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飞行员的反馈,让日军高层更清楚城内情况。
得知辎重兵联队上千人投降,气的大为发怒。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所在的武城,成了驻蒙军最后的一支独苗。骑兵集团、26师团、混成旅团作为三大主力部队,已经被李峰灭掉了两个。
而且是在短时间内灭掉,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
大风吹得日军士兵头皮发凉,察南进入全面戒严,已经体会到了唇亡齿寒。
关东军参谋本部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墙上的巨幅作战地图前,参谋们围聚在一起,对着云中城的标记指指点点。一份加急战报被重重摔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八嘎!\" 一名少佐狠狠拍桌,\"堂堂 26 师团,竟被一支地方部队打得丢盔弃甲!\"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愤怒。
关东军个个都是战争疯子,并不认为支那军有一战之力。
26师团的惨败,不是敌人有多强,而是他们自己有多么丢人。
丢大日本帝国的脸。
军人的荣光,全部给这群家伙给丢光了。
参谋部的少佐奈良,当场就把衣服给扯开,头上绑着必胜的字条,要去找参谋部请命。帝国士兵不可战胜,他可以带队反击,重新夺回战场。
不止他一个,参谋部立刻出现七八个人,光着膀子,面露癫狂之色。
纷纷请命反击,决不能让支那人如此嚣张。
长官自然不是头脑一热的家伙,命令作战部,调整新编46师的综合评定,由原来不入流的丙、丁,调整为甲级,作为帝国的劲敌。
\"这个楚云飞,必须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记录着这一重要决定。
很快,\"劲敌楚云飞\" 的字样出现在日军绝密档案中,旁边还标注着鲜红的警示符号。当然了,在这则警示符号之前,还有一个“死敌李峰李云龙的字眼。”
华北方面军的司令部在北平,较之关外的关东军更早一步获知了云中城的情况,对于关东军作战部的评价表示认可。
作为与独立军直接接壤的第一军,自然得到了高层的单独强调。
华北日军司令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军官面前摆放着图片资料:被炸毁的城门、燃烧的司令部、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
司令官面色阴沉,通知筱冢义男:\"从现在起,所有与 46 师的作战计划,必须由我亲自过目。\"
筱冢义男嘴角一抽,还好没让第四混成旅团进入雁北,否则也要惹一屁股的骚了。
大家都在聊楚云飞,似乎忘了一件大事,楚云飞的上司李峰,也才刚刚把骑兵集团给灭了啊。
连续伤陨两名中将,对日军高层的冲击很大。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小岛吉藏是剖腹谢罪,并没有怎么丢军人的脸;后者黑岛森田是被人暗杀,死的更丢人,死的更憋屈。
另外呢,李峰早就是帝国死敌了,连续让军队受挫,上了日军必杀名单之列。
对于他的评价,已经到了类似于债多了不愁的状态。
奈何不了他,还一直提他干嘛,给自己徒增不顺吗?
云中城连续清扫了三天,楚云飞才把自己的作战报告润色出来,直接提交到了统帅部。他楚云飞的作战报告,那是统帅点名要亲自看的。
不管多忙,不管多烦乱,也能静下心来看他楚云飞的汇报。
这份殊荣,并不多见。
点名要让楚云飞到山城来,亲自为他举办庆功会。
说实话,还真让李峰有点小嫉妒,这才是红人啊。自己搞定归绥,干翻骑兵集团没人关注,楚云飞配合夺取云中,俨然成了功臣。
出身所造成的成见,已经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
能够在长官面前露脸,绝对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情,战报传开的时候,黄埔的一些老同学就发来了恭喜的电报,言语之间满是羡慕跟佩服。
楚云飞本人还是比较冷静的,让孙铭电话联系归绥指挥部,问一问云龙兄的建议,要不要去山城接受嘉奖?听他安排。
功劳不是他楚云飞一个人的,属于46师所有士兵,属于独立军配合作战的各部。
作为高层的想法很纯粹,肯定是想搞一个典型,树立一个作战的英雄,用来宣传鼓舞士气。
楚云飞的出身合适,黄埔军校生的身份,符合统帅部的宣传要求。
李峰的战功显然更高,但他所代表的是西北军,并不能代表中央军。
这里边的花花肠子以及政治想法太多了。
李峰是同意楚云飞去领奖的,露露面,积累一些背景,更能借机从统帅部要一些武器装备,哪怕给一些真金白银也行。
但楚云飞必须明白一点,这场庆功宴的本质是忽悠,借他之名,大肆宣传而已。
云中之战属于他个人的价值体现,仅仅这些价值,仅仅一个46师,还不足以让统帅部高看一眼。
若是因此就被忽悠的头脑一热,立刻表忠心于长官,那他楚云飞也就这样了。
只懂忠诚可以当一名合格的军官,当不了真正的弄潮儿。
明白这些之后,再去参加庆功会。
李峰从归绥过来,带冯牧接管云中的化工厂,构成军工厂的最后一环。有了化工设备,可以把炸药的生产规模化,主要涉及硫酸、硝酸铵。
硝酸、硫酸是制作黄色炸药跟无烟火药的根本,保证这两类火药的生产,子弹跟炮弹的产量就有所保证。
夺回云中城,意味着独立军的军工厂能实现闭环。
可仿造步枪、机枪,可仿造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可持续供应子弹、手榴弹、炮弹,让部队持久作战能力大大加强。
另外还需牵头安顿新编46师的休整工作,楚云飞不在的这段时间,他来接管军队的运作,避免闹出乱子。
楚云飞就不管这些了,此刻已经到了山城,一脸的春风得意。
街头巷尾张贴着 \"欢迎抗日英雄楚云飞\" 的标语,戏台上唱起了新编的评书《楚师长勇战云中城》,已经准备好了各大报社的记者,守在采访台附近,只等楚云飞到来。
刚一露脸,记者蜂拥而上,话筒和纸笔几乎要戳到他脸上。
记者曼丽小姐作为首个提问资格,非常珍惜提问的资格,连忙抓住机会询问:\"楚师长,请问您是如何制定作战计划的?\"、\"对于日军将您列为劲敌,您有何感想?\"