚拔出,晃荡着两袖背过身后,迈过门槛越走越远。
谢允回头看去,高之书还是耷拉着脑袋,双手架在膝盖上撑着整个人不倒下去。
“高先生?”冯尚雍走远后又回头问道。
“嗯。”
“高先生真不走?”
“不走。”
远处的孩童身影突然消失,紧接着冯尚雍以半蹲着的姿态出现在高之书面前,眼睛恶狠狠地盯着高之书。
谢允不敢说话。
“你不懂,这里面的事情有多复杂。这里可是天子脚下,就算韩世襄是正一品的户部尚书也未必有这么大的胆子。”
冯尚雍紧紧攥住高之书领口,“你是做买卖出身,当真不知道这些涉及人口买卖的腌臜事情,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沉舟崖。甚至是学宫!”
高之书轻轻抬起头,“又不是没砸过。”
冯尚雍哼唧一声,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不禁被气笑出声。
“你别妄想我会帮你。”
“不妄想。”
“伪君子!你早就猜到我家先生让我护送你们入京,如今你故意身陷险地,就是算计老子!”
“我自有办法一查到底,也自有办法脱身。”
冯尚雍猛地松开手,退了一步不停抖落袖子。“你能有什么办法...”
冯尚雍说到一半瞪大眼睛,惊愕道:“你要强行用生前的境界?”
“不帮忙就找你家大人哭去,别在我这叽叽歪歪地捣乱。”高之书有些不耐烦,急忙摆手让冯尚雍离去。随后走到谢允身边问道:“户部尚书韩世襄跟此事有直接关系?”
“明日一早,等取货的人来了就能知道。”
冯尚雍就这么被晾在一旁,最终拂袖而去。
等到谢允眼巴巴看着冯尚雍离开,身后已经传来高之书的鼾声。
“这...高先生,我谢允一辈子浑浑噩噩,到如今拖着一副残躯,总该为这天下做点什么当是恕罪。”
高之书突然翻过身去面朝墙壁。
---
徐舟、荀常还有带着枷锁的龚德林一路向北,徐舟登上城南最高的那座山头踮脚眺望。
大宁京城的高耸城墙已然显现出轮廓,一座方方正正,看上去毫无特点的城墙竟是快要和徐舟脚下的山头一般高低。
只见南城门外人群熙攘,在城门口笔直立成两排,最外面的是红衣,之后是蓝衣,最外面的队形最乱,看样子是城中的百姓。
一般都是有战功的将军,或者是皇帝、太子才有如此规格的队伍,用在荀常身上显然不合礼数。
“一路阻拦,如今却在城门迎接...”荀常这一路见过太多世事无常,生离死别。本以为自己已经百毒不侵,不会再有畏惧。
可如今家乡就在眼前,荀常却立在山头上迟迟不挪步。
徐舟像是知道荀常在想什么,“在想张后山?”
荀常眼神极好,能在那队红袍官员中看到那个他在心中无数次组织语言,见了面却仍然不敢开口的张阅川。
“先生,我该怎么说?”
“直说为好。张将军既然愿意来迎接你,自然也是在等你给他一个交代。”
徐舟说罢一手拎起龚德林,“仔细看好,都有谁做过腌臜事,一个个指给我看。”
龚德林正要说什么,徐舟突然一个手刀打碎了他身上的枷锁又将他扔在地上。
“是...”
见徐舟越走越远,就算一瘸一拐也小跑着下山,荀常也来不及再多想什么,快步跟上。
站在城门正中间的一身黄袍正是太子荀游,见到荀常一行人便深吸一口气,揉了揉脸颊,终于挤出一点笑模样来。
荀游一路小跑,径直捧过弟弟的双手。
“三弟,此去借风山剿匪,彰我大宁国威,受累了。”
荀常面如死灰,僵硬着点头,目光从未在张阅川身上离开。“一点小事却劳烦皇兄亲迎,臣惶恐...”
太子转过身扶着荀常肩膀,目光凌厉起来。
群臣和百姓纷纷俯首,兵部尚书张阅川、户部韩世襄、内阁大学士周柏君同声道:“恭迎齐王凯旋回京!”
荀常心头一紧,齐王?一个同敌国一样的封号,父皇就算再不喜欢自己,总该顾虑影响。
太子从袖口拿出一道诏书,随手递给荀常。
“父皇已经下诏封你做齐王,三弟啊,你一不留神就快要超过你大哥了。”
荀常有太多事情来不及想,这种封号绝不可能出自父皇之手。如今父皇即便还在人世,恐怕也无力掌管朝政了。
“三弟?还不听封?”
荀常赶忙将诏书高举过头顶,跪在地上。
“荀常谢父皇隆恩。”
荀常明明感觉到,人群中有无数双锐利眼神正盯着自己,哪怕一言一行都不可出错。
太子瞬时扶起荀常,“三弟,如今回家了,不必过于拘谨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